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稱
藥物性紫癜
疾病概述
阿斯匹林、消炎痛、別嘌呤醇、重金屬鹽、吩噻嗪類、磺胺藥、青黴素、奎寧及香豆類等藥物均可引起皮膚紫癜,停藥後自動消失。發病機理除藥物性免疫複合物損傷小血管,使血管脆性增加外,部分與藥物抑制血小板生成,藥物性抗體使血小板破壞增加及藥物干擾血小板功能有關。
疾病分類
老年病科
疾病描述
多種藥物能引起全身性紫癜而不伴血小板質或量的異常,如碘化物、奎寧、普魯卡因等。其中部分藥物也可通過免疫機制導致血小板減少。如奎寧、阿司匹林、磺胺等。
症狀體徵
紫癜僅表現為四肢皮膚瘀點或瘀斑,一般不伴其他異常出血。可伴有出血時間延長和束臂試驗陽性,血小板數一般正常。
病理生理
藥物性血管性紫癜的發生機制可能是通過自身免疫反應使血管內皮受損,但未能證實自身抗體的存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藥物影響血小板膜花生四烯酸代謝,抑制環氧化酶活性,使TXA2合成減少,以至血小板聚集性和血管收縮性下降,並同時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血小板釋放反應,儲量低下的老年人尤易引起異常出血。
治療方案
停藥後紫癜可自行消失,呈良性經過。勿需特別處理。
用藥安全
藥物過敏性紫癜的發生一般是由於變態反應所引起的,疫苗具有抗原性,其自身或雜質作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臨床套用時應謹防藥物過敏性紫癜的發生。
藥物過敏性紫癜多見於兒童,臨床上常見症狀為皮膚紫癜,皮疹高出皮膚,初為鮮紅色,繼之為暗紅色,亦可伴有蕁麻疹和血管神經性水腫。
藥物過敏性紫癜目前尚無特殊治療方法,停用致病藥物是最好的治療,停藥後避免食用魚、蝦、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並多飲水,促進毒性物質的排出,大多數患者停藥後不需任何特殊治療即可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