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6厘米;莖纖細匍匐節處生根,近無毛或被稀疏貼生柔毛。葉為3出複葉,葉柄長2--7厘米,被貼生柔毛,小葉有短柄,被貼生柔毛,小葉片長圓形或卵形,長1—2.5厘米,寬0.6—1.5厘米,頂端圓鈍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偏斜,邊緣有缺刻狀鋸齒,上面深綠色,近無毛,下面淡綠色,沿中脈及側脈被貼生柔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2—5厘米,被貼生柔毛;萼片卵形,頂端短尾尖,副萼片長圓形,頂端2—3淺裂,與萼片近等長,萼片與副萼片外面均有稀疏貼生柔毛;花瓣白色,近圓形;雄蕊和雌蕊均多數,著生。於肉質突起的花托上。聚合果長圓錐形、卵球形,稀紡錘形,長0.7—2.5厘米,寬0.5—1 厘米,紅色,宿存萼片開展;瘦果光滑。產地分布
產我國西藏。生山頂草甸、灌叢下,海拔3360—5000米。錫金有分布。
栽培技術
整地
草莓園應選光照充足,地勢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鬆、前茬作物為豆類或蔥蒜類蔬菜地為宜,園地應先行除雜草、滅地下害蟲。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灑(濕潤土層5-6厘米),防治蠐螬、螻蛄、地老虎。
1周后,畝基施優質腐熟農家糞肥5000千克,過磷酸鈣100千克、氯化鉀50千克。結合深翻園地,精細整地,做成高20厘米,寬50厘米的畦面,畦溝寬30厘米。大棚長度以20米為限,內有4畦。
移栽
為爭取元月底至2月初草莓上市,繁育圃草莓苗移栽大棚畦面的時間應在9月上旬。要隨起苗,隨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7厘米,穴距20厘米,畝栽12000株。栽植時同一行植株的花序朝同一方向,使草莓苗弓背朝花序預定生長方向,苗心露出畦面,根系平展埋入疏鬆土層,及時澆定植水,並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層中。
管理
1、中耕與施肥。中耕鬆土,利於有機物分解。11月至12月應淺中耕3次。初花期與坐果初期各追肥1次。畝施尿素10千克,磷肥20千克,氯化鉀10千克,或三元複合肥35千克。
2、花芽分化前期的管理。9月上旬移栽的草莓苗,除及時補充水分外,應加蓋遮陽網遮蔭。網離地面1.2米,便於人員操作。要及時摘除枯葉、老葉及腋芽和匍匐莖,保持5-6片葉。
草莓花芽分化需較低溫度和短日照,可在遮陽網上加蓋草苫(草簾)。通過揭與蓋草苫的操作過程,人工造成短日照的條件及較低溫度,促進頂花序和腋花序的分化,時間有月余。
3、灌排方法。在開花與漿果生長初期,分別灌水1次。宜用溝灌,使水灌到溝高2/3處為好,讓水漸漸滲入畦土,溝內余水排出。
若天旱,應5-7天灌水1次。用橡膠管前端套上一段金屬管進行穴灌,既省水,又能保持畦土疏鬆。
秋季多雨時,應及時排水。草莓園四周應早做排水溝道,使棚內畦溝水能排盡。
4、加蓋塑膜。10月至11月上旬,是草莓花序分化期末,可撤除遮陽網。江準地區,“立冬”後蓋地膜,“大雪”前覆蓋大棚膜,使棚內氣溫保持在28-30℃。
“暖冬”年份,“冬至”時節加蓋中棚塑膜。“冷冬”年份則應同時蓋上大、中棚塑膜。總之,“小寒”至“大寒”時節,棚內氣溫應保持在25℃以上,至少也在23℃以上,只有滿足以上氣溫,草莓才能正常生長。
5、通風操作。草莓苗生長的土壤濕度應在70%-80%為宜。棚內空氣濕度以60%--70%為好。因此,當棚內氣溫超過30℃時,應通風。11月至12月應於上午10時至下午3時揭開大棚及中棚兩頭塑膜通風。
當棚內濕度超過70%時,也應通風,以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花期棚內放養蜜蜂,可在大、中棚兩頭另做尼龍絲網,便於順利通風。大棚通風的另一作用,是防治草莓白粉病。
6、採收。草莓苗開花、坐果到漿果著色,軟化,釋放特有香味,時間約30天。草莓漿果成熟後,應分批採收上市。一般畝產草莓1500千克。
病害防治
1、黃萎病。發病時,1-2片葉變黃,彎曲畸形,逐漸枯死。防治方法:可在春季於園內多施切碎稻草、木屑,加農家糞肥,翻耕,並耕入土壤中,作畦,充分灌水後,覆蓋地膜,通過太陽能使之徹底發酵。既增加了有機質,又徹底消毒。此法,也可防治根腐凋萎病。
2、灰霉病為草莓花期病害,花瓣、果實、葉上均可發生。果實發病則密生灰霉,嚴重減產。防治方法:發病初,可畝噴灑10%多氯黴素100克,對水100--110千克,每7天噴1次,連噴3-4次。
薔薇科·薔薇亞科待協作詞條
薔薇亞科(Rosoideae Focke),是薔薇科底下四個亞科的其中之一,包括有不少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例如:草莓、玫瑰花、覆盆子等。只有少數植物是一年生植物。本任務為整理類任務,歡迎大家共同協作來完善這些詞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