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羽毛蕨
蝶羽毛蕨是金星蕨科毛蕨屬的一個物種。同羽毛蕨,植株高70-8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3.5毫米,深褐色。植株高70-80厘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3.5毫米,深褐色。產於浙江(蒼南)。生水溝邊,海拔100米。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蝶羽毛蕨
- 拉丁學名:Cyclosorus papilionaceus
- 界:植物界
- 族:毛蕨族(Trib. Goniopterideae Ching)
- 門: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 亞門:真蕨亞門(Filicophytina)
- 綱:薄囊蕨綱(Leptosporangiopsida)
- 目:水龍骨目(Polypodiales)
- 科:金星蕨科(學名:Thelypteridaceae)
- 屬:毛蕨屬(Cyclosorus Link)
- 種:蝶羽毛蕨
- 命名者及年代:K. H. Shing et C. F. Zhang
- 分布區域:浙江
植物特徵
植株高35-52厘米。根狀莖直立,連同葉柄基部被鱗片;鱗片褐棕色,狹披針形,長漸尖頭,背面疏被短毛及緣毛。葉簇生;葉柄短,長僅及葉片的1/6左右,基部以上光滑;葉片長30-45厘米,寬11-13厘米,長圓狀倒披針形或長圓形,頂端狹縮,具羽裂尾頭,向基部漸變狹或突然收縮,不規則的二回羽裂,中部以下的羽片對生或近對生,向下逐漸縮短成戟形、三角狀披針形,斜展,或縮短成蝶形,斜向下,基部一對長1.5-2厘米,有時多對突然縮短成瘤狀;中部以上羽片長6-7厘米,基部寬1.2-1.5厘米,披針形,頂部尾狀漸尖,基部平截,上側通常凸出,邊緣不規則羽裂;裂片長短不一,三角形,短尖頭。葉脈兩面可見,側脈斜上,每裂片4-5對,基部一對出自主脈基部以上,遠離羽軸,頂端交結成梯狀三角形網眼;第二對上側一脈伸到缺刻底部,下側一脈伸達缺刻以上的葉邊。葉紙質乾後灰褐綠色,上面沿羽軸、主脈及葉緣有短針毛,下面被微短毛,沿葉軸及羽軸較密。孢子囊群小,圓形,生於側脈中部以下,略靠近羽軸;囊群蓋暗棕色,被短柔毛,宿存。
地理分布
產浙江(蒼南)。生水溝邊,海拔100米。物種疑問
本種形體及羽裂度均不規則,孢子囊常空癟,可能是一雜交種。待查。毛蕨屬植物
毛蕨屬通常為中型的陸生林下植物。根狀莖橫走,或長或短,少有為直立的圓柱形,疏被鱗片;鱗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質厚,通常多少被短剛毛,全緣或往往有剛毛狀的疏睫毛。為金星蕨科最大的屬。全世界約250種,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尤以亞洲最多,中國現知有127種,為世界分布中心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