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農業

藍色農業

藍色農業指的是在水體中開展的海洋水產農牧化活動,具體來說,所有在近岸淺海海域、潮間帶以及潮上帶室內外水池水槽內開展的蝦、貝、藻、魚類的養殖業都包括在內。

藍色農業藍色農業
藍色農業指的是在水體中開展的海洋水產農牧化活動,具體來說,所有在近岸淺海海域、潮間帶以及潮上帶室內外水池水槽內開展的類的養殖業都包括在內。

基本概述

藍色農業藍色農業
人口資源環境是威脅人類當今和未來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提供足夠的食品來面對日益增長的人口壓力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根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的人口將達到15億至16億,如何養活如此眾多的人口將會是多途徑的,其中,以發展海洋動植物的人工養殖為主要活動的藍色農業是具有極大潛力的一個方面。
農業出現以前,人類的祖先主要靠打獵和捕魚來維持生存,生活是十分艱難的,只能養活很少的人口。自從出現了農業之後的數千年來,人類一向都是依靠發展陸地的農業(包括牧業),能夠養活十億以上的人口了,並使人類文明的建立和發展得到了保證。但是,地球上的人口一直在持續地增長,發展到了近代,地球上的人口已經超過了60億,已經感到單純依靠陸地農業不夠了,甚至在一些地區開始出現糧食危機。向陸地以外尋求新的食物來源成為許多研究者的行動目標,於是人類開始研究和發展藍色農業,雖然才只有數十年的歷史,取得的成功和進展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中國在這方面的起步比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地區早,而且成就巨大。現在無論從數量和規模上來說,以發展魚、蝦、貝、藻等蛋白類食品養殖業為主的中國的藍色農業在世界上可以算得上首屈一指,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一些國家還熱心地進行學習和仿效。
但從總體上來說,藍色農業的規模和獲得的數量、產值水平還遠遠趕不上陸地農業。僅以中國海洋產業的年總產值為例,由20世紀80年代到2000年,海洋產業總產值翻了5番,由每年200多億元增加到了每年4000億元,其中漁業占了54.7%,折合2188億元,占整個GDP的1.2%,這的確可算得上是驕人的成績。但與海洋的實際資源相比,只是極小一部分而已。如果把這個產值和陸地農業的水稻或養豬業的產值相比,就可以發現是遠遠不如的。
由此可見,藍色農業還處在初級階段,還只是邁出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今後還有更加漫長和更加光輝的路程要走。其首要的目標應該是在養殖對象種類、生產規模和產品數量上取得更大的發展。藍色農業產品大多富含高品位的蛋白質,進一步擴大藍色農業,從而可以由海洋中獲取更多的蛋白類食品,其結果將會是利國利民利社會。建議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有關藍色農業的基礎、套用和發展的科學研究工作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促進和推動中國藍色農業更大發展,讓中國的人民大眾能夠從海洋中獲取更多的蛋白質食品。

吸引眼光

藍色農業藍色農業
人類生存發展的空間在哪裡?科學家們經過反覆研究認為,人類的出路在海洋,海洋是個巨大的資源寶庫,要開發海洋,向海洋要蛋白質,要生存空間。全世界海洋生存著20多萬種生物,據測算,海洋的初級生產力每年有6000億噸,每年可為人類提供6億噸可食用的高級生物,而目前全世界每年的漁獲量約1.2億噸,就為人類提供了22%的動物蛋白。海洋的礦產資源、石油資源、天然氣資源都很豐富。因此,早在1960年法國總統戴高樂在國會上就發表了“向海洋進軍”的聲明,將開發海洋作為法國的重要國策。1961年,美國總統甘迺迪在國會上發表“為了生存,美國必須把海洋作為開拓地”的宣言。2002年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發出了“實施海洋開發”的號召。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21世紀議程》宣告,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人類將進入全面開發海洋的時代。就藍色農業而言,我們還有豐富的江河湖泊和低洼鹽鹼荒地等非耕地資源,可以發展水產養殖業。全面開發利用海洋和內陸水域的生物資源,可以為人類提供高質量的動物蛋白質。

1995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在日本東京召開的“漁業對糧食安全保障的持續貢獻國際會議”發表的《京都宣言》指出:發展漁業增產水產品,在世界糧食安全保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會議要求各國要深刻研究和評估漁業在社會、經濟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性,鼓勵各國進一步發展無害生態的水產養殖,把它作為增進糧食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2002年9月在南非召開的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通過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高峰會實施計畫》強調:“鑒於水產養殖對糧食安全和經濟發展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應支持水產養殖,包括小規模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該計畫要求各國就此採取行動。可見國際社會越來越注意從食物多樣化,從“大糧食”的角度來考慮糧食安全的保障。同時,水產品是國際公認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發展藍色農業,對改善國民的食物結構,提高食物中優質蛋白質的比重,增強人民體質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藍色農業

藍色農業藍色農業

中國是漁業發展歷史悠久的國家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了漁獵活動,作為人類最古老的產業,漁業對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一直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預言:“三山六水一分田,漁業大有可為”。1985年3月黨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放寬政策、加速發展水產業的指示》,要求各地“象重視耕地一樣重視水域的開發利用”。經過50多年的恢復與發展,改革與創新,中國漁業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為新世紀加快藍色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漁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高,水產品供給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供求平衡的歷史性轉變,創造了同期世界最高的發展速度。2002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由1978年的465萬噸增加到4565萬噸,增加8.8倍。從1990年起中國水產品總產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在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成功地對中國漁業產業內部結構進行了戰略性調整,由天然捕撈為主轉向人工養殖為主,養殖業發展取得了重大突破。捕撈與養殖的比重由1978年的71:29到2002年調整為36.3:63.7,這一時期水產品增加的絕對量中有60%以上來自養殖業,成為世界主要漁業國家中唯一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2002年,全國漁業總產值達到3109.9億元。從事漁業生產的勞動力增加了1000多萬,漁民人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93元提高到2002年的5051元,增加了53倍。漁業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促進了“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中國近2000艘各種作業類型的遠洋漁船分布在世界三大洋和36個國家(地區)從事遠洋捕撈作業,外派人員4萬多人,成為中國境外投資最成功的產業項目之一。水產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2002年全國水產品出口額46.9億美元,居農產品首位,占農產品出口額的1/4以上,貿易順差24.2億美元,占全國貿易順差的8%。

各地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實踐看,普遍重視開發藍色農業資源,推動了水產養殖業和遠洋漁業的發展,帶動了水產品儲藏、加工、保鮮、運輸、出口和漁用飼料以及漁船、漁網、漁機具等二、三產業的發展。江蘇、四川等地發揮區位優勢,加高田埂,放水養魚。在糧食較充欲階段實行“休稻養魚(蟹)”,調整快,成本低,效益高,農民增收明顯,一般一畝稻田養魚(蟹)比種稻收入高四、五倍,又不破壞稻田的基礎,需要種稻時將水排乾即可恢復。據分析,近幾年東部沿海種植業調減下來的空間很大部份被水產養殖業占領了。發展藍色農業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帶動力量。

情況分析

藍色農業藍色農業
中國海洋、灘涂和內陸水域,以及低洼鹽鹼地等宜漁資源豐富。目前,全國適宜養殖的淺海3900萬畝,僅利用1/4,隨著現代海洋科學技術的發展,1.8億畝淺海區還可利用;可養內陸水域1億畝,也僅利用2/3;可以稻漁結合的稻田1億畝,目前僅利用2000多萬畝;未開發的澇窪宜漁荒地3500萬畝;有近300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和廣闊的公海,還可以通過雙邊合作在其他國家管轄海域入漁。因此,發展藍色農業的資源潛力相當豐富。這是增加農村就業渠道,擴大農村經濟發展空間,緩解今後增人減地帶來的矛盾,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

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水產品約10多公斤。從城鄉消費水平、水產品消費結構和動態發展的角度看,中國的水產品消費市場仍然蘊藏著巨大的潛力。根據已開發國家的經驗,在收入較低時,居民消費結構主要以糧食為主,當收入水平處於由低向高的發展階段時,糧食消費將逐步下降,水產品消費則會急劇上升,當收入達到富裕水平時,糧食消費逐步穩定,水產品需求仍會繼續擴張。據有關專家對原糧人均直接消費需求預測,2005年為184.6公斤,2015年為155.8公斤,2030年為130公斤。糧食消費量的下降,將主要由畜產品和水產品替代。到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水產品消費量大體相當於與中國飲食習慣相似的日本90年代初消費水平的1/3強,人均消費30公斤左右,如果考慮新增加的3.2億人口,消費需求將會更大。如果再考慮全球人口的增長對水產品的需求和水產品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的特點,以及已開發國家水產品生產量下降的趨勢,中國水產品國內需求和出口空間將越來越大,因此,水產品的市場潛力將是巨大的。

比較而言,中國水產品出口具有較強的競爭力。2002年水產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但出口量占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僅為4.5%,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7。從WTO的一般規則來看,加入WTO後中國水產品的國際貿易環境將向對中國有利的方向發展,有利於中國水產品的擴大出口。從國內比較看,中國水產品生產量的利潤率一般為30%左右,而工業產品的利潤率和種植業產品的利潤率都普遍偏低,比較效益不如水產品生產。如江蘇高郵、四川仁壽等縣實施的“休稻養魚(蟹)”工程,一般每畝稻魚結合的稻田收入比種稻高4—5倍。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將進一步推動藍色農業的發展。

遵循規則

藍色農業藍色農業

21世紀將是人類全面利用海洋的世紀,但由於經濟和技術條件的限制,目前對於大多數國家而言,漁業仍是利用海洋的主要手段之一。而1994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生效以來,有關國際組織和沿海國加快了漁業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設,使國際漁業管理制度發生了很大變革。

專屬經濟區制度的確立,改變了以往領海以外即為自由捕魚的公海這一傳統概念。目前,幾乎所有的沿海國都確立了本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制度,有人把這種現象稱為“藍色圈地運動”。它將地球表面36%的海洋變成沿海國的“內水”或者管轄區,世界公海的面積因此由3.6億平方公里縮小到2.3億平方公里,使95%左右的漁業資源變成沿海國主權權利支配的資源。但是,《公約》規定沿海國應當決定專屬經濟區生物資源的可捕量,沿海國在沒有能力捕撈可捕量的情況下,應通過協定或其他安排,並根據《公約》的有關規定準許其他國家捕撈可捕量的剩餘部份。這就為捕魚國在沿海國的專屬經濟區內從事漁業開發活動提供了法律依據。當然,其他國家在沿海國的專屬經濟區內從事漁業開發活動,必須遵守所在國的法律規定和入漁條件。因此,捕魚國在沿海國專屬經濟區內的入漁權完全取決於沿海國。目前,大多數不發達沿海國與中國政治關係較好,為了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國先後與亞洲、非洲、南太平洋島國的一些開發中國家簽署了雙邊漁業合作協定(協定),為中國漁業企業到這些國家管轄海域從事捕魚活動和開展相關的經濟、技術與貿易合作提供優惠條件。同時,這些國家漁業資源豐富,特別是南太平洋島國,漁業是其經濟支柱,開展雙邊漁業合作的願望強烈,具有較好的合作開發環境。

受新的海洋法制度的影響,海洋漁業面臨嚴峻挑戰。1997年以來,根據《公約》的基本精神,中國先後與日本、韓國和越南簽署了雙邊漁業協定,通過協定與日本韓國就東海、黃海劃界前的雙邊漁業活動作出了臨時性安排,與越南就北部灣劃界後的漁業活動作出了過渡性安排,為我漁民轉產轉業贏得了時間。但由於日、韓、越等國按專屬經濟區制度管理所轄海域,中國約有3.2萬艘漁船要從傳統作業漁場撤出,每年將損失160多萬噸漁業產量,直接經濟損失達80多億元,有30多萬漁業勞動力面臨轉產轉業問題。同時,由於管理制度的變化,引發越界捕魚和涉外糾紛的因素增加;對沿海地區的水產品加工、冷藏、運輸、船網具製造等相關產業也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給漁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不利影響。公海資源的國際爭奪更加激烈,而中國漁船的技術裝備水平仍較落後,規模性開發的能力較弱。這些影響是國際海洋法制度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們必須正確面對,趨利避害。

戰略思考

藍色農業藍色農業
藍色農業作為一個獨特的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它的存在和發展,將以其獨特的地位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在新世紀新階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迫切需要加快漁業發展,最佳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國際海洋法制度的逐步建立,使中國周邊的作業漁場受到限制,迫切需要推進減船轉產和漁船報廢制度,加快漁業內部結構調整;加入世貿組織後,迫切需要儘快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漁業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加大對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在發展中既要遵循經濟規律,也要遵循自然規律,從靠大量消耗資源的數量擴張型漁業轉向合
理利用資源、發展質量效益型漁業。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資源與環境保護為基礎,以增加漁民收入為目標,發掘和培植區域優勢明顯、品質特徵突出的產業和品種,從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實行區域化布局、規模化開發、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標準化管理、社會化服務,提高漁業的現代化水平。

發展藍色農業,要從關鍵環節入手,緊縮捕撈,主攻養殖,擴大遠洋,深化加工,確保產品安全,提高產業發展素質,推動傳統漁業向現代漁業轉變。

水產養殖是藍色農業的優勢產業,要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促進優勢水產品區域化布局,增強水產養殖業在最佳化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的帶動作用。建立優勢出口水產品養殖區域。鰻鱺、對蝦、貝類、羅非魚、大黃魚和河蟹六大類名優水產品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占全國水產養殖產品的85.8%和92.3%,要作為優勢養殖品種加快發展,促進出口。重點建設、完善東南沿海優勢出口水產品養殖帶,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五省(區)沿海市縣重點發展鰻魚、對蝦、大黃魚、羅非魚四個養殖區;黃渤海優勢水產品養殖帶,在山東、河北、遼寧三省沿海市縣重點發展對蝦、貝類兩個養殖區;長江中下游優勢出口河蟹養殖區,在江蘇、安徽、江西三省沿長江中下游市縣重點發展河蟹產業。通過“兩帶一區”出口基地的建設,擴大中國水產品在國際貿易中
的比重。通過發展帶動轉產,變困難為機遇,促進捕撈強度的控制和壓縮,推動捕撈產量“負增長”計畫和沿海捕撈漁民減船轉產工程的實施。加大遠洋漁業結構調整步伐,在穩定過洋性漁業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公海大洋性漁業,提高中國公海漁業資源的競爭能力。扶持龍頭企業大力推進水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重點抓好大宗產品的分級、包裝、儲藏、保鮮和低值產品的深加工,運用高新技術發展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藥物、海洋化工等新興產業,提高水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加快漁業產業化和中心漁港建設,帶動漁區冷藏、加工、批發市場和其他相關設施的配套建設,促進漁區生產、加工、流通和游釣、觀光旅遊、餐飲等休閒漁業的發展。目前,中國沿海共有1484個漁港,通過漁港的建設,一方面緩解避風擁擠的狀況,確保漁民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使漁港成為漁區現代化的視窗、經濟文化的中心和新的經濟成長點,促進漁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加大對遠洋漁業扶持力度,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運作,政策支持,加快發展的思路,積極開發利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等公海漁業資源,鼓勵建造大洋性公海作業漁船,加快鮪魚保鮮、加工、銷售環節超低溫冷鏈建設,扶持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和民眾遠洋漁業發展。同時,還要充分發揮中國漁業的整體優勢,與有關國家開展水產養殖、水產品加工、漁船建造、水產科技等多領域的合作,使中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

收穫東西 

藍色農業收穫的不僅僅是水產品。發展藍色農業,對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南沙群島是中國漁民最早發現、最早開發的海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南沙漁業的存在和發展,是貫徹“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和“開發南沙、漁業先行”的方針,和平開發利用南沙的戰略措施。目前,南沙漁業已初具規模,2002年中國進入南沙海域生產的各類漁船已達600多艘,在南沙美濟礁開展網箱養魚試驗也已獲得成功。因此,通過開發南沙,發展藍色農業,體現了我和平利用南沙的誠意,對維護南海的穩定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非洲沿岸國家和南太平洋島國開展漁業合作,不僅可以實現經濟上優勢互補,而且有利於鞏固我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友好關係,制約台灣當局的政治圖謀。

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然,不僅為人類提供優質食物,而且為海洋保健品、海洋藥物、海洋化工提供豐富的原料,促進沿海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通過養殖海藻,以海藻為原料,運用生物技術提取活性成分和營養物質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海藻產品,在一些國家已產生許多成果。低濃度的海藻植物生長調節劑用於種子浸泡、土壤浸透,或葉面噴灑,都收到比對照物高16—50%的產量。它增強了作物抵抗黴菌病害和抗寒的能力,同時提高了作物本身的質量。近年,中國加快了海洋生物資源套用於傳統農業的研究,有的產品如“農樂一號”、“OS—施特靈”等已實現產業化,並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採用生物技術,獲取大量具有特殊活性的海洋生物天然產物套用於農業,可以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將是一條使農作物增產並提高品質和食品安全的新途徑。海水還可以通過淡化為傳統農業提供灌溉水源,為沿海缺水地區提供工業和生活用水,緩解中國水資源緊缺的壓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