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光間,姑蘇渡僧橋畔,泊一縣試舟。書生姓許,年方二十,風度翩翩,多才,生平端方無戲言,有古賢士之風。三更,見岸畔火焰耀天,鑼聲人聲轟然驚心,知店肆失火。許生頗為嘆息。方瞻仰見,見樓窗中躍下一少女,肌膚潔白,身未著寸縷,落於船頭,幾被女驚落河中,許正色曰:“姑娘受驚矣。”女惶恐,見俊秀書生,欲赴河。許勸之曰:“既避火,何投水?”遂以錦被裹之,秉燭而坐以待旦,目不斜視。火止,東方已白,女父知而負衣裙至舟,女衣之,拜謝而歸。
注釋
①道光:清宣宗的年號。②姑蘇:蘇州的別稱。③縣試:縣府舉辦的科舉考試。④著:同“著”,穿著。
⑤頗 :很。⑥幾 :幾乎。⑦赴:跳入。 ⑧秉 :拿著。⑨負:背著。
問題
1、翻譯:
①生平端方無戲言
答:平時行為端正不隨意說話
②既避火,何投水?
答:已躲過了火災,為什麼還要投河
2、理解文中的“身未著寸縷”中的“寸縷”指代的是什麼?
答:衣服。
譯文
道光年間,蘇州渡僧橋邊,停著一艘去科舉考試的船。書生姓許,年紀二十歲,風度翩翩,很有才華,平時行為端正不隨便說話,有賢人雅士的風度。三更天,見岸邊火光沖天,鑼聲人聲轟響驚心,知道有店鋪失火了。許生很是嘆息。剛抬頭看,見樓上視窗中跳下一個少女,肌膚潔白,身上沒有穿衣服,落在船頭,少女幾乎被驚嚇落入河中,許生正色道:“姑娘受驚了。”少女非常恐慌,看見一個俊秀書生,就想跳入河中。許生勸她說:“已躲過了火災,為什麼還要投河?”給她錦被包裹,拿著火燭坐著等天亮,目不斜視。火滅了,天也已經亮了,少女的父親知道後背著衣服來到船上,少女穿好衣服,謝過許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