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發展
初創時期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和平解放後的西藏百業待興,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少數民族幹部。1956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後,西藏上層反動集團極力反對西藏社會制度的改革。根據西藏鬥爭實際,為保存基本力量,培養民族幹部,為今後的民主改革作準備,1957年3月,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會議針對當時西藏的形勢,決定西藏在內地辦學。根據黨中央的決定,西藏工委於同年6月開始籌建西藏公學。9月,學校正式定名為“西藏公學”。10月,中央批准將位於陝西省鹹陽市的原西北工學院的校址轉交西藏,作為西藏公學的校址。1958年1月,經中央批准,中共西藏工委副書記張國華同志兼任西藏公學校長。9月15日,西藏公學在鹹陽(原西北工學院校址)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當時,共有學員3415人,教職工716人。
1959年9月,西藏公學開辦藏語文專修科,這是西藏歷史上創辦最早的專科專業,它成為西藏高等教育起步的一個標誌。1960年,西藏民主改革取得偉大勝利,西藏進入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時期。為了適應西藏革命和建設事業發展的新形勢,公學在繼續培養政治幹部的同時,開始培養西藏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在開設藏語文專修科的基礎上,又先後創辦了師範、衛生、農業、畜牧獸醫、會計、郵電等專業,為西藏輸送了一大批粗通專業技術的民族幹部,填補了西藏民族幹部中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空白。1963年10月,公學成立專業系科,辦學方向逐步向專業教
育和綜合院校發展。1965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西藏公學更名為西藏民族學院。郭沫若同志為學院題寫了校名。
文革時期
1966年6月-7月,陝西省委和西藏工委派出的工作組相繼來到民院。8月12日,學院成立了“文革籌委會”。在這場大批判的浪潮中,學院領導、絕大部分中層幹部和部分教師受到了衝擊,各級組織陷於癱瘓,全院處於無政府狀態。
1968年8月,中央負責人在接見中央學習班西藏班全體成員時,江青提出“西藏民族學院辦在陝西鹹陽是件怪事”,引起了學院民眾的思想混亂。1970年1月23日,西藏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決定撤銷西藏民族學院。學院領導和大多數中層幹部調離學院,部分財產轉移給了陝西有關部門,給學院發展帶來了嚴重的後果。
1971年5月16日,西藏自治區黨的核心小組召開會議,正式作出了恢復西藏民族學院的決定,並決定在西藏林芝建立新校址。從1972年開始,農學專業、畜牧獸醫專業、財會專業、機電專業相繼遷入林芝,形成了陝西鹹陽為總院、西藏林芝為分校的兩地辦學格局。1975年1月,區黨委決定,鹹陽總院各專業不再遷入西藏,總院和分校學生規模均為1500人。1978年5月,西藏民族學院林芝分校更名為西藏農牧學院。
改革開放
1979年1984年,在繼續辦好語文系、政治系、乾訓部、預科的基礎上,相繼增建了歷史系、外語系、財經系、體育系等。1977年,在藏語文專業開始招收本科生班,1978年,開辦了政治理論專業本科班。1979年,語文系開始招收藏語文本科班,開始了西藏歷史上第一個現代高等教育本科專業的教學。
2003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後,教育部為了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先後確定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天津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9所部屬院校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對口支援學校。
2009年3月13日,國家民委與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西藏民族學院協定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實現省部共建,資源共享。2010年2月26日,在陝西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鹹陽市委、市政府頒發《關於大力支持西藏民族學院建設發展的意見》,使異地辦學的西藏民族學院在實現與駐地合作、優勢互補方面取得實質性突破。
辦學條件
二級學院
西藏民族學院文學院、西藏民族學院民族研究院、西藏民族學院法學院、西藏民族學院新聞傳播學院、西藏民族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西藏民族學院財經學院、西藏民族學院管理學院、西藏民族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西藏民族學院教育學院、西藏民族學院外語學院、西藏民族學院醫學院、西藏民族學院體育學院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學校校本部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39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職稱67人、副教授等副高職稱241人。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67%,有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位,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西藏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14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13年,學校共有民族學、中國語言文學、基礎醫學和中國史4個碩士一級學科,27個碩士二級學科,本科專業涵蓋文、史、哲、經、管、法、醫、理、工、教育、藝術等11個學科門類。有民族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專門史、中國哲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自治區級重點學科10個。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3年,學校共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漢語言文學、會計學),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要),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個(行政管理),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是教育部卓越醫生培養計畫試點單位。
有自治區級特色專業4個,自治區專業綜合改革項目3個(行政管理學、學前教育、民族學),自治區級教學團隊3個,自治區精品課程11門,自治區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4個,自治區高校實驗教學中心3個,自治區高校實驗實訓基地1個(西藏法學教學研究實訓基地)。
西藏民族學院質量工程項目一覽表
項目 | 名稱 | 立項時間 | 資助金額 | 名稱 | 立項時間 | 資助金額 |
---|---|---|---|---|---|---|
自治區精品課程 | 藏族史 | 2005年 | 1萬 | 古代文學 | 2005年 | 1萬 |
藏族文學史 | 2006年 | 1萬 | 毛澤東思想概論 | 2006年 | 1萬 | |
寫作訓練 | 2007年 | 1萬 | 基礎會計學 | 2008年 | 1萬 | |
經濟法學 | 2008年 | 1萬 | 管理學原理 | 2009年 | 1萬 | |
心理學 | 2009年 | 1萬 | 財務管理 | 2010年 | 1萬 |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2010年 | 1萬 | ----------- | ---------- | ----------- | |
自治區級教學團隊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要教學團隊 | 2008年 | 10萬 | |||
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團隊 | 2009年 | 10萬 | 法學教學團隊 | 2010年 | 10萬 | |
自治區級特色專業 | 漢語言文學 | 2007年 | 20萬 | 法學 | 2009年 | 20萬 |
新聞學 | 2010年 | 20萬 | 會計學 | 2010年 | 20萬 |
學院 | 專業名稱 | 負責人 | 學院 | 專業名稱 | 負責人 |
---|---|---|---|---|---|
外語學院 | 英語 | 高全孝 | 法學院 | 法學 | 侯明 |
財經學院 | 會計學 | 楊西平 | 思政學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徐繼增 |
財政學 | 陳愛東 | 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袁書會 | |
新聞傳播學院 | 新聞學 | 周德倉 | 管理學院 | 行政管理 | 王躍 |
信息工程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王亮 | 醫學院 | 臨床醫學 | 袁東亞 |
學生就業
截至2013年,學校是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實施高校,先後榮獲國家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全國高校就業工作典型院校”等榮譽稱號,2012年躋身全國高校就業50強,全校共有1653名畢業生考取了各級政府公務員,考取學生數量在西藏高校排名第一。共為國家培養6萬餘名各類優秀人才,培養出了30多名省部級領導幹部,一大批藝術家、作家、教授、醫學家、農學家、工程師等傑出人才,贏得了“西藏幹部搖籃”的美譽
教學設施
名稱 | 數量 | 容量 | 名稱 | 數量 | 容量 | 備註 | 名稱 | 數量 | 容量 |
---|---|---|---|---|---|---|---|---|---|
語音教室 | 11個 | 720座 | 計算機房 | 7個 | 640台 | 計算機教學中心 | 多媒體教室 | 66個 | 7938座 |
琴房 | 1個 | 22台 | 模擬審判法庭 | 1個 | 176座 | 內容來源於學校官網 |
- 實習基地
院系 | 實習基地 | 地址 | 實習專業 |
---|---|---|---|
人文學院 | 鹹陽市博物館 | 鹹陽 | 歷史學、民族學 |
西安半坡博物館 | 西安 | 歷史學、民族學 | |
漢陽陵考古陳列館 | 西安 | 歷史學、民族學 | |
西藏博物館 | 拉薩 | 歷史學、民族學 | |
新聞傳播學院 | 《鹹陽日報社》 | 鹹陽 | 新聞學 |
西藏電視台 | 拉薩 | 新聞學 | |
西藏日報社 | 拉薩 | 新聞學 | |
西藏人民廣播電視台 | 拉薩 | 新聞學 | |
拉薩晚報社 | 拉薩 | 新聞學 | |
鹹陽教育電視台 | 鹹陽 | 新聞學 | |
西藏電化教育館 | 拉薩 | 新聞學 | |
政法學院 | 鹹陽市秦都區人民檢察院 | 鹹陽 | 法學 |
鹹陽市渭城區人民法院 | 鹹陽 | 法學 | |
陝西渭民律師事務所 | 鹹陽 | 法學 | |
西藏區檢察院山南分院 | 山南 | 法學 | |
西藏日喀則地區司法處 | 日喀則 | 法學 | |
濱河西路社會居委會 | 鹹陽 | 社會工作 | |
鹹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 鹹陽 | 法學 | |
財經學院 | 中國建設銀行鹹陽市畢塬路支行 | 鹹陽市 | 金融學、會計學 |
鹹陽市地方稅務局渭城分局 | 鹹陽市 | 財政學、稅務、會計學 | |
涇陽縣統計局農村經濟調查隊 | 涇陽縣 | 統計學、其他各專業 | |
西藏民族學院科教設備廠 | 鹹陽市 | 會計學 | |
鹹陽市財政局 | 鹹陽市 | 財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會計學 | |
西藏自治區財政廳 | 拉薩市 | 財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會計學 | |
西藏自治區統計局 | 拉薩市 | 統計學、會計學 | |
西藏自治區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 | 拉薩市 | 財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會計學 | |
西藏自治區保險公司 | 拉薩市 | 財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會計學 | |
鹹陽市渭城區財政局 | 鹹陽市 | 財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會計學 | |
鹹陽德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 | 鹹陽市 | 會計學 | |
廣東中山市東升鎮政府 | 廣東中山市東升鎮 | 財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會計學、統計學 | |
西藏民族學院計財處 | 鹹陽市 | 會計學 | |
信工學院 | 西藏民族學院網路管理中心 | 鹹陽市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通訊工程 |
西藏民族學院圖書館 | 鹹陽市 | ||
渭河西路社區居委會 | 鹹陽市西蘭路5號 | ||
秦都區水廠路社區電子信息服務中心 | 秦都區水廠路 | ||
管理學院 | 鹹陽德信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 | 鹹陽市 | 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
彩虹賓館 | 鹹陽市 | 工商管理、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 |
陝西航空大酒店 | 鹹陽機場 | 工商管理、旅遊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 |
醫學院 | 鹹陽市中心醫院 | 鹹陽市 | 臨床醫學、護理學 |
陝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 鹹陽市 | 臨床醫學、護理學 | |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 | 拉薩市 | 臨床醫學、護理學 | |
西藏民族學院附屬醫院 | 拉薩市 | 臨床醫學、護理學 | |
體育學院 | 拉薩市教體局 | 拉薩市 | 社會體育、體育教育 |
西藏藏醫學院 | 拉薩 | 社會體育、體育教育 | |
外語學院 | 泉州華僑大廈 | 福建泉州 | 旅遊英語 |
廈門華僑大廈 | 福建廈門 | 旅遊英語 | |
西藏林芝縣中學 | 西藏林芝 | 英語本科 | |
西藏林芝地區職業技術學校 | 西藏林芝 | 英語本科 | |
西藏山南地區第二高級中學 | 西藏山南地區 | 英語本科 | |
西藏山南地區東輝中學 | 西藏山南地區 | 英語本科 | |
拉薩市第二高級中學 | 西藏拉薩 | 英語本科 | |
體育學院 外語學院人文學院政法學院 | 拉薩中學 | 拉薩市 | 社會體 體育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漢語言文學(師範) 教育學 教育技術學 |
體育學院 外語學院人文學院政法學院教育學院 | 西藏民族學院附屬中學 | 鹹陽市 |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07-2011年,學校共獲得各類科研立項324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立項138項,校內立項186項。共獲得預算外科研經費921.65萬元。出版學術著作69部,發表學術論文2087篇。其中包括權威期刊論文3篇,SCI論文7篇,EI論文29篇,核心期刊論文448篇。論文轉載、摘編29篇[。2011-2013年,學校共獲批立項各類科研項目317項,其中國家級33項、省部級112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3項。
2013年西藏民族學院國家自然基金立項一覽表
科研成果
2007-2011年,學校共獲得各類科研立項324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立項138項,校內立項186項。共獲得預算外科研經費921.65萬元。出版學術著作69部,發表學術論文2087篇。其中包括權威期刊論文3篇,SCI論文7篇,EI論文29篇,核心期刊論文448篇。論文轉載、摘編29篇。2011-2013年,學校共獲批立項各類科研項目317項,其中國家級33項、省部級112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3項
2013年西藏民族學院國家自然基金立項一覽表
項目批准號 | 負責人 | 項目名稱 | 項目類別 |
---|---|---|---|
41361044 | 劉煒 | 山地城市景觀格局空間異質性與熱環境效應的多尺度回響特徵分析及數值模擬——以拉薩、重慶和蘭州市為例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71361023 | 姬梅 | 拉薩旅遊業利益相關者網路研究:基於動態社會網路視角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81360297 | 陳婷 | 運動通過改善心肌梗死後下丘腦室旁核氧化應激對心功能的保護效應及機制探討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81360299 | 李文華 | 血清-蛋白質組學逆向識別高原低氧習服特異性生物標記物及功能鑑定 | 地區科學基金項目 |
科研機構
截至2013年,學校共有國家民委重點研究基地1個(西藏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研究基地),有自治區重點研究基地1個,運動生理機能綜合實驗室、高原環境與疾病相關基因研究實驗室、西藏高等教育發展研究實驗室、現代網路與通信工程重點實驗室、工商管理綜合實驗室、會計綜合實驗室等自治區重點實驗室7個。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建立“西藏新聞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所”,與復旦大學合作建立“高原醫學與基因地理學研究基地”,與西北民族大學合作建立“中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國家民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藏語語言資源建設研究中心”。2013年,學校牽頭組建的“西藏文化傳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成為西藏自治區“2011協同創新計畫”實施單位。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2年6月,西藏民族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總量17
0萬冊,其中,紙質圖書100餘萬冊,中文電子圖書62萬餘冊,學位論文147餘萬篇,各種資料庫20多種。形成了以文、理、經、管、法、醫、教育、體育等多學科,印刷型與電子型文獻並存的綜合性藏書體系。
學術刊物
截至2013年,學校出版有《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兩種學術刊物,西藏民族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民族地區十佳學報”,“藏學研究”欄目被評為名欄。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副院長:劉洪順
黨委副書記、院長:洛松德青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院長:扎西次仁
黨委常委、副院長:許學德、劉凱、扎西卓瑪、池萬興、高學
歷任領導
學校名稱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備 注 | 姓 名 | 任職時間 | 備 注 |
---|---|---|---|---|---|---|
西藏公學 | 白雲峰 | 1957.7-1958.9 | -------- | 王靜之 | 1958.11-19661 | --------- |
西藏民族學院 | 王靜之 | 1966.1-1966.5 | 副省級 | 湯化陶 | 1972.4-1985.1 | -------- |
王靜之 | 1973.12-1983.4 | 第一書記 | 尤其翰 | 1985.1-1992.3 | ------- | |
鄒開華 | 1992.3-1992.11 | -------- | 馬英林 | 1992.11-1994.10 | 藏族 | |
胡庭平 | 1995.5-1998.7 | -------- | 格桑尼瑪 | 1998.7-2000 | 藏族 | |
拉 巴 | 2001.11-2006.9 | 藏族 | 赤列旺傑 | 2007.04-2011.10 | 藏族 |
學校名稱 | 姓名 | 任職時間 | 備註 |
---|---|---|---|
西藏公學 | 張國華(兼) | 1957.7-1968.10 | 時任西藏工委副書記、西藏軍區司令員 |
西藏民族學院 | 張國華(兼) | 1965.10-1966.5 | --------- |
楊東生(兼) | 1968.9-1983.10 | 藏族 省級 | |
巴桑(兼) | 1983.10-1986.12 | 藏族 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 | |
群培 | 1986.12-1990.6 | 藏族 現任西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 省級 | |
馬英林 | 1992.4-1992.12 | 藏族 | |
次旺俊美 | 1992.12-1998.7 | 藏族 | |
石俊華 | 1998.7-2008.1 | 現任西藏自治區黨校行政學院書記、常務副校長 | |
劉洪順 | 2008.1-2011.11 | 現任西藏民族學院書記 | |
洛松德青 | 2011.11- | 藏族 |
知名校友
巴桑 |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婦聯副主席 | ||
白瑪赤林 | 西藏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 洛桑頓珠 | 西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 |
吳英傑 |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 | 白釗 | 西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 |
布窮 | 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紀委委員、原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 ||
洛桑江村 | 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 | 德吉措姆 | 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
羅梅 | 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兼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 次仁卓嘎 | 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
旺加次仁 | 政協日喀則地區委員會副主席 | 劉斌 | 拉薩晚報社總編輯 |
陽軍 | 原平消防中隊代理中隊長、公安部批准為革命烈士並頒發獻身國防金質獎章 | ||
才旦卓瑪 | 著名音樂家、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 ||
丹增 |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原副主席 | 次仁扎西 | 中國石油華中銷售公司黨委書記 |
朱春生 | 西藏自治區農牧廳黨組書記 | 拉巴平措 |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總幹事 |
巴桑頓珠 | 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 | 江措 | 西藏自治區人大原副主任 |
群培 | 西藏自治區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格桑群培 | 西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
頓珠 | 政協西藏自治區第八屆委員會副主席 | 阿登 | 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阿扣 | 西藏自治區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曲加 | 西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 |
安七一 | 中央統戰部秘書長、辦公廳主任 | 加保 | 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
肖懷遠 | 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 平措 | 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
多吉 | 西藏自治區第九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曾忠義 | 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
珠康·土登克珠 | 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佛協西藏分會會長、西藏佛學院院長 | ||
尼瑪占堆 | 西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院長 | 劉偉 | 新華社人事局局長 |
唐明英 | 西藏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副部長、自治區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 ||
許雪光 | 西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黨組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秘書長 | ||
卓嘎 | 西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副廳長 | 周煒 |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所所長 |
雷振海 | 中國教育報社副社長、中國教師報總編輯 | 王平 | 西藏自治區武警總醫院大校 |
赤列克珠 | 那曲地區檢察院分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 尼瑪扎西 |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副院長 |
祁文學 | 西藏賓館黨委書記、總經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 ||
王平 | 西藏自治區檢察院政治部主任 | 張榮華 | 西藏人民廣播電台副台長 |
廖嘉興 | 西藏日報記者部主任 | 高雲飛 | 西藏第一支女子刑警支隊隊長 |
馬光華 | 西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 | 馬相村 | 西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 |
王壽碧 | 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院長 | 邊巴扎西 | 西藏自治區人事廳廳長 |
普布卓瑪 | 西藏自治區衛生廳廳長 | 德吉卓嘎 | 西藏自治區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 |
洛桑旦達 |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黨委書記 | 牛治富 | 西藏自治區黨校副校長 |
王維傑 | 西藏自治區建設廳副廳長 | 布阿牛 | 西藏自治區農業局副局長 |
公曲 | 西藏大學農牧學院紀委書記 | 次仁旺久 | 拉薩市副市長 |
達吉 | 西藏自治區老幹部局副局長 | 次旦平措 | 西藏大學副校長 |
莊勁松 | 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 | 肖白 | 拉薩市副市長 |
帕巴次成 | 西藏自治區交通廳黨委書記 | 索朗達傑 | 西藏自治區區直工委紀委書記 |
索朗 | 西藏自治區外事辦主任 | 索朗措姆 | 西藏自治區民政廳紀檢組長 |
嘉央扎巴 | 西藏民航總局黨組副書記 | 苟靈 | 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 |
周世英 | 西藏自治區婦聯副主席 | 旺堆 |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 |
西藏高校一覽
西藏大學 | 西藏藏醫學院 | 西藏民族學院 | 拉薩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