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7

17000米 蘇-17“裝配匠”B 蘇-17“裝配匠”C

工具介紹

蘇-7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單發戰鬥轟炸機,是作為米格-19的後繼機設計的。蘇-7於1955年首次試飛,1958年投產,1959年服役,編號蘇-7Б。西方給綽號“裝配匠”(fitter)。本來該機是作為空戰戰鬥機設計的,後來作為前蘇聯前線航空兵的標準戰鬥轟炸機。蘇-7有以下各種型別:蘇-7原型機;蘇-7Б,標準生產型蘇-7БМ,標準生產型的改進型,主要的改進是飛控及導航設備,換裝了發動機等;蘇-7БКП,在副油箱掛架後增掛了兩台起飛助推固體火箭發動機,取消了機炮,但沒有投入使用;蘇-7БМК,單座型的最新改進型,機體經加強,可攜帶更多的載荷;蘇-7У串列式雙座教練型,裝有機炮,頂部有背鰭。前蘇聯共生產了3000架蘇-7,最多時前蘇聯曾裝備1400多架。蘇-7還被大量出口,裝備的國家有:印度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阿富汗埃及秘魯越南伊拉克等十幾個國家。蘇-7目前在前蘇軍中已被淘汰。
蘇—7是前蘇空軍冷戰年代最早的大量使用的戰術攻擊機,投棄炸彈後可當作戰鬥機進行有限的空戰。該機不足之處是掛彈量稍偏低,航程太短(掛2個副油箱和1000千克炸彈後僅為1380千米),對跑道要求高,不適應土質機場使用,限制了作戰設備。但蘇—7推重比較大,中高空機動飛行性能不錯。

數據說明

外形尺寸
翼展 8.93米
機長(含空速管) 17.37米
機高 4.57米
機翼面積 34.00米2
機翼後掠角(1/4弦線處) 60°
展弦比 2.54
主輪距 3.83米
前主輪距 5.10米
重量及載荷
空重 862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 120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3500千克
燃油重量(含副油箱載油) 4130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 9450千克
早期裝一台АП-7Ф渦噴發動機,後來改裝一台推力加大的АП-7Ф-1發動機,最大不加力推力 68.6千牛(7000公斤)
加力推力 98千牛(10000公斤)
性能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無外掛) M1.6
實用升限為 15150米
作戰半徑 320~480公里
起飛滑跑距離 1300米
著陸滑跑距離 1200米
裝兩門30毫米HP-30機炮,每門炮備彈70發,4個翼下掛架可掛炸彈或火箭彈
通常帶19枚55毫米火箭彈
2顆750或500千克炸彈
若外掛副油箱時外部武器最多重 1000千克
蘇-9/-11“捕魚籠” Su-/9-11(Fishpot)
蘇-9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三角翼單座單發全天候截擊機。西方給綽號“捕魚籠”(Fishpot)。1953年開始研製,1954年首次飛行,1958年投產,1959年開始服役。蘇-11蘇-9的發展型,1969年蘇-15開始服役後,即停產。估計1988年仍在服役的蘇-9/-11僅數十架,將很快全部退役。蘇-9/-11有4種改型,即:原型,其特點為進氣口上面有錐形雷達天線罩初期生產型,裝P-7Ф加力渦噴發動機,帶4枚AA-1空-空飛彈;蘇-11,蘇-9的放大型,裝P-7Ф-1加力渦噴發動機,攜帶AA-3空-空飛彈教練型
外形尺寸
翼展(蘇-9) 7.9米
( 蘇-11) 8.43米
機長(蘇-9) 15.10米
( 蘇-11) 17.0米
機高 4.9米
機翼面積 39.50米2
機翼後掠角 57°
展弦比 2.32
重量及載荷
空重 907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 122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3600千克
燃油量 3100千克
裝一台P-7Ф-1 發動機,最大推力 68.6千牛(7000公斤)
加力推力 98千牛(10000公斤)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高度 11000米) M1.8
(高度 300米) 1160公里/小時
實用升限 17000米
最大爬升率 10800米/分
航程(帶副油箱) 1650公里
作戰半徑 580公里
起飛滑跑距離 1550米
機上裝РП-9У雷達,對中等尺寸目標的搜尋距離為 17~20公里
跟蹤距離9~10公里
可攜帶AA-1、AA-3空-空飛彈,不帶機炮 蘇-17/-20/-22“裝配匠”Su-17/20/22(Fitter)
蘇-17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變後掠翼單座戰鬥轟炸機,是由固定翼戰鬥轟炸機蘇-7發展而來的。1966年8月2日原型機首次試飛。蘇-17的原型機於1967年7月在莫斯科附近的多莫傑多沃機場首次公開展開,北約集團曾給予綽號“裝配匠”(Fitter)。生產型蘇-17C於1971年開始裝備前蘇聯空軍的前線航空兵。目前蘇-17除裝備前線航空兵之外,還裝備前蘇聯海軍航空兵。前華約組織的一些國家也裝備了這種飛機,此外還向前華約組織以外的國家出口,如埃及、伊拉克、利比亞、阿爾及利亞、秘魯和越南等國。目前蘇-17已從俄羅斯空軍退出現役。
蘇-17主要擔負空對地攻擊任務,在必要的時候能進行空戰。蘇-17現有以下型別:
蘇-17“裝配匠”B 蘇-17的原型機,是在蘇-7的基礎上個修改外翼段而成的,外翼段改成後掠角可調的活動翼,長4米。發動機沒有換,仍然保留AЛ-7Ф-1渦輪噴氣發動機。與蘇-7相比,其起落性能有所改善,但總的性能提高不大。
蘇-17“裝配匠”C 以“裝配匠”B為基礎的改型,是前蘇聯空軍主要的單座戰鬥轟炸機。該機改換了推力較大的AЛ-21Ф-3渦輪噴氣發動機。此外,換裝了性能較高的電子設備,增加了外掛架,後機身也稍微作了修改,武器載重能力和截擊能力提高了。與蘇-7相比,改善了起落性能,外掛能力增加了一倍左右,所需跑道長度不到蘇-7的一半,航程增加了30%左右。
蘇-17“裝配匠”D 1976年年底開始在前蘇聯空軍的前線航空兵部隊中服役,主要的改進有:前機身加長了0.25米,增加了機頭下電子艙,以裝都卜勒導航雷達,雷射測距儀裝在進氣道分流錐內。電子設備有CPД-5M雷達測距儀,紅外掃描設備和雷達告警接收機。該型裝AS-X-10光電制導飛彈。
蘇-17“裝配匠”E 串列雙座教練型,基本上與蘇-17“裝配匠”C相同,但機翼前面的整個機身稍下垂,以改善后座視界。左翼根機炮取消,背鰭加高,估計能額外裝載燃油。
蘇-17“裝配匠”G 雙座型,具有作戰能力,垂尾較窄且加高了,頂端平直;腹鰭較短,可拆卸;僅右側有機炮;裝有雷射尋的器。
蘇-17“裝配匠”H 與“裝配匠”G型對應的單座型,後開式座艙蓋後的背鰭加寬加高了,以改善氣動外形和增大載油量,腹鰭可拆卸。不帶外掛時最大速度為M2.17,海平面最大速度為M1.06。機翼外側掛副油箱和2000千克武器載重時,作戰半徑為(低-低-低)435公里,(高-高-高)675公里。
蘇-17“裝配匠”K 在1984年被確認的最新單座型,在前部背鰭上有一小的冷卻空氣進口。
蘇-20 是蘇-17的出口型。蘇-17在蘇聯服役不到兩年便開始向埃及出口。蘇-20與蘇-17一樣均裝AЛ-21Ф-3加力渦輪噴氣發動機,區別是設備標準降低了,如“警笛”3全向雷達告警器被換成作用範圍較小的“警笛”2。出口到阿爾及利亞、捷克和斯洛伐克、埃及、伊拉克、利比亞和波蘭。
蘇-22 是在蘇-20基礎上設備進一步簡化的出口型。1977年開始向秘魯出口,然後又銷售給利比亞、敘利亞。秘魯買了48架。蘇-22無導航設備,裝性能差一些的AA-2“環礁”空-空飛彈。秘魯空軍既把它用於對地攻擊,又用於空戰,但是該機推重比小,不帶外掛時推重比僅有0.8左右,故空戰性能不太好。
蘇-22“裝配匠”F 是蘇-17“裝配匠”D的出口型,機頭下的電子艙稍有修改。裝P-29B渦噴發動機,加力推力為112.8千牛(11500公斤)。後機身直徑加大,每側翼根可帶“環礁”空-空飛彈。向秘魯出口的飛機裝作用範圍較小的“警笛”2雷達告警器,基本上無導航功能,而敵我識別設備又與該國的SA-3地-空飛彈不兼容。
蘇-22“裝配匠”G 與蘇-17“裝配匠”G相應的出口型,裝P-29B發動機。
蘇-22“裝配匠”J 與蘇-17“裝配匠”H相似,內部載油量達6270升,背鰭角度更陡,出口利比亞。
動力裝置
蘇-17“裝配匠”B:1台留里卡(Lyulka)設計局AL-7F-1-250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9600公斤。
蘇-17“裝配匠”C:1台留里卡(Lyulka)設計局AL-21F-3渦輪噴氣發動機,推力11340公斤。
蘇-22:圖曼斯基(Tumansky) R-29B-300發動機。
武器(蘇-17“裝配匠”C)
武器掛架共有8個,其中2個專掛副油箱,其餘6個可掛總計4000千克的各類對地攻擊武器(如火箭發射巢、240毫米大直徑火箭彈、減速炸彈、AS-7黑牛空對飛彈等),機翼根部內裝2門30毫米NR-30機炮,各帶彈70發。
尺寸數據(蘇-17“裝配匠”C)
機長:18.76米
翼展:13.8米(機翼展開時)/ 10米(機翼收攏時)
機高:5米
機翼面積:40.1平方米
重量及載荷(蘇-17“裝配匠”C)
空重:10000公斤
標準載重:14000公斤
最大起飛重量:17700公斤
最大載荷:4500公斤
燃油:4550升(內部)/3200升(外部)
性能數據(蘇-17“裝配匠”C)
升限:18000米
最大平飛速度:2220公里/小時(11000米高空)
最大平飛速度:1285公里/小時(海平面)
初始爬升率:20535米/分鐘
標準航程:1260公里
轉場航程:2250公里
蘇-27說的太多了這裡就不介紹了
從蘇-27型第三代戰鬥機開始,前蘇聯就力求在技術上趕超世界先進水平並為以後的發展打基礎。蘇-27型家族有基本型、出口型和改進型等多種遠程截擊機,主要包括:蘇-27UB、蘇-30空中指揮與戰鬥機、蘇-32海軍對海偵察與攻擊機、蘇-34空海軍型殲擊與轟炸機、蘇-33艦載戰鬥機、蘇-35空海軍多用途戰鬥機和蘇-37最新型戰鬥機。
蘇-37型戰鬥機的亮相引人矚目。它由蘇-35型機改進而成,1996年4月試飛,同年8月完成第一階段50次飛行試驗,1997年完成第二階段50次飛行試驗後投入大批量生產。蘇-37型戰鬥機是多用途全天候戰鬥機,可攜帶14枚空射飛彈,最大載彈量5噸,能同時跟蹤24個目標。乘員1人,翼展14.7米,全長22.2米,機高6.4米,低空最大速度為1400公里/小時,高空最大速度250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為180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