釋義
彼得·漢德克顛覆性的“說話劇”完全消除了布萊希特極力保持的演員與觀眾、戲劇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即“陌生化”或“間離”,說話劇幾無布景、劇情與對白,演員只是演員,而不是劇中的某個角色。他們在台上直接對觀眾發話,或提問或辱罵,嘲笑他們是傻瓜,甘心坐在劇場裡受人矇騙。
代表人物
彼得·漢德克,奧地利劇作家、小說家。生於格里芬。1961年入格拉茨大學攻讀法律。60年代末期在聯邦德國參加青年運動,並開始文學創作。在理論上他反對“介入文學”,猛烈抨擊“左派文學”,同時又自稱信仰“自由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他的美學主張和創作實踐,明顯地帶有對傳統和習慣挑戰的性質。最初的劇本《預言》(1966)既沒有情節,也沒有人物,是由一連串的諺語、套話、陳詞濫調組成的語言流。《自咎》(1966)被漢特克稱為對天主教會的懺悔和在獨裁政權面前自怨自艾的“形式的模仿”。
1966年4月,他首次做出引人注目之舉。在新澤西普林斯頓由四七社主辦的德國作家與評論家大會上,作為最年輕的與會者,24歲的漢德克以一篇字字匕首與投槍的發言,猛烈抨擊作家同行,指責他們除了白痴化與裝飾性的文字外,一無是處,只令讀者對德國現實產生錯誤的觀感。四七社諸位大哥不僅不惱,反對其後生之勇嘉許再三。
兩個月後,漢德克顛覆性的“說話劇”(Sprechstuecke)《冒犯觀眾》在法蘭克福的實驗戲劇周上首演,他自稱這是一出“說話劇”,劇本既沒有情節,也沒有戲劇性的人物和對話,只有4名演員站在舞台上宣講作者反幻覺主義的戲劇觀。作者試圖對傳統的表演與接受方式進行原則性的批判,讓觀眾擺脫被動接受的地位,讓舞台成為對現實的否定。同年10月,另兩部說話劇《預言》和《自我控訴》也在奧伯豪森上演,令他引起廣泛關注。
1968年初,漢德克獲得了聯邦德國著名的格哈特·豪普特曼獎。當年5月,《卡斯帕》(1968)在法蘭克福和奧伯豪森上演,這是他影響最大並引起嚴肅討論的作品,作者在劇中展示了語言對人的折磨和現代資本主義“輿論工業”對於人的思維的控制。《被保護人要作保護人》採用啞劇形式,以比喻和寓意的手法,表現了主人與僕人之間的關係。作者一方面繼續其反傳統戲劇的實驗,另一方面則又不厭其詳地表演那些無關緊要的行為過程。
《隨想曲》(1970)由意思不連貫的語言構成,以展示他反對傳統戲劇規則的意圖。
《馳騁在博登湖上》(1971)表現人是怎樣變成套話和繁文縟節的奴隸的。作者並未採用虛擬的情節和人物,而是藉助一個抽象模式,把各種各樣行為和說話用蒙太奇手法串連在一起。
1973年,盛名中的漢德克榮獲畢希納獎。
《無理性的人都死光了》(1974)借即將死亡的大資本家克維特的故事,表現了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全面異化和即將滅亡的各種徵兆。這齣戲被認為是作者擺脫早期戲劇風格的標誌。
代表作品簡述
“這裡你將聽不到你不曾聽到的。這裡你將看不到你不曾看到的……你將看到的不是戲劇。你的觀賞樂趣不會得到滿足。你將看不到表演。這裡不表演什麼。你將看到的是一出沒有場景的戲。”
這是“說話劇”《冒犯觀眾》里的台詞,扼要地講明了“說話劇”的形式。
《卡斯帕》的主人公為只會說一個句子的自閉少年,不斷被幕後提詞人(導師)用語句反覆拷問、壓制、教導、呵哄、威嚇,飽受權威意識形態通過語言施行的操控、折磨與規訓,以使其成為符合社會要求的“正常”一員,最終他卻連僅有的一點點自我也被剝奪殆盡。“隨著我的第一句話,我便落入了陷阱。”卡斯帕說,“我說話了,我便被帶進了現實。”原有的那句話被摧毀,他的人格完全陷入了混亂、絕望與羞恥,最後連續五次說出了奧賽羅“神經錯亂”時的那句“山羊和猴子!”
卡斯帕的故事有歷史原型,即19世紀紐倫堡著名的“洞穴人”卡斯帕·豪澤,他被人在街頭發現時,也只會說一句話:“我想成為爸爸那樣的騎手。”漢德克將這句話改成了更具普遍意義的“我想成為別人那樣的人”。
維爾納·赫爾佐格曾於1974年以同樣的歷史故事為素材,拍成電影《卡斯帕·豪澤:人人為自己與上帝反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