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著名畜牧學家和動物營養學家。1920年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1927年畢業後赴美留學。就學於康奈爾大學農學院,獲學士學位。1929年入威斯康星州立大學研究生院,1931 年獲科學碩士學位,1932 年在美國西部牧場工作實踐。1932年夏回國,曾短期在河南省禹王台第一區農業改良場任技師職位。
1933~1935年任河南大學教授,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畜牧系。1936-1940 年任中央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教授,主持洛克菲勒基金項目“中國養豬研究”。1941-1945 年任重慶國民政府農林部中央畜牧實驗所簡任技正兼畜牧組主任,提出“畜牧本位化、農業化、自給化和學術化”的報告。主編《中央畜牧獸醫匯報》等刊物。1944年,陪同美國農業部育種專家費里普博士在重慶、成都和西北等地進行農業考察。
1944-1945 年赴美國考察畜牧業。抗戰勝利後負責善後救濟總署援華種畜的接收與分配。1945-1947年任國民政府農林部簡任技正、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專門委員兼天津牲畜飼養站主任。1947-1948年任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1948-1949年任清華大學農學院教授兼農藝系主任。
1949-1950年任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教授。1950年應好友、瀋陽農學院首任院長張克威同志之邀,前往瀋陽農學院任教授兼畜牧獸醫系主任。後因抗美援朝,瀋陽農學院遷往哈爾濱,與哈爾濱農學院合併為東北農學院,此後歷任東北農學院教授、畜牧系主任、院科研部主任、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動物營養研究室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動物營養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分編委會副主任等。1953年評為我國首批終身一級教授。1954年,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1956年,應國務院邀請,參加制定《1956-1967年12年科學發展遠景規劃》。創辦《東北農學院學報》,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7錯劃為極右分子。文革期間,基層勞動達六年之久。
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動物營養研究室。設計並領導育成了中國第一個瘦肉型新品種“三江白豬”和主持完成了“中國豬種質特性的研究”,“豬的營養需要與飼料配方的研究”,“肉脂型豬飼養標準”和“瘦肉型豬飼養標準”等。著有《中國的畜牧》(1953),並擔任《家畜飼養學》(1979)、《動物營養進展》(1986)的主編。譯著有《養豬生產》(1979)、《豬的營養與飼養》(1982)等。部分論著收入《許振英教授論著選集》(1984)。
1993年9月25日病逝於哈爾濱,享年86歲。
成就榮譽
先生30年代主持洛克非勒文化基金項目“中國養豬研究”;40年代任中央畜牧試驗場技正主任期間執導“中國豬種特徵的研究和引進豬雜交效果研究”;50年代被評為一級教授,被選為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參加全國12年科學遠景規劃工作,創辦《東北農學院學報》,並擔任首屬編委會主任委員、主編;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主編教育部布置的全國統一教材《家畜飼養學》和《養豬學》(未出版);1961-1966年自編《家畜飼養學》,主持四項科研;“文革”期間,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況下,勞動之餘,查閱了大量中外期刊文獻,為日後教學與科研儲備了豐富資料;1972-1983年主持育成我國第一個瘦肉型豬種仔“三江白豬”;1979-1983年主持並完成“中國地方豬種種質特性的研究”,獲1985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78-1985年先後主持並完成“中國肉脂型豬的飼養標準”和“中國瘦肉型生長肥育豬的飼養標準”兩項科學研究,獲1983年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和1986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80年創辦中國畜禽營養研究會(即現在的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動物營養學分會),任第一任會長;1981年任國務院首屆學位委員會委員及畜牧獸醫學科評議組組長,被批准為首批博士生導師;1983-1987年主持並完成“畜牧生產中物質轉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獲1991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等獎;1985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9年先生主編的《中國動物營養學報》創刊。先生胸襟坦蕩,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孜孜以求,不斷探索事物之真諦,為我界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曾任職務
許老生前曾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中國動物營養學會會長和名譽會長、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學科組成員、農業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和名譽理事長等職。他還是全國政協第六屆委員、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六屆代表和常委、省政協第六屆常委、中國民主同盟黑龍江省委副主任委員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