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區北關清真寺

睢陽區北關清真寺

北關清真寺,位於睢陽區北關,建於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是一座雄偉的建築,寺門是一座具有中國宮殿式建築格式的走馬門樓,門外有一對石獅子,表石台階,門樓前面是一木製豎匾,上寫“清真寺”三個金色大字,匾文系太子少保工部尚書傅維霖於清康熙歲次丙戍(1706年)仲春所題。門樓內懸木匾一塊,文曰:“天方古教”,字型蕭灑,剛勁豪爽。

基本信息

清真寺簡介

北關清真寺,位於睢陽區北關,建於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是一座雄偉的建築,寺門是一座具有中國宮殿式建築格式的走馬門樓,門外有一對石獅子,表石台階,門樓前面是一木製豎匾,上寫“清真寺”三個金色大字,匾文系太子少保工部尚書傅維霖於清康熙歲次丙戍(1706年)仲春所題。門樓內懸木匾一塊,文曰:“天方古教”,字型蕭灑,剛勁豪爽。院內建有古樸大方的影壁牆.主殿是中外結合式的,前有西式看山,中間為重梁起架的拜殿和後面的望月樓,均為中國宮殿式結構,院內建有南北講堂、水房、架子房和內宅等。共有房二十二間。整個寺院,規模雖小,但布局巧妙,設計合理。

清真寺布局

“文革”期間,寺院關閉。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清真寺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1981年,重修部分房屋。2000年,清真寺進行重修。重修後的清真寺庭院寬敞,建築雄偉。天井南北兩側各是前出廊、後出廈的講堂和男女水房。正對大門是寺內的主體建築禮拜大殿,大殿高20餘米,兩邊有耳房,前有卷棚,後有窯殿,三部渾然一體,面積約300平方米。山門卷棚和大殿,雕樑畫棟,全部綠色琉璃瓦,起脊扎獸,龍鳳脊檐角飛翔,顯得古雅清靜,大殿隔扇門上裝鑲透明魚鱗代替玻璃,獨具風格,莊嚴肅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