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簡介
融合遺傳,是早期的一種遺傳理論,與顆粒遺傳(particulate theary of inheritance)相對。融合遺傳方式是雜交後代的性狀介於兩親本之間,若雜交後代自交,性狀不會分離;若測交再次介於兩者的狀態之間。理論提出後人們普遍相信融合遺傳,認為後代是父母性狀(或者說血緣)融合的結果,比如黑人和白人通婚後生下的小孩膚色介於中間,如果一個白人到黑人部落生活、繁衍,他的後代的膚色會變得越來越黑,白膚色這種性狀最終會消失。同理可證,一個適應環境的優秀變異也會一代一代地被其他變異稀釋掉,而無法得到傳播。
達爾文認為就是類似液體的胚芽融合的結果,且以這種方式傳遞的遺傳性狀的後代中不分離,這個理論目前認為是錯誤的。
顆粒遺傳
顆粒遺傳:孟德爾於1865年發現豌豆雜種後代性狀分離和自由組合的遺傳定律後,提出了遺傳因子概念,並且他認為這些遺傳因子互不融合,互不干擾,獨立分離,自由組合,具有顆粒性,因此稱為顆粒遺傳。孟德爾遺傳方式是顆粒遺傳理論,他認為遺傳因是相對獨立存在的子,它們是遇配子遺傳給後代的。所以雜交後代自交或測交,會出現性狀分離且有一定的分離比。孟德爾的顆粒遺傳理論的基本論點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即基因)是獨立的和互不混雜的,有性雜交導致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重組,是生物變異的原因之一。這些基本論點為現代遺傳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現代遺傳學研究表明,基因的分離規律闡明了雜合體內等位基因分離與雜種後代的性狀分離之間的因果關係;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則闡明了雜合體內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間分離或組合的互不干擾性與不同性狀自由組合的因果關係,以及不同基因重組是生物變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