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帖

七十帖

《七十帖》為《十七帖》叢帖第十一通尺牘。草書,9行,82字。在《七十帖》中,王羲之敘及自己已屆“年垂耳順”,並對自己的身體表現出擔憂的情緒,並希望一游汶嶺。

《七十帖》多種拓本 《七十帖》多種拓本

法帖簡介

【名稱】七十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時代】東晉

【材質】紙本墨拓

【規格】9行,82字

褚遂良《右軍書記》無錄文。《宣和書譜》王羲之草書有此帖目,北宋時有墨跡本傳世。《淳化閣帖》、《大觀帖》、《二王帖》、《寶晉齋法帖》均收刻。

法帖釋文

釋文

《岷山叢中》 《岷山叢中》

足下今年政七十耶?知體氣常佳,此大慶也。想復勤加頤養。吾年垂耳順,推之人理,得爾以為厚幸,但恐前路轉欲逼耳,以爾要欲一游目汶領,非復常言。足下但當保護,以俟此期。勿謂虛言,得果此緣,一段奇事也。

大意

足下今年剛好七十歲吧?知道你身體很健康,這是大可慶幸的事。推想你會勤加保養。我即將六十歲了,按照一般的人生規律,能活到這個年紀也不容易,算是我的大幸。但擔心往後的身體變壞,可能會窘局難堪。正是這個原因,我想近快到你蜀地,一游汶嶺。這不是隨便說一說的,足下你儘管多加保養身體,等著我來游的這一天。不要以為是虛言,如果能完成我們這一計畫,可以說是當今的一段奇事了。

註解

“政七十”之“政”字為“正”,王羲之祖父名正,晉人避家諱甚嚴,故王羲之尺牘中凡遇“正”字均改寫為“政”,而“正月”則改寫為“初月”。汶領即今之岷山,晉時在汶山縣境。汶山縣在今成都北面。而峨眉則在成都南面,都是當時益州境內的名山。

書法賞析

和諧中求違拗

“和”就是和諧,就是統一;“違”就是違拗,就是變化。孫過庭有一句名言:“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即是說,要在和諧中求違拗,統一中求變化。它不僅適合於楷書和行書的章法,更適合草書的章法。所謂“和諧中求違拗”,就是善於把章法中互相矛盾的因素統一起來。如《七十帖》中,“足”字輕,“今”字重;“耶”字柔,“知”字剛;“也”字直,“想”字曲;“垂”字肥,“推”字瘦;“但”字方,“轉”字圓;“爾”字疏,“要”字密。輕重、剛柔、曲直、肥瘦、方圓、疏密本是截然相反的,王羲之卻把它們統一於一篇草書之中,和諧而不紊亂,豐富而不單調。

統一中求變化

所謂“統一中求變化”,就是在風格一致的條件下把相同的字、相同的單體乃至相同的筆畫千變萬化,以避免過度的重複引起人們感官的厭倦。如《七十帖》中“下”字三點有呼有應,“佳”字四橫有伸有縮,“順”字三豎有粗有細,“路”字兩撇有藏有露;兩個“但”字前小後大,兩個“常”字前欹後正,兩個“耳”字前短後長,兩個“也”字前重後輕。真是“字字異性,行行殊致”,“眾巧百態,無盡不奇”。

年代考證

考證一

清包世臣在《藝舟雙楫》所附《十七帖疏證》:“右軍祖名正,故諱作政。撫以太寧二年自歸,至興寧三年卒於益州,歷四十三年。前在敦所,已洊歷顯職,史雖不言其壽數,大都七十餘矣。”

考證二

黃君《〈十七帖〉研究》:“王羲之比周撫小十一歲,周撫70周歲應為公元361年即昇平五年,這一年羲之59歲,正是‘年垂耳順’的時候。”所以可以肯定《七十帖》)當是361年即羲之逝世當年所寫。

考證三

王羲之得年五十九,帖中稱“吾年垂耳順”,則此帖寫於羲之卒年。清代魯一同根據《七十帖》所言,將帖文作為斷定王羲之生卒年的證據。魯一同參考周撫卒於365年(興寧三年),從而斷定王羲之卒年不晚於365年。又由此上推五十九年,遂將王羲之生年定為307年(永嘉元年)。其實,周撫雖卒於365年,但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一年周撫正七十歲,周撫得年史乘又失載。《七十帖》所說兩人的年齡,只能說明兩人的年齡之差是十一歲左右。由此可知周撫的得年是七十四歲。再者,可知《七十帖》寫於王羲之五十九歲許。

相關閱讀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

01、郗司馬帖;02、逸民帖;03、龍保帖;04、絲布衣帖;05、積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處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鹽井帖;15、遠宦帖(省別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嚴君平帖;18、胡母帖;19、兒女帖;20、譙周帖;21、漢時講堂帖;22、諸從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藥草帖;26、來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錄主要依據收藏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孔氏岳雪樓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樓本為“僧權”全本,摹刻於南朝梁內府所藏原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