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清真北大寺

鄭州市清真北大寺

清代以前鄭州唯回一的一座清真寺是鄭州市清真北大寺。民國以後,隨著回族聚居點的擴展和伊斯蘭教的廣泛傳播,鄭州清真寺數量在所增加,管城回族區就有8座清真寺(男寺8個,女寺3個)。

基本信息

清真寺簡介

解放後,劃歸管城轄區的清真寺計有7座(男寺4個,女寺3個)。1978年後,除清平里清真寺外,其餘6個清真寺全部恢復活動,其中以北大寺為最著名。

北大寺原稱城內大寺或清真寺,始建於明代,是鄭州最早的清真古寺,占地十餘畝。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和四十七年(1.782年)兩次重修。解放後1953年進行過大的修葺。1982年又一次全面翻修,次年7月落成。

清真寺布局

修成後的北大寺,主要建築由大門、望月樓、大殿、南北講堂、陪殿、沐浴室、殯儀館組成。望月樓為中阿藝術結合的建築物,樓高10米,樓四角飛起,掛有風鈴,樓頂為綠色玻璃瓦復籃,屋脊兩端彩獸伏臥,栩栩如生,優雅壯觀。樓周圍由12根石柱支撐,其中8根分別書有中阿對聯各兩幅。中檻上方懸掛有“正教昌明”大匾,據說是清光緒二十一年,欽命會辦台灣軍務、福建水師提督楊歧珍所獻。殿內外原掛有歷代阿旬和名人所書匾額和對聯,今尚存有乾隆年和民國初年大阿訇馬振九、馬長清所書阿旬文匾2塊,以及“天方正宗”、“顯楊正教”、“天方淨域”等漢文匾4塊。

北大寺歷經滄桑,尚存明宣德五年鑄造的銅香爐兩個,清代大小碑15通。北大寺早年實行三掌教制。從1916年至1985年,先後更迭教長有23人,其中影響最大的有馬長清、謝西三、蘇百泉等,均在回族文化教育事業方面作出了貢獻。鄭州最早的回民國小“明經初等國小”是該寺首創,最早的回民中學,也是該寺興辦的。解放前夕,寺內還創辦過《天風報》。

清真寺地位

該寺頗負盛名,不少名人慕名來訪。傳說清代的左宗棠、新疆哈密王、民國時的馬福祥、白崇禧等,都曾到寺內禮拜,並題寫過匾額和手諭。修葺後的北大寺,還接待了日本、美國、孟加拉、巴基斯坦、伊朗等國宗教界客人,他們對中國奉行的民族平等、宗教自由政策讚嘆不已。

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

1985年經國務院批准,鄭州伊斯蘭教經學院在北大寺開學,正式教職工14人,其中專職阿語教師3人,宗教教師2人,為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四省培養出具有大專文化程度和一定造詣的伊斯蘭教職業人才。學院規模定為120人,學制三年。1989年5月,伊朗送經團到管城回族區北大街、北下街、後阜民里三坊清真寺宣講《古蘭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