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影蛋白

血影蛋白(spectrin)又稱收縮蛋白,是紅細胞膜骨架的主要成份,但不是紅細胞膜蛋白的成份,約占膜提取蛋白的30%。血影蛋白屬紅細胞的膜下蛋白,這種蛋白是一種長的、可伸縮的纖維狀蛋白,長約100 nm,由兩條相似的亞基∶β亞基(相對分子質量220kDa)和α亞基(相對分子質量240kDa)構成。關於紅細胞的里側結構,由血影蛋白的四聚體與短的肌動蛋白線狀體或4.1帶蛋白相結合,形成網狀結構,另一方面與膜之間通過錨蛋白(ankyr-in,2.1帶)與作為膜蛋白的3帶蛋白質結合。

屬於紅細胞

血影蛋白屬紅細胞的膜下蛋白,這種蛋白是一種長的、可伸縮的纖維狀蛋白,長約100 nm,由兩條相似的亞基∶β亞基(相對分子質量220kDa)和α亞基(相對分子質量240kDa)構成。兩個亞基鏈呈現反向平行排列, 扭曲成麻花狀,形成異二聚體, 兩個異二聚體頭-頭連線成200nm長的四聚體。5個或6個四聚體的尾端一起連線於短的肌動蛋白纖維並通過非共價鍵與外帶4.1蛋白結合,而帶4.1 蛋白又通過非共價鍵與跨膜蛋白帶3蛋白的細胞質面結合, 形成“連線複合物”。這些血影蛋白在整個細胞膜的細胞質面下面形成可變形的網架結構,以維持紅細胞的雙凹圓盤形狀。

類似於肌球蛋白

血影蛋白是類似肌球蛋白的膜的外在性蛋白之一種。是膜里側結構蛋白質之一,除起支持雙層脂質外,還有保持紅細胞外形的作用,占里側結構蛋白之60—70%。用低濃度鹽溶液抽提可從膜游離出來。在37℃下抽提,則得到化學性、結構性都很相似的分子量24萬的α-亞單位〔1帶、構成紅細胞的蛋白質多以於十二烷基硫酸鈉存在下的電泳帶的號數來稱呼。參見紅細胞膜(表)〕以及分子量22萬的β-亞單位(2帶)所組成的長約100納米的線狀二聚體。而如果在低溫下提取,則得到由2分子二聚體相接的四聚體。關於紅細胞的里側結構,由血影蛋白的四聚體與短的肌動蛋白線狀體或4.1帶蛋白相結合,形成網狀結構,另一方面與膜之間通過錨蛋白(ankyr-in,2.1帶)與作為膜蛋白的3帶蛋白質結合。

ghost

又稱細胞空殼,形骸細胞,血影細胞。(1)完全或部分缺乏細胞漿內成分的血紅細胞:將血紅細胞浸入雙蒸水中,增加滲透壓,細胞漿內物質釋出製得。(2)完全或部分失去其DNA的T-噬菌體。噬菌體經滲透衝擊後,用脫氧核糖核苷酸酶消化已破裂的噬菌體DNA製得。(3)失去所有胞內物質的原生質球狀體。革蘭氏陰性菌在青黴素中生長或用溶菌酶消化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製得。

相關

目的分析887cDNA編碼的蛋白質的性質及其在細胞中的定位。方法用Blastn、Blastp及TMpred分析8BTcDNA編碼的蛋白質的性質。採用Northern印跡分析8B7mRNA在細胞和組織中的表達。構建重組定位表達載體,轉染COS-7細胞,雷射掃描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細胞中EGFP-887融合蛋白的表達。結果8B7cDNA編碼的蛋白質長363個胺基酸,分子中有血影蛋白重複序列,它與Enaptin蛋白、Naspfin-1蛋白、Myne1蛋白及Syne-1蛋白的C末端363個胺基酸序列100%同源,是血影蛋白家族的一個新成員,故稱887血影蛋白。Northern印跡分析,可見人脾臟和小腸組織有1.8kb的887mRNA表達。定位實驗見COSa細胞的核膜有螢光,胞漿中也見網狀的螢光。轉染pEGFP-△SR887的COS-7細胞中發射螢光的部位與轉染pEGFP-SB7cDNA的細胞相似。結論8B7cDNA編碼的蛋白質是血影蛋白家族的一個新成員,用COS-7細胞所做的定位實驗證實其定位於細胞的核膜和胞漿中的網狀結構,是8B7血影蛋白C端的KASH結構域決定了其在COSa細胞中的定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