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袁戰爭

討袁戰爭

討袁戰爭,是1913年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贛、蘇等地區發動的討伐袁世凱的戰爭。

基本信息

討袁戰爭

正文

1913年(中華民國二年),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贛、蘇等地區發動的討伐袁世凱的戰爭。亦稱“二次革命”、“癸丑之役”、“贛寧之役”。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攫取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職位,實行專制獨裁,破壞民主共和。1913年3月20日,派人於上海暗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4月,擅自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團借款2500萬英鎊,以擴充軍備,消滅革命勢力。6月,先後撤去反對大借款的國民黨人江西李烈鈞、廣東胡漢民、安徽柏文蔚三都督職務。宋案發生後,孫中山主張立即興師討袁,因黨內意見分歧,遲至 7月才開始行動。12日,李烈鈞在江西湖口宣告獨立。15日,黃興入南京宣布討袁。接著皖、粵、閩、湘、川等省及上海相繼宣布獨立。
袁利用革命黨人猶豫不決,先發制人,令第1軍軍長段芝貴率第2、第6師由鄂攻贛;第2軍軍長馮國璋率第4、第 5師及張勛“辮子軍”等部,進逼蘇、皖,攻取南京;派海軍控制上海,進攻湖口等地。國民黨江西討袁軍總司令李烈鈞令贛軍第 1師第 1旅旅長林虎為左翼軍司令,混成旅旅長方聲濤為右翼軍司令,攻取九江,消滅攻贛袁軍;令水巡總監何子奇為湖口守備司令,扼守湖口。江蘇討袁軍總司令黃興令第 3師扼守徐州,控制津浦鐵路,阻止馮國璋部南下;第1、第2師於淮陰、揚州一帶,阻擊張勛部進攻。
江西作戰 7月12日,討袁軍左翼軍林虎旅由德安向九江沙河鎮實施反擊,首戰告捷,重創袁軍第6師第23團,占領沙河,迫敵退守瓜子嶺。此時,右翼軍方聲濤旅行動遲緩,未及時從翼側配合;駐九江城內的討袁軍按兵不動,喪失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滅袁軍第6師的機會。17日,袁軍第2師師長王占元立即率部渡江赴援,會同第6師擊退討袁軍左、右兩翼的進攻。24日,袁軍向湖口要塞發起攻擊。次日在海軍"江利"等4艦支援下,水陸夾擊,攻占湖口。26日,陷姑塘,討袁軍退往吳城。袁軍繼從九江、湖口、姑塘分兵三路向瑞昌、南康(今星子)、德安追擊討袁軍,8月18日,占領南昌。李烈鈞、林虎率部退湖南,方聲濤部退江西上饒。
江蘇作戰 7月16日,討袁軍第3師向魯南韓莊袁軍第5師方玉普旅發動進攻,初獲勝利。次日,因袁軍張勛派部馳援,第3師不支,撤至江蘇銅山縣柳泉。黃興急令第8師混成旅增援,會合第3師反攻制勝。19日,又將袁軍擊退至韓莊一線。後因第3師騎兵團投袁,混成旅回守南京,前線力量削弱。張勛部於7月下旬相繼攻陷徐州、淮陰、揚州,直逼鎮江。黃興獲悉徐州失守,江西湖口兵敗,28日夜離寧赴滬。8月初,馮國璋部攻占安徽蚌埠、臨淮關、滁縣(今滁州)。8日革命黨人何海鳴潛入南京,宣布繼續討袁,隨後組織第8師餘部和第1師兩個團堅守南京城。14日張勛部攻占紫金山主峰後,兩軍反覆爭奪天保城,至21日,終被袁軍占領。23日,馮部逼近南京。27日,張、馮軍會攻南京城。守軍固守城垣和諸要點,日夜苦戰,但在袁軍優勢兵力和炮火攻擊下,部隊死傷過半,終因孤軍無援而失敗。堅守20餘日的南京城於9月1日失陷。
上海等地作戰 7月23日,上海討袁軍總司令陳其美指揮所部向江南製造局進攻,屢攻不克。30日,一部退往閘北,被英軍繳械,一部退守吳淞、寶山一帶。8月13日,袁軍海軍占吳淞,上海討袁軍遂告解體。安徽討袁軍以柏文蔚為總司令,7月17日宣布獨立,因屬下師長鬍萬泰倒戈,並率部進攻都督府,繼占蕪湖,柏文蔚逃走。廣東陳炯明7月18日宣布獨立。袁世凱令廣西都督陸榮廷和巡防營統領龍濟光率部入粵,陳出走香港。8月4日川軍第5師師長熊克武宣布獨立,率部討袁,旋因其他川軍及滇軍圍攻而失敗。閩、湘兩省宣布獨立後,未與袁軍接戰,在贛、寧失利後,先後取消獨立。至此,國民黨對南方七省的控制權全部喪失。孫中山、黃興等再度逃亡日本。
此戰,由於國民黨政治軟弱,黨內領導層對出師討袁存在意見分歧,行動遲緩,喪失主動,加之兵力不足,糧餉缺乏,又無統一部署與指揮,以致失敗。但在政治上進一步揭露了袁世凱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實行獨裁的反動面目。 。討袁戰爭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