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法可以分為四個部分: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所謂“譏諷”,就是在談話中讓對方談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然後揭露出對方談話中的自相矛盾,使對方承認自己對這一問題實際上一無所知。所謂“助產術”,就是用談話法幫助對方把知識回憶起來,就像助產婆幫助產婦產出嬰兒一樣。所謂“歸納”,是通過問答使對方的認識能逐步排除事物的個別的特殊的東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質的普遍的東西。從而得出事物的“定義”。這是一個從現象、個別到普遍、一般的過程。
這是一種要求學生和教師共同討論,互為激發,共同尋求正確答案的方法。它有助於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判斷和尋找正確答案。所以,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從這個意義上說,蘇格拉底最早提出了發現法。對西方教育教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蘇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條件:如受教育者須有探求真理的願望和熱情;受教育者必須就所討論的問題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教育的對象更適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相關詞條
-
蘇格拉底反詰法
蘇格拉底反詰法是一種質問的辯證法,廣泛地用在驗證主要道德觀念上。柏拉圖在蘇格拉底對話中首次描述這種辦法。因為這種反詰法,蘇格拉底被視為西方倫理道德哲學之父。
-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哲學家]
蘇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
個人簡介 生平經歷 教育思想 理論觀點 人物事件 -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Σωκράτης);英譯: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公民陪審員,他和他的學生柏拉...
-
蘇格拉底法則
蘇格拉底法則是指蘇格拉底和人討論有關問題時,常用詰問法。這種方法有下列的幾種特點:懷疑的,蘇格拉底認為一切知識,均從疑難中產生,愈求進步疑難愈多,疑難愈...
簡介 相關條目 -
《回憶蘇格拉底》
《回憶蘇格拉底》是色諾芬編著的作品,由商務印書館在2007年10月出版。本書是蘇格拉底的弟子色諾芬編寫的回憶錄,著重追述了蘇格拉底對政治、宗教和道德等問...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編輯推薦 後記 文摘 -
蘇格拉底問題
《蘇格拉底問題》,作者劉小楓、陳少明,由華夏出版社於2005年9月1日出版。由於前蘇格拉底哲學關注數字和運動,探究事物來自何處、去向何方,蘇格拉底是第一...
特色評論 本書目錄 -
巫師蘇格拉底
巫師蘇格拉底,作者,(法)格里馬爾迪,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7-3-1出版。
內容提要 編輯推薦 目錄 -
蘇格拉底式對話
“蘇格拉底式對話”是一種採用對談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觀念和思想的方法。蘇氏認為透過對話可使學生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使談論的課題清晰。尤其他認為只要一直更...
-
親愛的蘇格拉底
她是他最親愛的骨頭。他尋了十年,終於將她找回,而她已面目全非。 和她相遇的那一年,他的人生剛剛開始; 和她分離的那一年,他的人生驟然結束。 那一天,她說...
內容梗概 角色介紹 作品信息 編輯評價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