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加明

此時,蘇加明在德化開歷史先河創辦第一家醫院,用現代科學文明給山區人民帶來福音,轟動了德化城鄉。 蘇加明率先接受現代科學文明,在德化首辦醫院,用西醫藥學為人治病。 蘇加明的醫術醫德,在社會上孚有眾望,曾二任德化縣商會會長。

蘇加明(1894~1931)諱金思。福建德化城關寶美人。德化有史以來第一家醫院創辦者,民國初年德化名醫生。
蘇加明生於清光緒廿年農曆八月廿五日。父蘇學廉(1860~?),諱亨鉑,當地富戶,思想開朗,頗有見地。加明自幼聰明過人,學齡時期,學廉特聘宿儒為其啟蒙,後送人永春縣華美學堂(基督教會辦,後改稱崇實學校),在學期間學業優秀。畢業後,選送入基督教會辦的某西醫學堂及其附屬醫院攻讀醫學,獲馬士敦醫生、教授鍾愛,成為他的得意門生,得到他的精心教導、傳授。畢業時,以優異成績獲第一名醫學士,其畢業獎品鏡匾至今猶存。
民國初年,蘇加明學成畢業,據傳先於惠安縣辦診所。未幾又獲其恩師馬醫生的關懷鼓勵與資助,返回德化擇址於城關稅館尾(習呼西館尾,今德新街西段北側農行大樓東側),新建土木結構三至四層樓房一幢,總面積600多平方米,創辦“加明醫院”,自任醫生,掛牌執業,為人治病。醫院初辦,設備簡陋,人手不足。蘇加明醫生兼數科於一身,既負責內科,又負責外科、皮膚性病科、兒科與婦產科等。他以當時最先進的器械聽診器等設備及傳統的望聞問切臨床經驗,診斷各種病症,對症下藥,治癒廣大患者的各種病症。醫院設藥房、診室、化驗室外,裝修有玻璃牆小手術室,以為胃腸患者手術,為腫瘤患者切除腫瘤,為難產產婦做剖宮產,以及腹水抽水、導尿等。又設有病床,重病與遠途病人可以住院治療。其後隨著業務擴大,於院部大樓東側另蓋二層病房一座,聘請謝貴肯、蘇景泰等為幫手,負責藥房、護理、雜役等事務;又培養他的夫人黃捷英(1895~1961,水口湖坂人)學會新法助產接生,代他出診,增加人手。後來蘇加明去世,黃捷英的接生工作仍堅持延續,1951年參加醫務工作者協會,一直從事至終老。其嗣子蘇健民(1907~1945年,字長康,原姓羅,雷峰蓋雲岐人人嗣)長成後,作為主要助手參與醫務,使醫院越辦越起色(健民後亦從醫以終)。清末民初,社會動盪,兵荒馬亂,地方不靖,經濟崩潰,民不聊生,病疫流行,城鄉缺醫少藥,山區文化落後,科學訊息閉塞,人民民眾依賴封建迷信求神拜佛等傳統陋習治病而誤醫喪命者比比皆是。此時,蘇加明在德化開歷史先河創辦第一家醫院,用現代科學文明給山區人民帶來福音,轟動了德化城鄉。為擴大宣傳影響,其辦院廣告還印發城鄉各地人家廣為張貼。當時印發到雷峰埔頭等地人家張貼的廣告,至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部分尚存於民宅壁間。而他本人,隨其醫術的不斷提高,成為民國初年德化譽馳遐邇的名醫。
蘇加明醫德高尚,從醫態度嚴謹,具有鑽研精神。在當時西醫科學尚不甚發達,種類有限的西藥難於適應臨床需要情況下,他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因地因時制宜,另闢蹊徑,吸取祖國傳統醫藥精華,自學中醫草藥,廣為蒐集研究民間驗方、秘方、單方,用中草藥研配製成各種劑方、劑型成藥,或青草方劑,根據各種病症需要,採用西藥或中藥或中西藥結合施治,提高療效。他對投醫的患者,不論地域、親疏、貧富、貴賤一視同仁,本著“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濟世”之宗旨,皆認真診治。對貧困病者,常義診施藥,給予優費減免以至全免,受到患者、社會大眾之稱譽。他的醫術醫德獲得社會各階層的肯定,遠近聞名,“仙手妙術”、“華佗再世”、“藥到病除”、“妙手回春”等匾額掛滿廳堂。其中商界團體贈匾曰“澤普龍潯”,教育界贈匾曰“譽滿杏林”,德邑鄉紳贈匾曰“德高望重”,賜安堂團體贈匾日“亦良相”、落款尊稱他為:“大國手”。這些匾額,惜於“文革”中被毀,僅留賜安堂團體所贈一方,由他的次孫蘇佳舜(1933年生,曾任德化縣司法局局長退休)珍存。
蘇加明率先接受現代科學文明,在德化首辦醫院,用西醫藥學為人治病。後來,德化城關相繼有張睦敬、孫開顯、陳添義等西醫診所之出現,民國26年(1937)創辦公立德化縣衛生院,民國34年(1945)又辦有惠德醫院;以至現在縣中、西醫院,鄉(鎮)衛生院,村醫療站等醫療機構遍布城鄉,山區人民逐步接受科學文明,普遍提高了科學知識水平,改變了山區歷史上治病“靠”鬼神、巫醫等傳統陋習(過去城鄉中醫人員奇缺,疾患請醫生治病者只是極少數),使廣大患者免死於非命,大大提高了國民的壽命期限。
蘇加明的醫術醫德,在社會上孚有眾望,曾二任德化縣商會會長。民國19年(1930)秋,閩南軍閥陳國輝(福建南安人)攻占德化縣城,蘇加明遭綁架,家被抄劫,關押多時放回後,忿懣抑鬱成疾,於民國20年農曆3月初6日辭世,英年3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