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許昌城內清真寺地址:河南省許昌市聚奎街27號
郵編:461000
現任教長:朱延齡
現任學董:馬升雲
簡介
許昌市地處中原腹地。為三國時名城之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為歷代兵家必爭之要地。市區內有穆民萬餘口之眾。並有城內、南關兩寺。城內清真寺位於老城東南隅聚奎街南段,坐西向東,是回民集居之中心。該寺歷代均有發展,民國初期已形成三進院落,占地面積約5畝,建築面積達1600平方米,是中原地區歷史悠久、頗具規模的大坊之一,聲望波及全國,宗教界知名人士來訪者甚多。“文革”以前寺記憶體有歷代建寺的碑文數塊,可惜“文革”期間被毀。據許昌縣文史資料記載,早在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七次遠航西洋,宣德元年(1426年),鄭和(馬三寶)奏請皇帝詔諭,在各州府縣回民聚居之地修建清真寺。許昌城內清真寺於宣德八年(1433年)正式建成。清光緒三十一年(19O5年)廢科舉,興學堂時,許昌回民侍衛姚寵章,千總姚鵬飛,商會會長張季禎、王安亭,富戶方老瑞、沙廷選、劉奎光、李芝蘭、馬鳳章等竭力回響,解囊捐資,復受漢族給紳朱又廉、徐卓增、賀瑞宇等先生之大力協助,於宣統三年(1911年)在清真寺內開辦許昌縣回教國小。因原寺不足使用,又籌資擬造新寺。於1917年新建大殿(現大殿中校有文字記載)。1919年建北講堂樓、水房,1923年建後院女專,1924年又擴建國教國小教學樓8間。為振興民族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文革”期間黨的宗教政策一度受到踐踏,清真寺改為它用.部分古寺建築被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政府多次撥款,扶持自養企業、增加清真寺內的收人,分批分期對清真寺修復。並增添日用電器和水堆鍋爐等設備,造官移民。1990年發北講堂樓地基有變,危及生命財產安全、市和區政府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撥款5.5萬元。雷全興到市長親臨清真寺內召開市、區各級有關部門的領導現場會,安排儘快重建。在寺管委會主任馬升雲,副主任、現任阿訇朱延齡等的倡導下,發動廣大移民,捐資2.5萬元,按照原貌用鋼混結構進行重建,於1991年底竣工。
矗立在中院雄偉莊嚴的大殿,面闊18米,銜接卷棚,進深16米,青磚砂石接地,丹往挺立。五梁起架,琉璃瓦上扣成頁,在脊飛角,拱檐木雕花卉,工精色艷,陶燒巨型藝傳點綴山一花。殿中左側立有七階古式“敏白樓”(講經台),素潔的油漆地板上鋪有氈席.晚間壁燈、吊燈照亮全設,顯得莊嚴肅穆,楹楣高懸“認主獨一”’金匾,氣勢磅礴。
院中花木交錯、壇花吐馥。綠樹成蔭、襯托著古色古香的建築,頗有濃郁的民族風格。“爾德”節和“古爾邦”’節日之時,彩旗招展,身著節日盛裝的廣大穆斯林蜂擁而至,歡聚一堂,互祝“賽倆目”,增添了節日的歡樂祥和氣氛。寺有教民1O5O0人,均系回族,奉行伊黑瓦尼教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