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坐落於內蒙古扎蘭屯市西南90公里處濟沁河畔。

基本信息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坐落於內蒙古扎蘭屯市西南90公里處濟沁河畔。1958年設立薩馬街人民公社,1984年9月撤社建鄉。該鄉東臨蘑菇氣鎮,西與柴河鎮相連,南與窪堤鄉接壤,北與中和鎮、鄂倫春民族鄉毗鄰。全鄉總面積2596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40個村民小組,兩個市屬國營林場。全鄉總人口7666人,由9個民族構成,其主體民族為鄂溫克族,人口為313人。 這部分鄂溫克是被稱為“索倫”的後代。他們的祖先曾遊獵於黑龍江流域的石勒喀河、精奇里江一帶,清順治至康熙年間陸續遷到嫩江流域的濟沁河、雅魯河、阿倫河附近,後因修築中東鐵路而遷往濟沁河畔的薩馬街地區。

在黨的民族政策照耀下,這部分鄂溫克人於1956年秋建立了鄂溫克獵民隊,1984年12月又成立了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

介紹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鄂溫克狩獵
鄂溫克獵民村以農為主,以獵為輔,多種經營,近年畜牧業也有了發展,還購置了汽車、拖拉機以其他農業機械

鄂溫克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居住在薩馬街的鄂溫克族民眾每逢喜慶佳節,就會穿起民族服裝,跳起歡快粗獷的“努給勒”或“阿罕伯”舞。並湧現出一大批舞蹈、聲樂、文學創作等各種人才。

(1) 服飾

舊時扎蘭屯地區鄂溫克族獵民的服裝主要以狍皮等獸皮製作的衣服為主,除此以外,樺樹皮夏帽為該民族服飾的一大特點。樺樹皮帽為一方塊樺樹皮捲成錐形,用麻線連綴起來,狀如斗笠,主要用於遮陽御雨。

如今鄂溫克族居民的服飾與漢族相同,但部分年長者仍願穿著傳統的皮袍,逢喜慶節日或重大場合,年輕人了著民族服裝,但面料多為綢緞。

(2) 飲食

鄂溫克族獵民喜食肉食,主要是野獸肉,其中多為狍子肉,其次是鹿、犴、熊和野豬肉。食肉方法很多,如“達拉嘎蘭”(燒肉),將肉扔在火炭上燒;“席拉蘭”(烤肉),把肉切成大塊或條放在鍋里煮,“阿期根”(生吃),主要是生吃狍、鹿等的肝、腎;“庫呼樂”(曬熟肉干),將熟肉切成塊曬乾。如今鄂溫克族獵民的飲食同當地漢族居民漸趨相同,但仍喜歡食用野獸肉和野菜等。

(3)居住
扎蘭屯市鄂溫克族獵民舊時住山林和靠近江河的地方,主要以遊獵為主,無固定場所,一般多住“木刻楞”。定居後,所住房屋與室內裝飾等與當地漢族居民基本相同。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鄂溫克姑娘
(4)禮儀
鄂溫克民族十分講究禮節。老年人普遍地受到社會的尊重,年輕人見到長輩,首先要施禮問安和敬煙。落座讓長輩先坐,喝酒請長輩開懷,吃肉讓長輩先動刀,起程讓長者先走;如騎在馬上則下馬問安,然後側身讓老人先行。長幼之間恪守嚴格的禮節,見面相互問安,相互尊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為本民族所憎惡。

鄂溫克人十分熱情好客。他們常說:“外來的人不會背著自己的房子走”。因此,不論對本民族客人還是其他民族客人,來到自己的家,主人都認為是大喜事,熱情地將客人讓到屋裡,讓客人坐在貴賓座位,敬茶遞煙。對遠方的來客,還要用豐盛的肉食和好酒款待。

(5)姓氏
鄂溫克族歷史上曾分為三大部分,即從事遊獵生產的“雅庫特”、主要從事牧業生產的“通古斯”和嫩江流域從事農業生產的“索倫”。他們的姓氏根據本氏族的名稱而來,又因居地不同有所區別。薩馬街鄂溫克人的主要姓氏有:俄格都塗格敦、尼格混塗格敦簡姓塗;俄格都杜拉爾、尼蘇混杜拉爾、謝盼杜拉爾、左然杜拉簡姓杜;那哈塔、卜勒吉格勒簡姓卜;薩馬基爾簡姓薩;蒙古勒達圖、黑格特達圖簡稱代;俄格都何音、依格吉日何音簡姓何;伊格吉日簡姓伊;白格日簡姓白;瓜爾佳簡姓郭等。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鄂溫克姑娘

(6)傳統藝術
舞蹈

鄂溫克語也稱“額黑勒格”、“額黑勒仁”。鄂溫克族的主要舞蹈有《鄂溫克舞》、《哲輝楞舞》、《愛達哈喜楞舞》等。這些舞蹈節奏性強,動作有力,腳的動作和上身的姿態和諧優美,加上有節奏的呼號聲,構成鄂溫克舞蹈的特點。

還有一種被稱作《努經勒》的舞蹈,多由鄂溫克婦女參加。這種舞蹈動作有力,節奏性強,腳的動作比較突出,鄂溫克風格比較濃厚。

歌謠

鄂溫克人長期生活在森林、草原、田野之中,創作大量反映狩獵、採集、種植以及社會交往、男女愛情、婚喪嫁娶、宗教儀式等歌謠——“扎恩達仁,其中包括獵歌、牧歌、情歌、酒歌、薩滿歌等,此外還有逃婚歌、反抗徵兵歌等,內容比較豐富。鄂溫克歌謠比喻優美,抒情真摯感人,詩句樸實豪放。韻律以押頭韻為主,雙句一韻,每首歌謠韻律多變,易於即興演唱。

(7)婚嫁

鄂溫克族基本上沿襲一夫一妻制,所不同的是有“氏族外婚”和“姑舅表親”現象。“姑舅表親”就是姑表兄弟姐妹之間通婚,並且有優先婚配的權利。女子出嫁後,在婆家如生女孩,則喜歡嫁給舅舅家人,俗稱“還骨頭”。鄂溫克族歷史上的婚姻嫁娶習俗,實質上是兩氏族之間的婚配,後來才逐步發展到與外族通婚。與外族通婚早已習慣化,薩馬街的鄂溫克族與外族通婚已一半以上。

鄂溫克人有入贅的習慣。雙方父母經過多次協商後,無需贈送禮物,由男方將新郎送到女方家,大家在新娘家盡情歡樂,婚事即算完畢。入贅者要至誠地奉養孝敬女方父母,同時和女方的兄弟姐妹一樣有權使用和繼承老人的財產,有權保留自己的姓氏。

鄂溫克女子選擇配偶,不以窮富為標準,而主要看勞動能力、社會名譽和人品是否端正,厭惡不忠不孝,反對言行不一。

鄂溫克人歷史上的婚姻程式大致分為求婚、訂婚、結婚三個階段。求婚時,必須聘請一位受人尊重的媒人出面,經過媒人的奔走說合,婚事即可確定;訂婚,男方要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送牲畜、酒、生產工具、金銀首飾等,並且置辦酒席,共同歡慶,互祝訂婚之喜;結婚禮儀比較繁瑣,由於居住地域區別有所不同,薩馬街鄂溫克人同鄂溫克自治旗南屯鄂溫克人的結婚儀式大體相同,主要有修建新房、迎接新娘、善意刁難男方、新郎新娘共同就餐、招待賓客等主要儀式。

(8)喪葬

清代至民國初期,本市(旗)境內鄂溫克族人死後,多放置在樹上實行風葬,好將屍體掛在樹枝上,落地後用火葬或者挖土掩埋。新中國成立後,境內鄂溫克族喪葬習俗與漢族相同。

旅遊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鄂溫克草原
薩馬街鄂溫克民族鄉的旅遊業,突出"自然、生態、綠色、文化"這一主題,本著"誰建設誰管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靠市場運作實現旅遊業的產業化,現已建成一處集鄂溫克民族風俗風情為特色的旅遊度假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民族度假村。民俗度假樹座落在濟沁河畔"獅頭峰"下。山險、水清、景美,是旅遊、度假、休閒、體驗民風、民俗的絕佳之處。如今來這裡遊玩的人越來越多。 這裡的山美、水美、景更美,旅遊景點主要有“獅頭峰”、“月牙灣”、“五台山”、“炮台砬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