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電報局

而當年所謂“電音”者,正是今天電信系統專用術語中的“電話”而已。 誠然,縣誌所載的“電報局”,也是供地方高級官員使用的專門電信機構。 奇異的是,在當年栽了“電柱”(電桿),架了“電線”,辦了“電報局”之後,我省平涼一帶的部分農民,曾一度“將電柱妄行毀棄”。

甘肅最早的“電報局”,在(陝甘)總督署東箭道(今蘭州箭道巷一帶),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置,系由“北洋大臣奉旨設立”。
有趣的是,上文所說的“電報”一詞,據該文按語注釋,則是指“中外交涉情事,必須急速上聞,驛遞所不能遽達者,專賴電音以濟之”的“電音”。而當年所謂“電音”者,正是今天電信系統專用術語中的“電話”而已。由此看來,當年的電報局,大致應作為電話局來理解才是。誠然,縣誌所載的“電報局”,也是供地方高級官員使用的專門電信機構。
奇異的是,在當年栽了“電柱”(電桿),架了“電線”,辦了“電報局”之後,我省平涼一帶的部分農民,曾一度“將電柱妄行毀棄”。
到了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又發生了“金縣(榆中)天久不雨,百姓群起拔除電桿”的同類事件。農民何以不畏王法,毀棄電桿呢?
原來,由於封建統治階級愚民政策和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邊遠地區的農民普遍缺乏科學常識,“惑於偽言”,把天旱無雨、農業歉收的原因,“歸咎電柱”。
值得稱道的是,縣誌的作者,早在九十多年前,就針對這種情況作了較為透闢的論述。他指出“夫旱潦,乃天道之常。旱則歸電柱,潦則咎將奚歸?況甘(肅)境土厚山高,常若亢旱,諸志所載,不一而足。彼時何曾設有電柱?而慶陽等處,電線未安,何以反赤地千里?
可見天災流行,國家代有,非電柱所能為厲也!”這種合乎科學的正確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