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科

蜚蠊科

中和後足股節腹緣具刺,跗節各節具有跗墊,爪對稱,爪間具中墊。

基本信息

形態描述

蜚蠊科蜚蠊科

雌雄基本同型,體中等至大,通常具光澤和濃厚的色彩。頭頂常露出前胸

背板之前,單眼明顯。前、後翅均發達,極少退化,翅脈顯著,多分支。飛翔力較弱,雄性僅限短距離移動。足較細長,多刺。中和後足股節腹緣具刺,跗節各節具有跗墊,爪對稱,爪間具中墊。雄性第1腹節背板中央具分泌腺,極少具毛簇。雌雄兩性肛上板對稱。雄性下生殖板橫寬,對稱,具1對細長的腹突。雄性外生殖器較複雜,不對稱,陽具端刺位於左側,頂端鉤狀。雌性下生殖板具瓣。

生物學描述

分類及分布

本科全世界已知約44屬525種,我國記載10屬39種,代表種: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Fabricius),廣布種;東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Linnaeus,廣泛分布於北溫帶,我國已知分布於新疆和北京。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蜚蠊目 ,Blattodea
科: 蜚蠊科 Blattidae

蜚蠊目動物

蜚蠊目 Blattaria(蜚讀音fēi)包括蜚蠊(俗稱“蟑螂”)和地鱉(俗稱“土鱉”)。世界已知5000多種,我國已知250餘種,分屬3科。部分種類為室內和農業害蟲,土鱉可入藥,但這些種類不及全部種類的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