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描述
![.](/img/8/929/nBnauM3XyQDM0YzM3UTN3YjMxITM0kzN4YTMwADMwAzMxAzL1U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前、後翅一般均較發達,但有時雌性完全無翅。前翅Sc脈具分支;後翅臀域非扇狀摺疊。中足和後足股節腹緣缺刺,跗節具跗墊,爪對稱,中墊存在或缺如。
分類及分布
本科全世界已知約39屬192種。
蜚蠊目動物
蜚蠊目 Blattaria(蜚讀音fēi)包括蜚蠊(俗稱“蟑螂”)和地鱉(俗稱“土鱉”)。世界已知5000多種,我國已知250餘種,分屬3科。部分種類為室內和農業害蟲,土鱉可入藥,但這些種類不及全部種類的1%。 |
地鱉蠊,體光滑;唇部非強隆起,唇基縫不明顯。
前、後翅一般均較發達,但有時雌性完全無翅。前翅Sc脈具分支;後翅臀域非扇狀摺疊。中足和後足股節腹緣缺刺,跗節具跗墊,爪對稱,中墊存在或缺如。
本科全世界已知約39屬192種。
蜚蠊目 Blattaria(蜚讀音fēi)包括蜚蠊(俗稱“蟑螂”)和地鱉(俗稱“土鱉”)。世界已知5000多種,我國已知250餘種,分屬3科。部分種類為室內和農業害蟲,土鱉可入藥,但這些種類不及全部種類的1%。 |
地鱉別名: 可泡蟲、地鱉蟲、土鱉、過街、地烏龜、節節蟲、臭蟲母。土元是中醫的叫法,屬於昆蟲,身體扁,棕黑色,雄性有翅,雌性無翅。常在老式土質住宅牆根的土...
外形特徵 生態習性 分布範圍 養殖技術 鑑別方法地鱉蠊科,本科全世界已知約39屬192種。被確認為碩蠊總科中最為原始的科,生殖方式為卵生。體密被微毛。頭部近球形,前、後翅一般均較發達,但有時雌性完全無翅。
本科介紹 形態特徵冀地鱉,鱉蠊科生物,雄蟲體長2.2厘米。雌蟲體長3.0~3.6厘米。表面暗褐色。多棲息於廚房、灶腳、陰濕處。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地區分布鱉蠊科也稱土鱉蟲,屬昆蟲綱蜚蠊目。頭小,觸角長絲狀,複眼發達。雜食性,棲陰暗處,晝伏夜出。
簡介 其他相關領域一種昆蟲,或方言。昆蟲類,又稱為土元、土咩咩、“簸箕蟲”,觀音蟲(西南地區)等。 雌蟲黑色有光澤,雄蟲淡褐色無光澤。體形呈卵圓形,體長約35毫米,頭小,...
簡介 化學成分 飼養實驗20種,我國記載1屬1種。碩蠊總科地鱉蠊科 Polyphagidae體密...為卵生。 地鱉為鱉蠊科昆蟲的雌成蟲。通稱地鱉蟲、土鱉蟲、土元。藥用地鱉蟲...或9節,雄蟲腹面可看到8節,雌蟲6節,有的種類(如德國小蠊)雄蟲背面具驅拒腺...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棲息環境 生長繁殖 分布範圍] 為地鱉蠊科中華真地鱉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蟲乾燥體。捕捉後,置沸水中燙死,曬乾或烘乾。 土鱉 【 別名】地鱉 蟲...
土鱉 簡介 生態習性 藥用地鱉 捕捉• 蟅蟲:蟅蟲• 蟅蟲:中藥 ...
來源 性味歸經 功能主治 形態特徵 藥材性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