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發生軍事政變

這次政變的導火線,是人民民眾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和罷工。 觀察家們認為,蘇丹的發生政變,還有其深刻的政治、經濟和歷史原因。 蘇丹1985年實行的國內政策也是導致人民反對現政府的重要原因。

1985年4月6日 蘇丹發生軍事政變
1985年4月6日,蘇丹國防部長兼武裝部隊總司令達哈卜宣布軍隊接管了政權,解除了尼邁里的總統職務。政變後,武裝部隊紛紛致電達哈卜表示支持,人民走上街頭歡呼政變成功。
這次政變的導火線,是人民民眾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和罷工。3月28日尼邁里前往美國訪問的當天,由於國內基本食品漲價引起民眾不滿,開始示威遊行,並與軍政府發生衝突。人民的抗議示威浪潮一浪高於一浪,全國形勢日趨緊張。4月3日起又接連爆發全國總罷工,罷工人數達兩萬人左右,蘇丹與外界隔絕,空中交通和電話、電訊聯繫全部中斷,反對政府的呼聲遍及全國。軍方鑒於局勢的不斷惡化宣布接管政權,並“將暫時繼續掌權”。
觀察家們認為,蘇丹的發生政變,還有其深刻的政治、經濟和歷史原因。近年來,蘇丹政府管理不善,計畫不當,又倉促實行經濟改革,使市場蕭條,汽油奇缺,其它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也很緊張。最近又採取貨幣貶值和取消對麵包、汽油以及其它基本生活品的物價補貼,導致物價上漲,更引起廣大民眾的強烈不滿。
造成經濟惡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蘇丹連續四年遭受旱災,農業大量減產,目前災民已達175萬人。
蘇丹1985年實行的國內政策也是導致人民反對現政府的重要原因。1983年7月,尼邁里為加強對南部的統治,把南部分成三個地區;9月尼邁里又宣布在全國實行伊斯蘭法,取締酒類的生產和出售以及一些娛樂活動,這都大大加深了南北之間的種族、宗教和語言方面的分歧和對立。南部人民絕大多數是基督教徒,普遍把這些措施看作是政府對南方的歧視,南部反政府武裝活動隨之更趨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