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里鼓車

記里鼓車

記里鼓車發明於西漢初年,是中國古代用於計算道路里程的車輛,又稱“司里車”、“大章車”,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科學家、發明家研製出的自動機械物體,被機器人專家稱為是一種中國古代機器人。由“記道車”發展而來。有關記道車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漢代劉歆的《西京雜記》:“漢朝輿駕祠甘泉汾陽,記道車,駕四,中道。”可見至遲在西漢時期,即已有了這種可以計算道路里程的車。到後來,因為加了行一里路打一下鼓的裝置,故名“記里鼓車”。

基本信息

記載

漢代記里鼓車漢代記里鼓車
記里鼓車記里鼓車又有“記里車”、“司里車”、“大章車”等別名。有關它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晉書·輿服志》:“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執槌向鼓,行一里則打一槌。”晉人崔豹所著的《古今注》中亦有類似的記述。因此,記里鼓車在晉或晉以前即已發明了。
第一個在史書中留下姓名的記里鼓車機械專家,是三國時代的馬鈞。馬鈞,字德衡,三國時曹魏人,是當時聞名的機械大師。他不僅製造了指南車、記里鼓車,而且改進了綾機,提高織造速度;創製翻車(即龍骨水車);設計並製造了以水力驅動大型歌舞木偶樂隊的機械等,可惜,他的生卒年並無詳盡記載,只知道他當過小官吏,並因不擅辭令,一生並不得志。
宋代,盧道隆於1027年製成記里鼓車,以及吳德仁於1107年同時製成指南車和記里鼓車的詳情,則被記載於《宋史·輿服志》中。417年,劉裕率軍打敗晉軍,將繳獲的記里鼓車、指南車等運回建康(南京)。後宋太祖平定三秦時又將其繳獲。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內侍盧道隆又造記里鼓車。後來吳德仁又重新設計製造了一種新的記里鼓車。吳德仁簡化了前人的設計,所制記里鼓車,減少了一對用於擊鐲的齒輪,使記里鼓車向前走一里時,木人同時擊鼓擊鉦。
《宋史·輿服志》對記里鼓車的外形構造也有較詳細的記述:“記里鼓車一名大章車。赤質,四面畫花鳥,重台勻欄鏤拱。行一里則上層木人擊鼓,十里則次層木人擊鐲。一轅,鳳首,駕四馬。駕士舊十八人。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增為三十人。”由上述文字可知記里鼓車的外形十分精美,充分顯示出當時手工技藝的高超水平。

原理

記里鼓車的基本原理和指南車相同,也是利用齒輪機構的差動關係。當年,張衡製造的記里鼓車可惜沒有較詳細的記載,東漢以後,有關記里鼓車的記載雖然有些零星的字句,但都太簡略。到北宋時的記里鼓車製造方法更有改進,《宋史·輿服志》記載比較詳細,大體說記里鼓車外形是獨轅雙輪,車箱內有立輪、大小平輪、銅鏇風輪等,輪周各出齒若干,“凡用大小輪八,合二百八十五齒,遞相鉤鎖,犬牙相制,周而復始。”記里車行一里路,車上木人擊鼓,行十里路,車上木人擊鐲。總之,指南車和記里鼓車的形狀雖然在歷代製造時都有些改進,但它的差動齒輪原理可以肯定在1800多年前已經被張衡所套用了。記里鼓車的記程功能是由齒輪系完成的。車中有一套減速齒輪系,始終與車輪同時轉動,其最末一隻齒輪軸在車行一里時正好迴轉一周,車子上層的木人受凸輪牽動,由繩索拉起木人右臂擊鼓一次,以示里程。

失傳

記里鼓車的用途很狹窄,從《宋書·禮志》、《舊唐書·輿服志》、《唐書·車服志》和《金史·儀衛志》等文獻材料來看,它只是皇帝出行時“大駕鹵簿”中必不可少的儀仗之一,沒有實際的用途。其次,是比較笨重。攜帶和使用不便,無益於世。故一經戰亂,其器失傳不存。至元代,此車已不見於鹵簿,明清以降未聞有傳其制者,此車遂絕跡於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