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羊冊清真寺

泌陽縣羊冊清真寺

羊冊清真寺,坐落在泌陽縣羊冊鎮羊北村,始於明末清初。寺院占地約0.5畝,有禮拜殿,講堂屋,水房等房屋三間。

基本信息

清真寺簡介

羊冊清真寺,坐落在泌陽縣羊冊鎮羊北村,坊上有回民540人,主要分布在羊北羊東楊莊等地。回民主要姓氏有賽馬閃沙鐵葛張屈白等姓氏。

清真寺歷史及布局

回民定居羊冊,始於明末清初。據羊冊賽氏回民口碑代代相傳:賽氏祖籍河南孟縣桑坡,明末清初由桑坡遷居泌陽縣郭集鄉閃莊,後再遷羊冊等地定居,據考證。孟縣桑坡是一個回族人口較多的村鎮,這裡在元代曾是回回軍屯田駐防地之一。桑坡回民以丁白賽張等姓氏較多,總人口六千餘人,修建有男女清真寺二十餘座。據桑坡回民老人們講:明代以後,因政府明令遷徙或因經商逃難,桑坡人數次大規模外遷,至使桑坡人散居在省內外不少地方。另據羊冊馬氏回民介紹,馬氏祖籍山西洪洞縣,明末隨移民遷徙河南,後散居於泌陽南陽等地。清中葉,馬氏始定居羊冊。清末,又有閃沙鐵葛屈張等姓氏回民或因經商或因逃荒先後定居羊冊。羊冊白氏回民祖籍孟縣桑坡,清末遷居駐馬店,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入,駐馬店淪陷,白氏兄弟攜家屬遷羊冊定居。羊冊回民人口,以賽馬兩氏人口最多,各有一百二十餘人,其他回民姓氏人口多者六七十人,少者十餘人,分居於羊北羊東楊莊等村委。
羊冊清真寺,始建於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1940年農曆正月,日寇侵入羊冊,清真寺被日軍焚毀,1945年,經賽馬等姓氏回民集資重修了清真寺,十年浩劫中。清真寺停止活動。1985年,經回民民眾集資,清真寺得以擴建。1993年清真寺又進行了重修。目前,寺院占地約0.5畝,有禮拜殿,講堂屋,水房等房屋三間。

清真寺阿訇

該寺自解放以來的歷任阿訇有:李二馬存理馬超凡付建德巴子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