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
迎神賽會,不缺蓮子行.過去,每逢迎神賽會,兩行少男少女邊唱邊舞的隊伍總是特別突出,每節歌都以“荷花啷呀啊”作結,因此稱作“蓮子行”。蓮子行流傳於天台城關、白鶴、平橋、街頭等地。遠在清光緒年間即已相當盛行。過去,每逢元宵燈會、廟會、迎神、送水等重大活動時都有蓮子行表演。清代的蓮子行皆由十四、五歲的男少年表演,後來出現女子表演的女隊,由男子表演的則稱男隊。至民國後期,多由女隊表演。
平橋伍佰村的蓮子行較多的保存了原始風味。據說,是伍佰村的張氏祖先根據八仙傳說,創製了由八人組成的蓮子行形式。後來慢慢流傳下來,人數也有了改變。一般來說,蓮子行由16-20餘名少女或少男組成,無論男班、女班都是經過挑選,各個形貌俊俏、長短適中、擅長唱歌。表演時,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列由一位“蓮子行頭”率領。蓮子行頭善於應變、色藝雙全,左手持銅鈿鞭(板長1尺,板寬一寸,上方有三個小洞,串有數隻銅錢),右手握剎啦啦簽(又稱“竹尺劍”,即帶齒的小竹劍,長1尺,寬一寸),發音領唱。蓮子行尾(隊員)手拿小竹板和串兒(又稱“七姐妹”,長5寸,每格串有銅錢一隻),接唱應聲。歌聲伴隨著行進的步伐,蓮子行頭的銅鈿鞭與行尾的串兒,以相同的節奏,發出“剎啦啦啦”的響聲,此起彼伏,聲情並茂。
西王村的西王蓮子行這一民間表演藝術始於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系由戲曲《雙貴圖》演繹而來。相傳村內有一位叫蘭繼子的青年,隨母親改嫁於當地村民蘭荒草。繼父死後,兄叢林、叢秀外出趕考得中後在朝廷做官。母親逼迫兄嫂白天磨粉,晚上紡紗織布,吃盡苦頭。蘭繼子同情兄嫂遭遇,背著母親,組織村人千里尋兄。蘭繼子臨行前,嫂子偷殺雞給叔吃後分別,母親看到血後誣嫂殺叔而報官府,被入獄問斬。而蘭繼子打扮成乞丐模樣,一路唱蓮子行歷盡艱辛,終於兄弟相逢,救嫂子於法場。由此事件後,皇上招蘭繼子為駙馬,賜封《雙貴圖》。西王蓮子行從此就沿襲前輩表演技巧,在農曆10月15日參加沃洲山真君殿廟會時,隨“三十六行”遊行隊伍一道表演,歷經清代、民國。解放後因廟會屬於封建迷信而一度停演,直到1993年,這一民間傳統表演藝術才得以恢復。現由村人呂紹秋為主組隊原汁原味承襲表演。
每逢有重大活動需要蓮子行表演時,各村便挑本村少年組成蓮子行班,請師傅教唱。待表演結果,蓮子行班即解散,下次活動,則另行再行組織訓練。表演期間,各村的蓮子行班竭盡所能,力爭上遊,被公認優勝的蓮子行班在民眾中廣為稱頌,村民們亦以此為榮。
服飾
蓮子行的服裝,隨著時間的推移,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如今的蓮子行多穿傳統的艷麗服裝,大多是上紅下綠的大襟面衫,十分喜慶。但據八九十的老人們回憶,解放前,蓮子行頭都是頭套草帽,腳穿草鞋,打扮成乞丐模樣,上街表演的。這一習俗的改變,究竟是為何已經不得而知了,民俗專家猜想跟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變,有很大的關係。詩歌
融說、唱、演為一體淡淡胭脂畫牡丹,百客人前開口難,四周都是高師父, 細聽奴們說一番。……唱一陣來又一陣,天台還有八大景;清溪落雁有名聲,赤城棲霞有仙音;螺溪釣艇黑沉沉,雙澗回瀾在國清;
這是褚定濟先生蒐集的,流行於天台縣桐柏山的百丈蓮子行,中間唱的是天台山八大景。據天台縣文化館辦公室副主任龐民介紹,天台蓮子行的唱詞大致分兩種。一種是廟會期間在神廟前演唱的固定曲目,如平橋三義廟廟會的《桃園結義》、《千里走單騎》、《古城會》、《華容道》、《單刀赴會》等,內容一般改編自歷史演義或民間傳說;另一種是重大活動時沿街演唱的唱詞,由蓮子行頭結合當時的情境隨編隨唱,見什麼唱什麼,行話稱“憧”。沿街的每一片店鋪,店鋪中的每一種貨物都是蓮子行詠唱的對象,以詠唱的品種齊全,想像奇特、語句詼諧取勝。比如,有時由於表演出色,觀眾圍住不放,她們就會用唱詞要求放行,如求雨回來路上被圍,她們唱到:
兩旁眾兄勿用團團圍住鬧盈盈,且聽奴家說分明:山又高,路又遠,今日日子又來短,奴們要送龍王回廟轉。沒有功夫再陪伴,要求眾兄放我去。日後相見再相敘。
這種情況下,一般圍觀民眾都會讓出一條路來。蓮子行便唱著“小夥計,慢慢走,慢慢行,大哥姐姐放我上路行”的詞繼續前行。
蓮子行必唱曲目《十二月歌》簡介
蓮子行的必唱曲目就是《十二月歌》,從正月起逐月唱下去,都是描寫月令和吉祥祝福的內容。表演時主要由蓮子行頭領唱,唱詞一般用七言,也有用九言、十一言等。每節唱詞分為四句,前二句稱為下句,後接四段和句,講究對偶和壓韻。蓮子行尾在其間插入襯句,襯句中多用具有代表性的襯詞,如“剎啦啦啦啦啦”和“哎,荷花花兒開,曖得兒家中一朵鮮荷花開”等。蓮子行曲調簡單,蓮子行頭常以一種曲調反覆循環演唱。樂句短小、節奏明快、旋律流暢,其間以小竹板、串兒、銅鈿鞭打出節拍,增強節奏感。據記載,原來伴奏樂器有二胡、笛子二種,還有少數用板胡演奏,開場和演唱間隙還用鑼鼓吸引觀眾,現在一般不再使用這些樂器。蓮子行的曲調如今已入選《中國民間音樂集成》。情結
蓮子行第一次彙編成冊,載入《台州風俗》一本書,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它的整理人是原天台文化局副局長曹志天。如今已經退休在家的曹老,跟他提起蓮子行,他便興沖沖地去書房找來許多本記載蓮子行的書。“小時候就聽長輩們說起過蓮子行。自己也看過,而且兒時的印象特別深。”曹老說,印象最深的是5歲那年,去水南的姨媽家玩,正好碰上村子裡的取水盛會,那裡面最好看的表演就是蓮子行。“後來,我被分在縣文化館工作,一開始是寫劇本的,後來自己喜歡民俗的東西,便開始蒐集這方面的資料。”上世紀70年代的縣文化館,還是老房子,文化館裡有個小劇場,小劇場門口有些石板凳,每天都有很多老年人在這裡聊天、唱曲、說事,據說那是天台老人協會的發源地。那時的曹老是文化館的壯年骨幹,為了蒐集一些民俗的資料,也經常在石板凳上和老人們聊天。某天,老人們便聊起了蓮子行。那時起,曹老便開始蒐集蓮子行方面的資料。“我們館裡還曾排過一出蓮子行的表演參加市裡的演出,演員都是當時縣裡各單位最漂亮的姑娘。這表演花了大家好多時間,所以印象特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