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1266~1327)

袁桷(1266~1327)

"《居庸關》、《上京雜詠》等,描寫塞上風光,爭奇繪險。 《賣薪行》、《同子唯賦水車》、《雨後聞鶯》等,對田家辛苦勞累,有所同情。 此外

袁桷(1266~1327)

正文

元代作家。字伯長。慶元鄞縣(今屬浙江)人。曾任翰林國史院檢閱官、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後又拜侍講學士。袁桷少年時從戴表元、王應麟、舒岳祥等人學寫文章、詩賦,在虞集等人沒有登上文壇以前,在“學唐”詩風上他起了一個承先啟後的作用。
袁桷的詩反映社會生活面較窄,多數是朋友往來贈答、寫景抒懷之作。少數篇章流露弔古傷今,對家國興亡和民生疾苦的關心。如《贈張玉田》詩,對落魄王孫深表同情。《居庸關》、《上京雜詠》等,描寫塞上風光,爭奇繪險。《賣薪行》、《同子唯賦水車》、《雨後聞鶯》等,對田家辛苦勞累,有所同情。《憶昔》中的:“坐令百萬家,解甲豎降幟,徘徊夕陽亭、晉宋政相似”,略露故國之思。《舟中得功遠瓊花露戲成三絕》的:“自是江南春色好,錯教騎馬到京城”,《伏日》的:“那似蓬萊風露冷,重裘端坐絕趨炎。”對於自己的出仕頗表悔慚。此外,《有感》、《書懷》等詩中,還有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之句。袁桷的詩結構工整,文辭古雅,造句鍊字,頗見苦心。如《曉發》“亂石鳴琮琤,啼鳥守荒樹”,“天風卷飛蓮,白日互吞吐”,寫得都較精緻。

袁桷(1266~1327)袁桷(1266~1327)
袁桷的散文多為碑記、志銘、傳贊、誥冊、表、書啟、序議等套用文字,替朝廷和勛臣寫的。文中援引經訓,十分賅博,頗得到當時文人的讚賞。其中有些題跋,文字精簡,情趣生動,如《王生鬼戲圖》、《題赤壁圖》等。還有一些談心論學和記事的短小篇章,如《贈番陽筆工童生》、《跋朱文公與辛稼軒手書》、《書湯西樓詩後》、《書鄭潛昭李商隱詩選後》等,文字接近口語,議事論人,頗有獨到見解。
著有《清容居士集》50卷。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