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藏族生活在我國西部甘、青、川、滇等地,是一個強悍和有著豐富歷史文化傳統的民族。據《漢藏史籍》記載,公元1世紀前後至貢贊普時期,刀劍、鐵甲製造業開始在西藏出現。當時有因打刀而出名的“眯縫眼九兄弟”,藏語稱為“古司”,“古”就是“九”的意思,“司”即指“眯縫眼”,他們所造的刀劍因此也稱為“古司”。當時芒康地方制鐵鎧甲的工藝曾興盛一時,據說貢贊普穿的鎧甲就是在該地製做的。《唐書•吐蕃傳》中曾談到西藏造的鎧甲除了雙眼部位以外,身體各部位都鑲有鐵片,縱然利箭快刀也很難穿透。公元7世紀初期,唐朝已經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政權,結束了魏晉南北朝混亂分裂的局面。此時在西藏高原,藏族歷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松贊乾布繼承其父朗日倫贊的遺願,以卓越的政治遠見和軍事才能,力圖實現西藏統一大業。公元 630年前後,松贊乾布繼承贊普王位,政治中心遷往拉薩,建立了西藏歷史上的第一個統一政權——吐蕃王朝。
松贊乾布在位時期,正是唐朝貞觀年間。唐朝高度發達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引起吐蕃王室的極大興趣,因此松贊乾布十分重視與唐朝的往來,吸取唐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文化成果。他極力與唐朝修好,先後兩次派遣大臣赴唐請婚。文成公主入藏時,唐王除陪嫁大量珍寶外,還以典籍300種、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及大量工匠作為嫁妝,其中也包括冶鍊師和刀劍工匠。這些工匠帶來的先進技術,對吐蕃冷兵器製造業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吐蕃王朝滅亡後,西藏長期處於分裂和內戰的局面。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後,散居在各地的藏族部落和地方割據勢力,先後與宋建立了朝貢、聯盟及貿易關係。從宋代到清代,西藏與中原地區一直保持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密切聯繫。
藏族冷兵器是在盛唐的影響之下奠定其基本形制的。從藏族長矛來看,其造型大多脫胎於魏晉和唐,後期又受到宋和明的影響。由於藏族後來沒有和中原地區發生大的戰爭衝突,也未受到強敵入侵,在兵器形制上並沒有受到太多的外來影響,基本保持了上古時期冷兵器的原始風韻。
形制特點
周瑋先生所著《中國古兵器史稿》中談到:“邊疆各族長兵器大都為標槍式長槍,或名梭標。槍尖尖銳,與桿混為一體,桿無纓絡,尾無(金屬制矛尾)或有尖,則系西康以至青海一帶廓落克‘番子’乘馬之長槍也,至於西藏族之長槍或矛,則形制有異,其桿較短,長不及丈,上端纏以銅絲或藤條,刃形則體寬上銳如小劍或匕首形,纓絡即輟於刃(槍頭)之下端近處,蓋與西南民族之長槍迥異也。”矛是藏族冷兵器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一個藏族武士所佩帶的全套裝備中即包括藏刀、長矛、弓箭、盔甲和護心鏡等。長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武器,矛頭和矛鐏都是尖銳的殺傷性武器,不論是馬戰還是步戰都具有很大的殺傷力。藏矛同樣分成馬戰矛和步戰矛。步戰矛注重小範圍的突刺和拼殺,外形短粗結實,部分地區的步戰矛甚至沒有矛鐏,其全長一般不超過1.8m,短的只有1.5m,不過也有較長的步戰矛,那就是在攻城和陣前拒敵時使用的全長超過3m的超長矛;騎馬作戰中使用的長矛需要左突右刺,要求靈活輕便,因此馬戰矛外形纖細,一般全長在1.8m~2.5m之間。
藏語中“矛”寫作“”(發音為“龍”),其形制主要分為5大類:
(1)雙血槽矛
雙血槽矛矛頭中間起脊線,矛頭兩面均有雙道血槽,並在矛尖處會聚,血槽橫截面呈“W”形。矛頭一般長30cm~40cm,最寬處3cm~4cm。整個矛頭均呈現出優美的弧線形,造型流暢,充滿上古兵器的美感。作為其主要特徵的4道血槽既減輕了矛身質量,又可以增強矛身強度,同時還加大了殺傷效果。
矛頭尾部一邊有1個或者2個大型飛刃,長1cm~2cm,在實際戰鬥中可以產生強烈的附帶殺傷效果,其形制和宋《武經總要》中描繪的宋槍相當接近。
矛頭和套筒之間的部分稱為矛莖,一般長20cm左右。矛莖上加工有飛刺,製作方法是先將矛莖打成四棱狀,再用工具在各稜角上以45°角上下削出倒刺,整個矛桿上共削出8個,一般上下2排飛刺之間相距1cm左右,飛刺之間有時候還會雕刻一些特殊花紋。矛桿上一般有一個突起的寶相節。從現存的出土實物來看,寶相節這種矛節形式在魏晉時期的中原地區就已經存在了。另外需要說明的是,西藏各地區矛節的做法和裝飾都各不相同,很有地域特點,有的做成精美的繞繩外形,有的則是簡單樸實的刻花球體,有些地區的矛節甚至做成鼓形。
矛莖下是連線矛桿的套筒,內徑2cm~3.5cm不等。所有藏矛的套筒都是先將矛莖尾部鍛造成扇形鐵片,然後捲成圓錐形,合縫部分用縮緊環固定,有些工藝較精緻的用銅焊緊合縫。套筒尾部側面開一孔,用來穿入銷釘以固定矛桿。待矛桿和套筒充分結合後,把套筒上的鐵環,即上文提到的縮緊環向下敲緊,起到再次加固作用。
從吳王夫差矛等一些出土文物上可以看出藏雙血槽矛與漢代青銅雙血槽矛之間的“血緣”關係,類似的青銅矛在魏晉之前的中原地區較為流行。藏雙血槽矛主要在拉薩地區、北部阿里地區和康藏地區使用,這三個地區的雙血槽矛造型相似,只是矛桿的裝飾有所不同。
(2) 高脊寬血槽矛
高脊寬血槽矛是藏矛中一種獨特的形制,主要出現在德格以西和林芝地區,造型很有地區特點。此類矛頭長度基本在45cm以上,長的超過50cm。矛頭中間起高脊線,脊線到邊刃的部分呈凹面形,矛身橫截面為四邊均向內凹進的菱形。矛頭最寬處在靠近矛莖的地方,然後直接收縮到矛尖,基本上沒有弧線過渡。矛頭尖銳,造型兇悍,其刺殺後造成的傷口難以癒合。
高脊寬血槽矛在矛頭和矛莖連線處有時會有小型飛刃以及簡單的以卷草紋為主的雕飾。其矛莖長度一般不長,其上有寶相節裝飾。套筒內徑約3cm。
高脊寬血槽矛與雙血槽矛一樣,在形制上與漢青銅矛比較接近,比其他類型的矛更加接近上古時期冷兵器的原型。
(3) 梭標矛
梭標矛形制和宋、明早期的矛比較接近,特點是矛體修長,姿態優美。其矛頭長短不一,長者超過70cm,有的甚至超過1m,短者只有45cm左右。矛身中間起脊線,矛身截面呈菱形,矛身底部寬3cm~4cm,到矛尖處逐漸收窄。
矛頭下半部一般都有手工雕花,主要集中在矛頭和矛莖的結合部,主要採取陰刻雲紋和卷草紋,矛莖一般陰刻波浪紋。
矛莖上有的帶有寶相節,有的則沒有,其裝飾風格大體上與雙血槽矛接近,帶有唐矛的遺風。
(4) 竹節鴨嘴矛
竹節鴨嘴矛是藏矛中的另類,數量極其稀少。從現存的實物來看,其矛頭長約43cm,矛身中間起脊,矛頭寬2.4cm,厚1.5cm,最寬處2.6cm,中間收腰寬 2cm,矛尖“鴨嘴”處較中腰略寬,整個矛頭線條流暢大氣,風格脫離藏區傳統式樣,造型和明《武備志》中提及的鴨嘴矛極為神似,明顯受到明竹節矛的影響。
矛莖做成竹節形狀,一般分成3節,各竹節之間都雕刻環形紋飾。矛莖上沒有傳統藏矛上寶相節等裝飾。
竹節鴨嘴矛的套筒部分按照藏矛傳統習慣製作,有銷釘孔和縮緊環。其整體形態充分體現了漢文化對藏族的影響,進一步印證了漢藏冷兵器之間的交流。
(5) 錐體矛
錐體矛同樣是藏矛中罕見的種類。其矛刃長約30cm,最寬處約2cm,橫截面呈菱形,矛身四個側面上都陰刻卷草紋,與矛莖結合處有簡單的飛刺。矛頭整體呈細錐形,矛頭尖銳,形態纖細而不失英武。
錐體矛的矛莖上有寶相節,但是寶相節的做法與其他矛不同,是先將其打製成“鐵骨朵”狀,再將四面都加工出半球形內凹,從而使得四個稜角都形成月牙狀的突起,工藝非常精巧細緻。
錐體矛的形態和清綠營“線槍”(又名“破甲錐”)非常相似,這種錐形的矛尖可以有效對付各種類型的盔甲,特別是在用鋼絲編成的連環鎖子甲出現以後,寬刃矛的殺傷力明顯下降,但是錐型矛尖銳的矛尖仍可從甲環之間的縫隙插入,殺傷身著鎖子甲的敵人。
矛桿
藏族長矛的矛桿一般選用彈性較好的木材製作。選材後先經初步脫水,再用刀修整光滑,然後用酥油反覆擦拭,以密閉矛桿內的水分,保證其彈性。矛桿長度不一,從1.5m~2m不等,有的甚至更長。矛桿頭部削尖後包裹一些麻布或者皮革,然後塞入套筒,待結合緊密後,再用釘子從銷釘孔橫向釘入以固定矛頭,最後將縮緊環向下敲緊以進一步固定矛頭和矛桿。從套筒的銷釘孔處開始用鐵絲纏繞矛桿,其疏密因矛而異,有的纏得很緊密,幾乎看不到裡面的木製矛桿,有的則纏得比較稀疏,每兩圈之間相隔2cm~3cm。矛桿上纏繞鐵絲的目的是保證矛桿的強度,防止格鬥時矛桿前端被敵人用刀劍等武器削斷。後期的竹節鴨嘴矛有時會把套筒加長,其長度甚至會超過整個矛頭,這樣就不用纏繞鐵絲以保護矛桿。當然這樣會使矛的質量大為增加,不利於使用。相比之下,鐵絲纏繞法可以較好地解決強度和質量的矛盾,這種做法和宋槍以及歐洲中世紀的長矛幾乎完全一致。不過,從筆者所見來看,還未曾發現周瑋先生所提及的矛桿上端纏以銅絲或藤條的藏矛實物,現存實物一般都是纏繞鐵絲,偶爾也有藏矛在套筒後的矛桿上包覆一層長約1尺的薄銅皮。矛頭和矛桿的結合部分多半還會有一個鐵環,用來拴紅色或黑色的槍纓,同時也可以穿繩子,平時可以把矛掛在牆上。宋《武經總要》中記載的很多矛也有類似的穿掛繩用的環。有的藏矛矛桿上還套有一、兩個鐵環,當矛豎起的時候,鐵環會順著纏繞的鐵絲一圈一圈滾落,並發出清脆的聲音。這些環是用來穿皮繩的,這樣在騎馬的時候可以把矛斜挎在背上,其作用相當於步槍的背帶環。
矛鐏
藏矛的矛形狀比較簡單,就是一個套筒下面連著一個四棱形的鐵尖,鐵尖的長度一般在30cm以上,其全長有的甚至超過矛頭。矛套筒內徑和矛頭的幾乎相同,也有橫向的銷釘孔和縮緊環。矛以實用為主,一般沒有雕花和寶相節等裝飾。矛除了刺殺功能以外,還有拴馬的用途。因為藏族是馬背上的民族,生活和戰爭都離不開馬,在廣漠的藏區不是隨處都有樹木可以拴馬,這時就可以利用矛把長矛直接插到地上,然後把馬臨時拴在矛上。
鍛造和淬火工藝
《漢藏史籍》上篇“土蕃王之王統”一節中對其不同品種的藏族冷兵器上的紋路和特性有詳細的描述:“……南喀布卻的特徵是有下行紋、細紋、粗紋三種紋路;扎拉噶卻的特徵是只有下行紋;貢查古卻的特徵是只有細紋;曲朗涅卻的特徵是只有粗紋;惜格覺卻的特徵是用純陽鐵打造而成;思托改卻的特徵是能夠穿刺和打擊而且鋒利;沃擦桑卻的特徵是能夠砍劈和打擊而且有寒光;貢棵帕卻的特徵是間雜有黑鐵;切尼冬卻的特徵是用純陰鐵打造而成……”這說明在很早的時候,藏族工匠就掌握了複雜的金屬鍛造工藝。從目前見到的實物看,藏族長矛的鍛造十分精良,而且多採用複合鍛造工藝,以保證矛體有足夠的強度。矛刃部分採用夾鋼工藝,有明顯的鍛造紋路,鋒利且硬度高。由於矛的使用特點決定了它不像刀劍那樣對柔韌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藏矛的整體硬度普遍高於藏刀。藏族打鐵的爐子用牛皮做鼓風設備,以煤炭為燃料,打鐵的手錘比較小,鐵砧也較小,藏族工匠可以把鐵砧放在腿上,然後對兵器進行精細加工。藏區地處高原,煤炭燃燒不全,爐溫相應的也會低一些,所以在鍛造過程中脫碳和滲碳不如內地那樣充分。而藏區兵器的淬火方式與中原地區古代所採用的方式相同,都是用馬、牛等畜牲的尿來進行。因為影響鋼材淬透性的主要因素除鋼材成分、物件的形狀尺寸外,主要是冷卻介質的特性和冷卻的方式,由於牲畜尿含有鹽分,冷卻速度加快,淬火時碳鋼的淬透性會有明顯提高,滲層的形成速度更快,從而得到比較理想的硬度。
裝飾
藏矛同樣分為禮器和武器兩大類。作為禮器的矛上有較多的紋飾,包括祈福、保佑等內容的藏文和屍陀林等宗教圖案,採用錯金、銀及其他各種裝飾工藝, 十分精美;用作武器的矛裝飾則相對較為簡單,更側重於矛頭部分的殺傷性能。大量使用錯金、銀工藝是藏族兵器的特點,但是從現存實物和資料來看,一般只有法器和土司等貴族使用的兵器才會廣泛採用這種繁瑣複雜的工藝。以錯金為例,要先在鐵器的表面雕刻出細密的格線紋,在1mm 2的面積中縱橫交錯出數十道格線,然後用手工把金箔按照整理好的形狀貼在上面,再用木錘反覆敲打,使金箔和鐵器緊密粘合在一起。錯金、銀的長矛外表更加華美神秘,同時不失兵器的肅殺威武,是雪域高原冷兵器中不可多得的工藝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