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原名魁蛤,亦名瓦楞子。收載於《名醫別錄》。肉味極鮮美。多產於中國沿海地區(如廣東、福建、青島、大連等近海地區),在浙江近海也有以田養殖,叫蝴田。殼有溝楞,故名瓦楞子。其殼供藥用。
形態特徵
蛤子是蛤類的一種,貝殼2片,堅厚,呈斜卵圓形,極膨脹,合抱近於球形。長成的殼長約8厘米,寬約6厘米。殼頂稍接近,背部兩側略呈鈍角;腹緣圓,前端短,後端延伸。放射肋寬,平滑整齊,約42~48條,無明顯的結節。殼表面呈白色,被棕色外皮及細毛;殼內面呈白色,近頂部略灰色。邊緣厚,有與放射肋溝相當的突齒。
美食成分
酣肉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A、B。殼主含碳酸鈣,尚有磷酸鈣(約1~2%)、碳酸鎂(約0.5%),及一種角蛋白殼角質。又含微量重金屬(括弧內數字為每公斤微克數):銅(600),汞(80),鉬(20)及鉍、錫、砷。
美食功用
殼火鍛後治血氣,症毗,消血塊,化痰積,制胃酸。
胃、十二脂腸潰瘍,胃酸過多,慢性胃炎、胃痛:
煅瓦楞子研極細末,炒茅術研細末,等分研和,每服6克,一日2次,食前溫水送服。
痰血腹痛,血積症塊:
瓦楞子12克,玄胡索9克,當歸9克,加酒水煎服。
小兒頭瘡,久年爛腿:
鍛瓦楞子、生石膏等分,共研細,撒布患處或以麻油調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