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參龍,流行於溫州地區的蒼南、平陽、樂清等地與舞龍燈等民間風俗相結合的說唱藝術。表演時,參龍師身披大紅綢,邊敲大堂鼓,邊唱七言一句的參龍詞,一打鑼手在一旁和著參龍師敲打鼓點的節奏敲大鑼增添氣氛。
參龍唱詞分儀式詞、插詞和正文三種形式。
是結合舞龍和划龍舟活動的相關儀式所唱的詞文,不同儀式和不同場境有不同內容的詞文。
插詞是參龍師據應邀方香案擺設的變化和不同場境,穿插正文即興演唱的詞文。這類詞文,由參龍師即興編唱。
正文即演唱古代傳記、短篇、中篇的故事、小說的詞文,一般在舉行相關儀式之後,或龍燈(龍船)在某個地方較長時間停頓、表演之時演唱。
藝術形式
參龍詞,沒有道白,均為七言韻文體裁。詞文格調高雅、生動活潑,清奇典雅,讀之朗朗上口,聞之悅耳動聽,富有藝術品位。
曲調參龍曲調熱烈、明快,主旋律明朗清晰,節奏感強。音樂一般以2/4為節拍,旋律與龍船調或花鼓調相似,揉合了溫州民間的山歌和小調的韻律、節奏。參龍船以詠誦為主,參龍燈則多以龍船調或花鼓調詠唱。音樂伴奏分鼓、鑼、嗩吶聯合伴奏與單鼓伴奏兩種。
表演形式參龍,表演與民間祈祀儀式相結合,表演形式獨特,曲目豐富,保存著大量神秘的祭壇古歌,是研究古代曲藝形式和祭俗等的活證。參龍的歌詞富有韻律和音樂性,語言通俗凝鍊、亦俗亦雅,具有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功能、教育功能、娛樂休閒功能等文化功能,以及史料價值、文學藝術價值等文化價值。蒼南參龍與樂清、平陽申報的曲藝類“參龍”合併打包為“溫州參龍”。2009年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新入選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