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草帖

藥草帖

《藥草帖》《十七帖》叢帖第二十五通尺牘。草書,2行,10字。為王羲之詢問友人是否需要藥草的簡函,可見朋友間除問候致意外,還互相寄送所需物品。

法帖簡介

【名稱】藥草帖 
藥草帖藥草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時代】東晉
【材質】紙本墨拓
【規格】2行,10字
《十七帖》叢帖第二十五通尺牘。《右軍書記》有錄文。

法帖釋文

釋文
彼所須此藥草,可示,當致。

大意

您(王羲之的好友周撫)那裡(蜀地)若須要我這裡的藥草,可以告訴我,我當設法幫您弄到。

釋義

東晉貴族與藥的關係甚為密切,藥有藥石、藥草之分,為了延長性命,他們服五石散,服食失當,產生病痛,又須藥草醫治。並且相互之間,亦通有無。甚至不辭艱辛,跋山涉水,采尋奇藥異草。

相關閱讀

王羲之在服食與服丹的同時,就要服用各類藥草,以抵止副作用的產生。這類藥草,在尺牘中也有具體的記載,如旃罽帖、胡桃帖、藥草帖、來禽帖(以上《十七帖》)、狼毒帖、黃甘帖所提及的旃罽、胡桃、青李、密柑、蘋果、菊、狼毒、櫻桃、來禽、日給藤等藥草。羲之即要在山中尋找藥草,又要在自己的園子裡種植藥草。《十七帖》二十九通幾乎是“蜀地之書”,通過居於巴蜀的周撫寄送藥草。為了取得身體的活力,滋養強壯劑,他晚年居剡主要的精力聚集於養生之事上。《法書要錄》所收王羲之尺牘凡465通,言及書法者僅一條:“君學書有意,今相與草書一卷”,即是證明。

書法欣賞

《藥草帖》作為《十七帖》叢帖的一種,它的風格也體現了《十七帖》的整體面貌。《十七帖》的用筆特點主要表現為一種不激不厲的平和狀態,筆畫的提按轉折交代得十分明確,點畫穩定、紮實。加之刻本的原因,更是增加了其古樸的質感。正如《湛園書論》所說的“點畫拖曳之間,若斷若續,而鋒棱宛然,真意不失,此為至精至妙。”《十七帖》結字溫文爾雅,從容瀟灑,沒有過度的誇張、強調、衝突,而是以理性的架構為主,從而表達出一種蘊藉、含蓄的文人氣質。單字以獨立的形式為主,連帶不多,而氣勢貫通暢達,主要靠體勢上的“暗連”,上下字之間的大小、方圓、長短、欹側,默契配合,生動自然,不著痕跡,“狀若斷而還連”——這也是一種深層次、高境界、以內涵為主而非形式至上的行氣特徵(或曰章法模式)。

關於十七帖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
01、郗司馬帖;02、逸民帖;03、龍保帖;04、絲布衣帖;05、積雪凝寒帖;06、服
東晉貴族東晉貴族
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處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鹽井帖;15、遠宦帖(省別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嚴君平帖;18、胡母帖;19、兒女帖;20、譙周帖;21、漢時講堂帖;22、諸從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藥草帖;26、來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此目錄主要依據孔氏岳雪樓本《十七帖》,藏香港中文大學。此本為“僧權”全本,摹刻於南朝梁內府所藏原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