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病絛蟲病

蟲病絛蟲病系由寄生在腸道內幼絛蟲所引起的疾病。中國所見主要是牛肉絛蟲病與豬肉絛蟲病。

概述

牛肉絛蟲病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的牛囊蟲的牛肉進入人體後,在小腸中受膽汁的作用,蟲頭伸出,吸附在腸黏膜上而成為人的終宿主。豬肉絛蟲病是由於生食或半生食含有豬囊蟲的豬肉而患病,人為其終宿主,並且還可由於吞食其蟲卵成為其中間宿主而患囊蟲病。
診斷以糞檢見有排出絛蟲節片為主要依據。豬囊蟲病可引起腦病、癲癇、眼病、皮下組織與肌肉疾病,活體組織檢查可確診。本病預防以普查普治、衛生宣教,肉類檢查等為主。治療以驅蟲藥為主。囊蟲病患者以徹底驅蟲與手術治療相結合。

臨床表現

絛蟲病初期,成蟲居於腸中,影響腸道氣機,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隱隱作痛,腹脹不適,甚或噁心、嘔吐。常在內褲、被褥或糞便中發現白色節片,或伴肛門瘙癢。病久則脾胃功能受損,不能運化水谷精微,加之絛蟲吸食營養物質,以致人體化源不足,氣血不充,故在上述症狀的基礎上常伴見面色萎黃或蒼白,形體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舌淡、脈細等氣血虧虛的症狀。

診斷

1、糞便中或內褲、被褥上發現白色節片為絛蟲病重要的臨床特徵。
2、初期腸道氣機受阻引起的腹部隱隱作痛、腹脹不適等脾胃功能失調的症狀,及病久伴見的面色萎黃或蒼白、形體消瘦、倦怠乏力、舌淡、脈細等氣血虧虛的症狀。

治療

症狀:上腹部或全腹隱隱作痛,腹脹,或有腹瀉,肛門作癢,久則形體消瘦,倦怠乏力,大便內或襯褲上有時發現白色節片,舌質淡,苔薄白,脈濡或細。
治法:驅除絛蟲,調理脾胃。
方藥:中藥有良好的驅絛效果,可選用下列方藥中的一種套用。
檳榔60-120g,切碎,文火煎2小時,於清晨空腹頓服。服後4小時無大便排出者,可服用芒硝10G。
②南瓜子60-120g,去殼碾粉,直接嚼服或水煎服。2小時後服檳榔煎劑(劑量、用法同上)。
仙鶴草芽(深秋採集,其形似狼牙,故又稱狼牙草),洗淨,颳去外皮,曬乾,碾粉,成人早晨用溫開水沖服30—60g。因本藥兼有瀉下作用,可不另服瀉藥。一般在服藥後5-6小時排出蟲體。
④雷丸,研粉,每次20G,1日1次,連服3天。
石榴根皮25G,水煎服。胃病患者不宜選用此藥。
驅除絛蟲,務必驅盡,須連頭節同時排出,方能徹底治癒。若頭節頸未被驅出,則仍能繼續生長。若發現絛蟲未驅盡時,可仍用上述驅絛藥物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