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釋義
〔蝸牛〕,軟體動物。
〔~居〕喻窄小的住所。
〔耳蝸〕,內耳的一個解剖結構。
〔~螺〕軟體動物,殼如筍狀,螺層長,殼頂尖,生活於湖池中。
〔~蠃〕軟體動物,殼淡玳瑁色,殼口邊緣略翻出,生活於湖溪中。亦稱“螺螄”。
(蝸)
詳細解釋
〈名〉
動物名,蝸牛[snail]。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有肺目。如:蝸發(蝸牛狀的髮型,多為古代小兒髮型);蝸窄(像蝸殼那樣窄小);蝸角虛名(比喻很小的虛名);蝸角蠅頭(比喻極微小的利益);蝸蜒(即蝸牛);蝸跡(即蝸涎);蝸痕(蝸涎)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中】【蟲字部】蝸·康熙筆畫:0 ·部外筆畫:0
《唐韻》《韻會》《正韻》 古華切,音瓜。《說文》蝸蠃也。《爾雅·釋魚》蚹蠃,螔蝓。《注》卽蝸牛也。《疏》按《本草》陶注云:生山中及人家,頭形似蛣蝓,但背負殼爾。《古今注》蝸牛,陵螺也。殼如小螺,熱則自懸葉下。野人結圓舍如蝸牛之殼,故曰蝸舍,蝸殼宛轉有文章。《莊子·則陽篇》有國於蝸牛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牛之右角者曰蠻氏。《郭璞·江賦》鸚螺 蝸。
又《韻會》公蛙切,音騧。與媧通。《禮·明堂位》女蝸之笙簧。
又古禾切,音戈。《莊子》郭象注讀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