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歌類型
藏歌的演唱風格因其所處的地理環境、語言、文化背景、勞動條件、年代等而各有差異。藏歌可分為三大類——古典宮廷樂歌、寺院宗教詠經調和民歌系列。1、古典宮廷樂歌
古典宮廷樂歌,亦稱“噶嚕”,是自五世達賴以來宮廷中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專門為達賴、班禪等宮廷貴族服務的,主要是在宮廷宴會、迎賓場合、慶典儀式上為達官貴人表演的歌舞。這種歌舞的表演者多為來自富家的男童(噶爾珠巴),而不得有女性參加。因此,只有噶嚕才能算是典型的藏族宮廷樂歌。
2、寺廟宗教詠經調
在西藏,每個村莊都有大小不同的寺廟,每當逢年過節,人們都到寺廟燒香拜佛,祈禱祝福,為看到一年一度的“羌姆”感到心滿意足。
羌姆是藏族佛教各派僧眾在自己的寺廟中表演的一種儀式隆重,場面宏偉,融詠經、音樂、舞蹈為一體的寺廟藝術。它的主要內容是詠經、祭祀、驅鬼、跳神、迎新辭舊,在歌頌宗教的歌曲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寺廟喇嘛編寫的。它的主要伴奏形式是“鼓”、“鈸”兩種,有時加進兩隻長筒號,沒有音符,但其豐富多彩的節奏與變化無窮的鼓點極富規律性。在鼓和鈸交替出現的千變萬化的節奏中,使人感到宗教的尊嚴,大自然的壯美,人間的喜怒哀樂,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3、民歌系列
在藏族音樂寶庫中,民歌占有重要地位。藏族民歌可謂是浩如煙海,豐富多彩,東西南北獨具特色,風格各異。藏民族歷史悠久,在他們中間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民間音樂和優美動人的民間舞蹈,“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娛的一種獨特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無論是在勞動之餘,節日、聚會之上,豐收之後,只要有一小塊空地,或草壩上,或園林中,或打麥場上,到處可見男女老少同歌共舞的場面,以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情感,對美好生活的想往,對愛情的追求,那真是名符其實的“歌的海洋”、“舞的世界”。
藏歌鏇律
噶嚕的主要伴奏形式是絲竹樂隊,並由幾組高低兩種音高不同的達瑪鼓和兩隻藏式嗩吶組成。它的主要表演形式是童聲合唱、齊唱及男童舞蹈等,“噶嚕的音樂雖然來自民間,然而,由於多年運用於宮廷,民間音樂那種活潑、歡快的氣氛已不復見了,顯得平穩、和諧、高雅,很少波瀾起伏”。噶嚕的內容嚴肅,曲調規整,給人以端莊肅穆之感。朗瑪諧也是宮廷樂歌。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由於其華麗高雅的表演和演唱,而實際上達賴、班禪並不看朗瑪諧,因為這是由女性表演的;另一種觀點認為,朗瑪諧來源於民間,屬於民間歌舞。而我認為,朗瑪諧雖不屬宮廷歌舞,但也應屬於上層社會的藝術品種,因舊時的觀賞者主要是達官貴人、大商人等,而且,這種表演形式同西藏民間歌舞有著很大的甚至是本質的區別。
在宗教音樂中,最富有鏇律性要數僧人們的朗朗詠經調了。任繼愈主編的《中國佛教史》中指出:凡是“歌詠法言,皆稱為‘唄’(即佛教徒念經的聲音),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唄’。‘梵唄’則是根據佛經所作的謁項,也供歌詠之用,大都註上音韻,用這種形式傳教,普及佛教教義,容易吸引民眾”。據以上所述,表明佛教徒詠經聲能形成梵唄之音(即音律之意),在發聲方法上是有一定科學性的,下面就“翁則”(即領詠者)的發聲特點做一簡析:詠經時一般是由一僧人領詠,眾僧齊詠,它一般以7~9字為一節,音調平緩,翁則有著渾厚的男低音,領詠數小時嗓子不啞,並有很強的穿透力,在很遠的地方都清晰可聞。當問到一位翁則的發聲秘決時,他講到:“喉嚨像有個嘴,咬字時低而深,讓聲音從後面進入頭腔,從眉心飛出”。
民歌
在藏族音樂寶庫中,民歌占有重要地位。藏族民歌可謂是浩如煙海,豐富多彩,東西南北獨具特色,風格各異。藏民族歷史悠久,在他們中間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民間音樂和優美動人的民間舞蹈,“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娛的一種獨特的民間歌舞藝術形式。無論是在勞動之餘,節日、聚會之上,豐收之後,只要有一小塊空地,或草壩上,或園林中,或打麥場上,到處可見男女老少同歌共舞的場面,以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情感,對美好生活的想往,對愛情的追求,那真是名符其實的“歌的海洋”、“舞的世界”。由於西藏、青海、四川等藏區地域遼闊,方言各異,民族風格獨具特色,但又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爭奇鬥豔。單就民歌來講,種類繁多,按藏區可劃分為四大類:
1、東部地區以昌都的鍋莊、弦子為主。鍋在也稱“卓”(即舞的意思),它由最古老的一種宗教祈禱形式逐漸發展演變而來,並形成了今天的這種邊歌邊舞的對歌形式。它的特點是:“頓足為節、連臂踏歌”。舞蹈動作粗擴豪邁,英勃剛健,曲調強弱分明,剛勁有力,演唱時要精神飽滿,咬字鏗鏘有力,隨著舞步的節奏加快,聲音要漸強漸快,直達高潮。
弦子亦稱“康諧”,它與鍋莊音樂雖同在一個地區,但一個粗擴,一個俊雅。弦子舞步悠緩抒展,歌曲音樂悠揚婉轉,演唱要求聲音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保持聲音的平穩和連續性,“托腔時二胡經常用一個小三度、大二度或小二度的裝飾音的律動伴奏,歌唱者一般不唱出這種伴奏的裝飾音。弦子要求唱的委婉抒情,故歌者常用一些滑音增強鏇律連綿不斷的意境”,它的最大特點是邊歌邊舞。
2、南部地區以山南“果諧”(即圓圈歌舞)為代表,在演唱風格上,以樸實、激情奔放為主。果諧的曲調短小,簡潔明快,鏇律上的最大特點是快歌舞為慢歌舞的壓縮,反差很大,映照出熱烈的情緒和鮮明的色彩。音域不寬,大都為五度至八度,也是一種邊跳邊唱的民間自娛歌舞形式。果諧的最大特點是:在慢歌與快歌之間還要加一段口白朗誦,使歌曲更加風趣幽默。聲音要求剛勁有力,突出重音,踏地為節,強音落在右腳上,要顯示出藏南谷地農民豪放的性格。
3、西部日喀則地區以“堆諧”(西藏阿里地區稱“堆”,“諧”為歌的意思)聞名,最早是從阿里地區傳到後藏的。大部分堆諧只有一個慢板和快板以及加上舞蹈動作,就算是一首完整的歌曲了。從鏇律上看,它的起伏不大,這就要求演唱者要保持它特有的“平穩而婉轉”的音調。一般是大家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隨著舒緩的音調,踏著優美的舞步,盡情地抒發自己對家鄉,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歌曲中的襯詞(喇呢)要用喉頭控制,這也就是堆諧歌曲的演唱風格與特點。
4、北部那曲地區以山歌為主。那曲地區地域遼闊,一望無邊的草原鑄就了牧民們的豪爽性格。山歌亦稱“魯”,它分為牧歌和農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那曲山歌了。由於唱山歌多在草原曠野之中,歌唱者能自由地抒發內心的情緒,因此,山歌的特點一般是節奏相當自由,音調高亢悠長,鏇律音程往往跳動很大,拖腔很長,演唱者觸景生情,可根據自己的情感加添裝飾音,多用散板,曲調上下大跳音較多,“演唱時常用真假聲交替及爆破音以增添鄉土氣息與草原的意境”,⑦使人在自然中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讓人得到最大的滿足和快樂。聲音要求自然、明亮,要靠前唱,儘量使聲音發直,但要有很深的氣息支持,不能抖動,有一瀉千里之感。一般伴奏上就用一隻笛子和演唱者前呼後應,自行銜接,融為一體。
民歌特點
藏族民歌的主要特點是活躍熱烈、樸實和抒情優美。聲音要求首先要自然流暢,在風格較強的歌曲中,偶爾出現用喉頭控制聲音的情況。這種唱法在民間稱“枕固”,其意是說嗓子的拐彎處,是特殊的聲樂裝飾技巧。如朗瑪、藏戲唱腔中均使用枕固這種技法,主要是強調風格上的色彩變化,這也是和它的民族語言分不開的,藏語中有緊舌音,是和漢語有區別的。如果我們用國語演唱藏族歌曲,首先要掌握它的音樂特點屬那種風格的歌曲。一般都是以拉薩民歌為主,從語言上講,藏語以拉薩話為主,拉薩音樂同樣有代表性,也最易掌握。如《達嘎拉》、《桑吉卓瑪》等一些優秀歌曲,是最有特點的拉薩民歌。唱這種歌曲,聲音要明亮、抒展、自然,不能有任何撐、堵、壓、擠的感覺,氣息要非常流暢,不能用喉頭控制聲音,因拉薩民歌是區別於朗瑪與藏戲唱法的。鏇律區別
朗瑪諧與噶嚕在鏇律上不同,可是這兩種藝術形式在音樂結構、曲調發展、調式上卻是那么相似,二者調式均屬商調式(中國民族五聲調式名稱),鏇律音行幾乎如出一轍,只是朗瑪諧有它固定的伴奏形式(必須在扎年琴等六種樂器的伴奏下,才能進行朗瑪的器樂合奏、女聲獨唱、重唱及舞蹈表演),其特點是歌先舞后。而噶嚕的最大的特點是歌舞分家,舞者身背達瑪鼓,邊打邊跳,歌者只唱不跳,其形式單調,沒有大的起伏,對比不鮮明。朗瑪歌曲的抒情風格和優美細膩的情調,與一般藏族民歌的歡樂、熱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的主要特點是唱完一首慢歌后,單獨跳一種節奏稍快的舞蹈,演唱者偶爾有作揖、敬禮等很小的舞蹈動作,顯得非常優美協調。在歌唱方法上,薩迦班智達在其《樂論》中把朗瑪曲調中的輕、重、緩、爭分為四種表現形式:(1)“揚升”像如意神樹平直上升;(2)“轉折”似開花的紫藤揚起後下鏇;(3)“變化”猶如水中月影在不時顫動;(4)“盤鏇”似河水流淌一般低而平緩,並強調“在詞處,就得把詞兒吐清晰。對於運腔,以調把它托明朗,若此二者合得妙,合後各自又得以清晰”;(5)這就要求演唱者把朗瑪中(哈、啊、喔)三個基本運腔、字母結合到歌曲中,在強音拍上,儘量使詞得以清晰;在弱拍處,反覆用這三個運腔字來托音。不但朗瑪諧和噶嚕是一致的,而且,諧欽(大調)、搭通(短調)、藏戲都有著這樣一種共同的歌唱特點。
演唱朗瑪的聲音要求自然流暢,要用丹田控制聲音的抖動,儘量做到使聲音靠前,感覺聲音從喉的底部發出,一般兩樂句換一口氣,保持聲音和氣息的連續性和音樂的完整性。噶嚕和朗瑪諧的外來痕跡很重,有古波斯和拉達克地區的影響,也有內地南方絲竹樂的影響,而當時與外界發生橫向交流的主要是達官貴人和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