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瑪街村

薩瑪街村

薩瑪街村是內蒙古的一個村。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薩瑪街村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巴彥鄂溫克民族鄉所在地正南方向十公里處,全村耕地面積34670畝,有一個自然村,總戶數122戶,總人口338人,其中鄂溫克族226人,達斡爾族106人,其他族2人。由鄂溫克族、達斡爾族、漢族等民族組成。
從清朝年間,十七世紀五十年代由黑龍江流域搬遷來的敖拉氏和薩瑪依熱氏在這裡定居生活。起初以狩獵、捕魚為生。薩瑪街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曾經歷了各個時代的社會變革。經過清朝、民國、偽滿洲國的統治壓迫,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改革,建立新中國,抗美援朝、社會主義改造,文化大革命、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廣大人民齊心協力奔小康。特別是近年來,廣大人民民眾的生產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的薩瑪街村村容整潔,面貌一新。多年的草房已不見了蹤影,只有兩三處保留下來,以供世人觀看瞻仰。現在村民已全部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磚房,電視入戶率達100%,電話、手機、機車已進入大多數家庭,電腦也開始被年青人青睞。村民種田告別了“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原始景象,播種、施肥、中耕、收穫全部採用機械化。畜牧業是薩瑪街村的優勢產業,共有牛267頭,羊572頭,馬38頭。集約型畜牧業發展模式成為廣大村民發展畜牧業的主要形式。冬季暖棚養畜、舍飼半舍飼、結稈碎化、微化處理、配方飼料使用、全程免疫預治、引進優良種畜、已成為民眾養畜普遍採用的技術手段。

自然資源

該村委會有耕地總面積2272.9 畝,地 2272.9畝,人均耕地 2.03 畝,主要種植馬鈴薯、蕎麥等作物;其中經濟林果地50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 畝。水面面積23 畝;草地 1930畝。地下有大量的煤礦資源。

基礎設施

全村有270戶通自來水,有2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9.7%)。有27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6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1 %和55.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1戶(分別占總數的 31.6%和20.5%)。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5輛。
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其它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中,還有216戶為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委會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22.4%;畜牧業收入15萬元,占總收入的6.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81 頭肉牛18 頭,肉羊 30頭);林業收入 50萬元,占總收入的20.4%;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4.8%。農民人均純收入1440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 1.3 %),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洋芋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6 %。特色產業主要有白芸豆和燕麥。

人口衛生

該村共有農戶297戶,共有鄉村人口1118人,其中男性595人,女性523人。其中農業人口1086,勞動力714 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1118人,到2009年底享受低保 8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 個。

文化教育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5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72 畝,年末集體總收入10萬元,有固定資產12 萬元,農村財務實行自行管理,以會議方式公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5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72 畝,年末集體總收入8萬元,有固定資產10 萬元,農村財務實行自行管理,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礎組織

該村委會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2 人,少數民族黨員 32,其中男黨員28 人、女黨員4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五村等7個自然村。
該村共有團員43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