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計鍾程男,1935年生,黑龍江省人,滿族。高級農藝師。1959年畢業於瀋陽農學院土壤化學系,畢業後分配到東北農墾總局,先後工作在856農場,虎林農墾分局、850農場,雲山農場,東北農墾總局科研所,853農場,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紅興隆科研所,現任紅興隆科研所高級農藝師,是中國土壤肥料研究會和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1—4屆理事,曾任過友誼縣人大副主任,農業研究室副主任,1957年被錯劃成右派,1967年文革動亂中受到衝擊,致成妻離子散,在政治上蒙受了20多年不白之冤。
主要貢獻
1977年以後從事科研,由於取得科研成果和技術推廣成績,為推進農場和農村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三次榮獲農場總局勞模,1985年評為省勞模稱號,同時受到國家兩部兩委和省人民政府表彰,70年代,研究推廣“防治小麥不孕”和“白漿土大豆施石灰”,解決了初墾期的生產問題,80年代提出“春小麥測土施肥法”,三次去新疆講課,該測土該肥法在黑龍江、新疆兩大墾區推廣套用,累計面積約950萬公頃,90年代初發現“大豆孢線蟲發生與土壤水分不足呈高度負相關”,為防治線蟲病提供了理論依據,提出了“重茬大豆栽培法”,受到了生產單位歡迎和運用,參加國家“六五”、“七五”科技攻關課題,主持“作物經濟合理施肥研究”獲農林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參加“高濃度混合肥研究”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退休後,創辦了“民營研實植物營養研究所,”研究和解決農業生產實際中“大麥不結實”,“大小麥不結實肥”,“活性植物液肥”,“硫酸鋅鉀”微肥系列產品套用於生產,發表科技論文13篇,編寫 《北方春小麥測土施肥法》和《重茬大豆栽培法》科普小冊子,“重茬大豆減產與土壤環境變化”,論文受到巴西和美國研究單位函索使用,還於1986年主持編譯了法國人Ander Voisn著的《施肥與土壤,作物和動物的關係》的中譯本,因它匯集和反映了作物施肥的主要問題——養分平衡,該書對引導本地區的作物營養平衡起到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