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蘭佩

西蘭佩

20世紀芬蘭著名作家之一。

簡介

西蘭佩 弗蘭斯·埃米爾·西蘭佩(Frans Eemil Sillanp??, 1888-1964)芬蘭作家。生於哈明庫若教區烏拉薩塔昆塔一個農民家庭。父母經受該地移民的種種磨難。西蘭佩是他們唯一的倖存兒。他聰明伶俐,在中學讀書卓越就表現出優異的才能。1908年,他考進赫爾辛基大學,攻讀數學與生物。五年,由於生活困頓,中途輟學,開始為謀生而從事文學創作。

回顧

1916年,他的第一部小說《人生與太陽》發表,引起廣泛注意。長篇小說《神聖的貧困》(1919)使他一舉成名。這部作品表現了作家對農民的貧困、愚昧和悲慘命運的同情,同時對芬蘭的國民性也進行了深刻的剖析。1931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少女西麗亞》,是繼《神聖的貧困》之後的又一部代表作。這部“最負盛名的後期小說”(頒獎辭)流傳很廣,從冰島語到希伯萊語,都有它的譯本,給作者帶來了國際性聲譽。此後又發表一部重要長篇小說《夏夜的人們》(1934)。西蘭佩的其他作品還有長篇小說《一生中的人》(1917)、《男人的路》(1932)、《八月》(1941)、《人生的美和苦惱》(1945)等。短篇小說集有《茜爾多與拉格拿爾》(1923)、《天使的守護者》(1923)、《緊貼大地》(1924)、《潮流深處》(1933)、《第十五》(1936)等。此外還有自傳小說文集《小木山戀》(1925)和文集《多謝,多謝》(1929)等。
西蘭佩非常熟悉芬蘭農民,他的眾多小說著重表現了農民的生活,組成一曲芬蘭鄉土的交響樂。小說的人物大多是孤獨的漂泊靈魂,幾乎全都成了命運的犧牲品,然而即便在色調最陰暗的小說中,也閃耀著人性美的光輝。特別是在語言的運用上,他的小說顯得“單純、簡練、客觀,沒有絲毫造作,像泉水清澄,反映出一個藝術家的慧眼所捕捉到的事物。”(頒獎辭)。1939年,“由於他對其國家農民的深刻了解,和他刻畫農民生活以及農民與大自然關係的精湛技巧”,西蘭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