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起源
據記載,早在公元前100年,藏族就有了自己的曆法,那就是以月亮的圓、缺、朔、望來計算月份的苯教曆法,那時的新年初一,相當於現在的藏曆十一月一日。有一本古老的歷算書叫做《紡織老人月算》,詳盡地總結了當時藏族人民豐富的生產經驗和天文歷算知識。後來,文成公主進藏,帶來了許多經書典籍,其中天文歷算的書籍對原始藏曆的完善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使用
藏曆的正式使用,是在公元1027年開始的,並流行至今。
藏曆規定一年為12個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一千日左右,便有一個閏月,用來調整月份和季節的關係。藏曆採用時輪制的紀年法,把天體分為十二宮,即:牡羊、雙魚、金牛、摩羯、雙子、獅子、巨蟹、寶瓶、人馬、室女、天蠍、天秤。用十二屬相配五行紀年。以十二年為一小循環,六十年為一大循環,稱為一“繞炯”(即一時輪)。第一“繞炯”是從公元1027年開始的。1987年是第十七個“繞炯”的第一年。1991年藏曆稱為金羊年。這與漢地農曆的紀年法相似,屬相也一致。
發展
歷史上曾於1921年、1938年、1947年、1957年,先後四次在欽熱羅布大師的親自支持下,組織各地區的天文歷算學專家,集中對藏曆曆書的有關內容和體例進行了研究和厘定工作。改革開放後,在強巴赤列院長的領導和安排下,在1987年對1989年至2000年的天文歷算學基本數據進行了統一計算。
從2000年開始,西藏天文歷算研究所又開始編寫《藏曆簡明曆書手冊》,該手冊查閱方法簡單、內容簡要概括,攜帶也很方便,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
2011年8月份,由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組織的2013年至2024年十二年間的天文歷算運算數據項目正式啟動。截至目前(2012年8月30日),未來12年的天文歷算基本運算數據項目已經圓滿完成,而且2013年的藏曆曆書編制工作也已經全部完成。
算法體系
業務機構
按藏族慣例,天文歷算的業務設在藏醫院。 編制藏曆曆書對於自治區藏醫院來講已有100年的歷史,每十二年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數據運算是“門孜康”約定俗成的傳統。
基本體系
通俗地講,天文歷算就是通過加減乘除等數學運算方法,把各種天體運動的方位、時間、面積等未知的東西,用數字的方式表達出來,並進行計算的一門自然科學。它是高原藏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不斷觀察日月星辰、冷暖氣候等天象和四時節氣、動植物生長變化等大自然現象,總結和積累起來的實踐經驗。
天文歷算學不僅包括了五大行星運動值的推算、閏月和重缺日的設定、日月食的預報等,還涉及到依據天文歷算學原理推算各地事宜的農耕牧作時機、物候、節令、人體脈相變化周期,特別是中長短期天氣預報等,而每年由自治區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推算編制的藏曆曆書基本包括了上述內容。因此,藏曆曆書是天文歷算研究成果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自11世紀從印度傳入《時輪經》曆法以後.雖然藏地仍有多種多樣的紀年、年首設定及閏月設定方法在流傳,但藏族天文曆法的計算基本是依據時輪歷的。
時輪歷體系
藏傳時輪歷具有陰陽合曆的特徵。以月相圓缺的變化周期為一月,以季節變化的周期為一年;由於年、月的長度不成整數比例,除每個平年設定12個太陰月(即朔望月)以外,還要設定閏月來調整季節變化;同時,它又擁有一套獨特的原理和數據系統,以推算預報天象,日、月食和預報一天中28宿和五星的方位,以及預報日、一月食的各個項目等。
計算時間
藏傳時輪歷中計算時間的單位有7個:息(呼吸頃),6息為一分(漏分)60分為一刻(漏刻)60刻為一日,30日為一月,12個月為一年。其中“息”的測計方法為健康的壯年男子一呼一吸所需的時間,約等於一個太陽日的1/21600;一刻相當於24分鐘。
計算方法
藏傳時輪歷的計算方法也很獨特。它測定每個太明月為29.53058太陽日,但又規定每個太陰月為30個整太陰日。為了相應地配合太陽日與太陰日之間的日序。便出現了“閏日和差日”,月的大小就依據同日和差日來解決。有差日無閏日或差日多於閏日的月份為小月,每月29天;閏差相抵或無閏日無差日的月份為大月,每月30天。
閏日與基日根法則:藏族學者自己編著的《時輪歷精要》歸納出了簡明扼要的口訣,即“重者去大,缺者重小”。兩句話的第四個字表示天文歷算中給出的日曜(星期)序數,第三個字代表曆書中的日期,第四個字代表先後兩天太阻日結束時刻數值的大小。日曜次序出現重複者就要把太陽日序去掉一個,日曜次序出現短缺者就增補一個太陽日序,主要依據日曜序數來保持日期的連續性。
藏傳時輪曆法中最重要的內容是“五要素”和“三日算”。五要素或稱為“五括”:①曜(指太陰日結束的時刻);②日期(指日期與喜、善、勝、定、滿五名稱的配合);③星宿(指太陽日月宿,也就是當天太陽日開始時月亮所在之宿);④“會合“(由定日與月宿舍和而成);⑤“作用”(指作用的前後分)。①②③是歷算中的科學成分;④⑤與占卜之術有關。“三日算”指太陽日(從頭天天明到第二日天明為一完整太陽日)、太陰日(指月亮運行白分、黑分弧長的各1/15所需的時間長度)、宮日(指太陽通過一宮所需的135弧刻時間長度的1/30)。
以上的“閏日和差日”設定、五括和三日算,是藏傳時輪曆法計算的最根本基礎,被稱為“歷算要害”。其中“三日算”在推算五星運行時,往往3種算法同時進行,起到相互覆核的作用。
各種名稱比例關係
時輪歷還有3種年、月、日,各有太陽、太陰、宮的名稱,其比例關係是:
1太陽年=12太陽月=360太陽日
1太陰年=12太陰月=360太陰日
1宮年=12宮月=360宮日
65宮日=67太陰日
64太阻日≈63太陽日
時輪歷中所說的宮年就是現代所說的恆星年。在時輪歷中恆星年與回歸年不分,只用宮年。在實際推算中,作用最大的是宮年、太陽日、太陰月和太陰日四要素,而時輪歷中的太陽年和太陽月在天文學上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假想天體
時輪歷中還有兩個假想的天體,即羅睺、劫火(羅睺尾)。再加長尾彗星。它們也稱為“曜”,共為“10曜”。五星的各個周期同現代科學測出的數據相同或近似。時輪歷中視羅睺與其他天體一樣,有自己的運行周期,不同的是只有數而無“象”,是個“隱曜”。它的運動周期為30個太陰月,合計6792.04太陽日,已相當精確(今測為6793.460日)。羅睺的方位以黃經表示,以周長27宿相減,所得結果在時輪歷中稱為“羅睺頭”,與之相對的稱“羅睺尾”,相當於天文學上的黃白升交點和降交點。時輪歷中的長尾彗星就是九曜中的計都。
日、月食推算過程
推算過程是:先由積月除以羅睺的周期,商余化成日數,然後若推算日食加30日,推算月食加15日,再乘以羅睺每日運行的度數得到羅睺頭數值(在此數值上以半周相加,則得到羅睺尾的數值);接著求出太陽、月亮的黃經,以太陽、凡亮的黃經與羅睺頭、尾數值中最為接近者相減;最後以所得差數來判斷有無日、月食。
衍生物
1995年9月1日,國家郵政部門發行1995-16《西藏文物》特種郵票1套4枚,分別為陶罐、唐代寶胄、天體運行圖和現代珍珠曼荼羅。 天體運行圖是根據《白琉璃》的記載繪製,上面繪製了很多星球,每一星球畫一動物圖形表示,各按一定的軌道運行。古代藏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鬥爭實踐中,不斷觀察太陽、月亮和其它星球的運行,觀察寒來暑往的季節變化和草木鳥獸的生長情況,並制定自己的曆法。藏曆與內地夏曆乾支紀年一樣,用十二支屬相紀年,又以十天干配五行。這一天體日月星辰運行圖,反映了近代藏族人民觀察星象的水平。
保護
藏族天文歷算於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121,西藏自治區申報。
意義
藏族天文歷算之學是世代居住、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在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氣候條件環境下,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不斷觀察日月星辰、冷暖氣候等天象和四時節氣、動植物生長變化等大自然現象,總結和積累實踐經驗並吸收周邊漢地和古印度的天文歷算學說而發展起來的,屬於藏族傳統文化大小十明(學科)中小五明之一,藏語叫“孜”即“算明”。
簡單地說,藏族的天文歷算是通過對宇宙中星體的運轉以及對季節變化的各種數據進行計算,並參照一些物候,分別判斷出一歲中的年月日時,預推各種星體的運行規律及位置來了解氣候變化、事物發展的善惡,以幫助民眾在生活和生產中避惡揚善的一門獨特的學科。它總結了上觀天文,下查地理的各種經驗,並不斷地完善,是千百年來藏族人民與自然進行交流的智慧結晶。
學者駁“末日”說
起因
2009年美國災難片《2012》的上映,掀起許多人對所謂“末日”的恐慌。事過3年,隨著電影中所說“2012年12月21日”這一時刻的臨近,人們“末日情緒”再次泛濫,連生活在“世界第三極”中國西藏的部分民眾也受到影響。
駁斥
2012年12月中旬,西藏藏醫院天文歷算研究所的專家從藏族天文歷算學角度對“末日”論進行了駁斥。
與瑪雅曆法相似,藏族天文歷算學裡也有關於五大行星在同一條直線上的記載,但這種情況下,只是計算五大行星運行過程中的餘數全部歸零,僅在曆法計算層面上有影響而已,並沒有典籍記載會發生自然災害,或者是什麼末日。
此外,藏族天文歷算將兩次五大行星連珠的間隔年數稱為“入空年數”。上一次“入空”至今(2012年)的年數如果表示成現代阿拉伯數字會有二十幾位,而現在距離下一次“入空”的年數也是一個二十幾位的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