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獨墅湖高等教育區

蘇州獨墅湖高等教育區

蘇州獨墅湖高等教育區是江蘇省蘇州市發展高等教育,大力培養創新人才,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建設項目,是蘇州經濟強市和科技強市重大舉措。獨墅湖高教區位於蘇州工業園區南部,目標是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基地以及高科技成果研究轉化基地。 蘇州獨墅湖高教區位於蘇州城東獨墅湖畔,成立於2002年,規劃總面積約11平方公里,規劃總人口約20萬人,至2015年,擁有24入駐所院校,在校生達10萬人,其中在讀研究生約2.2萬名,教職工6000多人,近50%擁有高級職稱。 蘇州獨墅湖高等教育區的開發模式遵循“政府搭台、高校辦學、面向市場、後勤城市化、管理現代化”的基本方針,借鑑國外高等教育市鎮的成功經驗,採用基礎設施共享、校區相互開放融合的城市規劃方式開發建設。

建設背景

獨墅湖高教區外景 獨墅湖高教區外景

中新兩國領導人在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七周年(2002年)之際,提出“把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的新要求。

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第六次會議提出: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高科技產業基地;完善基礎設施和城區現代化功能,營造良好的投資、人居環境;構築科技人才新優勢,加大對人才的招聘、培養力度。

蘇州借鑑國內外高等教育辦學經驗,提高蘇州高等教育水平,實現經濟強市、科技興市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適應蘇州跨世紀發展的多學科、高層次、創新型研究生教育基地,蘇州獨墅湖高等教育區自成立以來,大膽創新人才培養與辦學理念,致力推進中外名校入駐進程,成為蘇州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項戰略性措施。

開發形式

開發模式

統一規劃 分期開發

政府搭台 高校辦學

運作市場化 後勤城市化

辦學形式

政府投入為主的辦學形式

聯合投入的合作辦學形式

地方與學校合作辦學形式

社會力量辦學形式

學校獨立自主辦學形式

機構設定

高校風采 高校風采

蘇州市政府成立蘇州獨墅湖高教區和蘇州國際教育園領導小組,下設"蘇州獨墅湖高教區建設指揮部",設"蘇州獨墅湖高教區管理辦公室"(設在園區管委會),為領導小組和指揮部的日常辦事機構。

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創立蘇州工業園區教育發展投資公司,在政府領導下,依託蘇州及蘇州工業園區強勢發展動力,以教育產業為基礎,科技發展為目標,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承擔蘇州獨墅湖高教區的規劃、建設、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招商引資和功能開發;為入駐的高等院校、研發機構及企業提供服務和公共管理;配合、支撐、帶動蘇州經濟的長遠發展,實現最終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入駐院校

學校名稱學校類別從屬關係
蘇州大學211工程獨墅湖校區
山東大學985工程、211工程蘇州研究生院
中國人民大學985工程、211工程
國際學院(蘇州研究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85工程、211工程蘇州研究院
華北電力大學211工程蘇州研究院
四川大學985工程、211工程蘇州研究院
武漢大學985工程、211工程蘇州研究院
東南大學985工程、211工程蘇州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學985工程、211工程蘇州研究院
南京大學985工程、211工程蘇州研究生院
新加坡國立大學國外知名高校蘇州研究院
西交利物浦大學中外聯合辦學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高等職業院校
蘇州百年職業學院高等職業院校、全國第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中外辦學高職院校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高等職業院校
蘇州高博軟體技術職業學院 高等職業院校 東校區
蘇州評彈學校省級職業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 省級職業學校

發展方向

發展戰略

科研發展戰略

與蘇州市及工業園區主導產業緊密結合,優先引進與信息技術、電子工程、精密機械、生物工程、醫學製藥等相關的高等教育、科研機構。

產業發展戰略

重視教育產業化發展的趨勢,發揮教育與高新技術產業、文化產業、旅遊服務業等聯合發展的帶動效應,實現多元化的產業發展。

空間發展策略

對硬體資源進行分級配置,在空間上將整個獨墅湖高教區分配為城市綜合開發區和教育區,利用交通幹道滾動發展,推進城市空間的形成。

發展目標

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水準的高等教育資源集聚地。

具備儲備和培養高素質複合型創新人才的兩大功能。

成為蘇州的高科技人才、高等教育資源和高校科技研發等三個中心。

成為融學、研、產、住四位於一體的現代化區域。

成為探索和發展我國高等教育,進行多種辦學體制、多種辦學形式、多種運行機制、多種資金投入以及多種培養模式的實驗基地。

地理位置

獨墅湖高教區位於 蘇州工業園區南部,東部和南部為規劃的城市幹道,西臨獨墅湖,北部的新機場路為規劃的城市快速路,其東北角,新機場路北側為規劃城市交通樞紐,有城市捷運通過,可直達上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