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頡書
蒼頡書僅有28個字,傳說是由倉頡所寫,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文字。不過,許多學者懷疑它是西漢人劉歆所作,例如早在明代就有學者指出“世所傳‘蒼頡書’者,俱後人偽托,無足徵信。”也有人認為它是古人用古彝族文字寫的一篇祭文。究竟“倉頡書”是誰寫的,講的是什麼內容,還有待研究。目前從實物考知最古的文字是甲骨文,夏代以前不得而詳。
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編印的《淳化秘閣法帖》收錄了這件作品。《大觀帖》翻刻時將《倉頡書》28字譯為“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氣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這根本無法通讀,故不為學術界所認可。後經學者劉志一多年研究,發現它是用古彝族文字書寫的一篇祭祀經文,直譯為:“一妖來始,界轉鴉杈,祭神青腦,禍小馬念,師五除掃,幡齋解果,過鼠還魂。”它的大意為:“一群妖魔剛來到,樹上烏鴉滿天飛;割青宰羊祭山神,念經消災騎馬歸;五位經師施法術,做齋完畢魂幡回,消滅鼠精魂歸位。”從譯文看《倉頡書》實際上是對一次祭祀活動的記錄。
對於劉志一的這份譯文,很多人持認可態度,認為黃帝出於西羌,彝族亦出於西羌,古彝文發祥於西北地區,倉頡造字及其一生的主要活動多追隨黃帝,故這份《倉頡書》使用古彝文,也就不足為奇了。同時其內容與《淮南子•本經訓》所載:“昔者倉頡作書而(曰)天雨粟、夜鬼哭”的意思基本一致。當然,這還不能作為定論。將來是否還會有新的譯文、新的解釋、新的說法,那就是將來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