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清乾隆《平陽縣誌》載:“蒲門城周圍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五尺,趾闊一丈二尺,城門三座,垛六百十一口,敵台六座,窩鋪二十二座。”現鳥瞰所城,平面為不規則長方形,南北長,東西短,北圓南方。城牆除北面依龍山的山勢而建外,其餘三面均築於平地上,城外護城河環繞,頗具規模。全城周長2300餘米,城內面積約0.33平方公里。城牆體為三合土夾碎石夯打而成,內外兩壁間用不規則塊石分三層包砌,牆體剖面呈梯形,其底闊6.5—8米,頂闊5—6米,高5.30——7.50米。
蒲壯所城因北面城牆依山而築,故元需設定城門,其餘東、南、西三向城門依次為威遠門、正陽門、挹仙門,各城門皆建有城樓,城門外各設有護城門。諸城樓、城門及護城門形制、規模相似,城門及護城門均用較規則的條石砌成拱券,兩門朝向不一,平面中軸線上成九十度直角,兩門之間均設定瓮城,各護城門外左右兩側各築敵台一座。
東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面闊2.26—3.20米,通進深11.80米,通高4.80米,上置城樓(迎陽樓)。城門由內外二層拱券合築,外層用三十條石分三節並聯縱券對稱砌築,券高3.36米,券厚2.65米,券頂距城樓頂1.80米,內層拱券門用二十七條石分三節並聯縱券對稱砌築,券頂高4.50米,門闊2.80米,券厚235米,內外二層券門之間,原設門戶,現已毀。
東護城門(威遠門)護城門兩壁用塊石壘砌,內夯實土、碎石,門面北,面闊2.30米,通進深6.64米,外層拱券門用四排條石分三層並聯縱券對稱砌法,券頂高3.4米,拱券厚1.15米,券頂距城頂1.60米,內層拱券門用青磚粘白灰並聯錯縫拱券砌築,券頂高3.85米,面闊2.68米,拱券厚1.58米,於二層拱券門之間置一石橫樑,其兩端分別拴入城牆牆體,石樑寬0.48米,厚0.35米,距地2.08米,為原門戶之頂梁,現門戶已毀。東門瓮城內天井面闊14.90米,進深16米,瓮城台面闊19.60米,進深26.90米。
東門城堞
東門城堞主要修築於瓮城台面一周,用規則塊石壘砌,堞高1.80米,堞口高1.13米,寬0.42米,城堞厚0.35米,箭孔方形,邊長0.25米,各堞口相距2.00米。
東城樓系木構建築,面闊三間10米,其中明間闊4.00米,通進深三間6.70米,明問七架梁,次間邊縫抬梁式結構,城樓基高0.15米,樓兩壁及後牆均用青磚包砌,牆厚0.3米。東城樓明脊檁距地4.70米,上金檁距地4.20米,下金檁距地3米,檐檁距地3米。明問金柱方形,邊長0. 23米,柱礎石質方形,邊長0.28米,高0.18米。明問地面鋪設木質地板。門高2.00米,寬1.60米,門檻木質厚0.08米,高0.16米。兩次間各置窗,長1.17米,寬0.90米。樓兩側牆門對開邊門,門寬0.78米,高1.94米,設石質門檻,厚0.07米,高0.20米。城樓屋頂硬山造,正脊高0.60米,兩端各飾鸞鳳吻獸,兩坡頂舉折平緩,蓋陰陽台瓦,不設滴水。
東護城河、吊橋及敵台護城河今已成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但河道各段寬度和深度不一,河泥淤積較嚴重,河道兩側原護坡堤破損。原架設於東門外的吊橋現改為水泥橋。東門外南側敵台構築已毀,遺址尚可辯認。北側敵台構築破損,基座闊10.70,進深6.20米,頂殘寬7.80米,殘高7.60米。敵台靠城牆而築,外壁用不規則塊石壘砌,內夯實土與碎石。敵台頂遺有古榕樹一株,濃蔭蔽日。
東城牆
城牆長達425米,其內外兩壁均以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保存完整,城牆基闊5.30一11米。頂寬4.50米一10米,牆高3.10—6.20米。
南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門面闊脊高0.60米,兩坡頂舉折平緩,蓋陰陽合瓦,勾頭不設滴水。
南護城河、吊橋及敵台
護城河至今流淌,已成為城外旱田灌溉河道,由於年久失修,河道淤積嚴重,其各處深度、寬度不一,兩側原河道護堤亦殘損嚴重。原吊橋遺址現已由三條石板拼鋪構成單孔石橋,橋長4.00米,寬1.00米,石板厚0.20米。橋之東側護城河上置一分水橋閘,使河道一側貫通東城門河道,另一側河道引水流沿河人海,增強排水功能。
南門外兩敵台均靠城牆而建。其中東側敵台基闊8米,深5.70米,殘高3.00米,外築塊石,內夯實土、碎石。西側敵台基闊8.50米,深10.20米,殘高2.00米,外築塊石,內夯實土與碎石。
南城牆
城牆長達5 30米,其內外兩側均以塊石壘砌,內夯以實土、碎石,保存完整。城牆內外兩側比較陡直,城牆基闊5130—10米,高3 00—6.00米,頂寬5—7米。
西城門原殘損嚴重,僅存城門兩壁牆,其用塊石包砌,內夯實土與碎石,門面闊2.35米,通進深8.40米,頂部拱券結構和城樓久毀。2002年,已對頂部拱券結構作恢復性修建。
西護城門(挹仙門)
護城門兩壁用塊石包砌,內夯以實土和碎石,門面南,面闊2.14米,通進深5.55米。分內外二層拱券門合築,外層拱券用六條石分三節並聯對稱砌築,券頂高3.05米,拱券厚0.60米,券頂距城牆(殘)l.20米。內層拱券門用青磚粘白灰並聯錯縫拱券砌築,券頂高4.03米,面闊2.80米,券厚1.40米。於二層拱券門之間並橫二條石樑,其兩端分別拴入城牆體,二石樑合寬0.70米,厚0.35米,距地3.07米,系原門戶之頂梁,現門戶已毀。
護城河現為城外主要灌溉河道,由於年久失修,河泥淤積嚴重,河道各處寬度、深度不一,河道兩側護坡堤殘損嚴重。原架設於西門外的吊橋已毀,今為單孔石板橋,西門外北側敵台構築嚴重殘損,但遺蹟可辨,南側敵台構築尚存,其靠城而建,基闊6.80米,深4.80米,殘高5.20米,頂寬4.20米。敵台外側為不規則塊石壘砌,內夯實土與碎石。
西城牆
城牆長達5 80米,其內外兩壁均以塊石壘砌,內夯以實土、碎石,城牆保存較完整,頂部略有殘損,其基闊5.50一l1.20米,頂寬4.50—10.0米,殘高3.50—6.40米。
北面城牆圍繞龍山山腰而建,因歷代未予修繕,現殘損嚴重,其倚山而築,故未設城門、護城門及瓮城。北城牆長約800米,龍山兩側山坡現闢為山園,種植旱作物及林木。城牆殘高l一3米不等,牆頂部結構殘損嚴重,但牆基構築依存。
環城跑馬道跑馬道緊靠東、南、西三向城牆內側,是所城內重要的交通、軍事設施,更是城內駐軍官員往返於各城門、城樓、瓮城、敵台之間的主幹道,其用鵝孵石或塊石鋪築而成,地面平整,各段寬度在3—5米之間,現保存完好,明代風貌依舊。位於各段城牆內側與跑馬道之間的是所城的排水道,它是建城時設定的。排水道順各段城牆跟走向,經各城門、瓮城、護城門向護城河排流,為所城內重要的排水渠道。
街 道明初建城置米紅色花崗岩奠基石為中心點,向東延伸是十字街,經橫街轉到東城門為東門街,長350米,路寬4—5米;向南延伸到南城門為南門街,長142米,寬4米;向西延伸到西城門為西門街,長183米,寬4米;向北延伸到龍山腳下城隍廟止為倉前街,長149米,寬2—4米。此花崗岩奠基石表面刻劃成縱橫7條方格線,至今作原地保存。城內街巷圍繞“田”字形而設計,整齊排列;街街相貫,巷巷溝通。其它小街巷也在“田”字形方格內再次劃分,並向四條街迴環擴散,連通中心街,又與環城路一周相接,縱橫交織,四通八達,如同貫通全身的血脈,組成了小城內的道路網路。城內布局可供軍事化防衛,即使萬一失守,或者誘敵深入,作為巷戰的迂迴餘地,守兵可化整為零,內外夾攻,出奇制勝。
巷 弄
(1)發祥巷:原名挖腸巷,位於城內東南角,為建城時民工受罰之處,呈“L",長120米,寬2米,西接五顯巷,北連張道台巷。
(2)社倉巷:位於城內西南角,東西走向,東接第四巷,西連城牆跑馬道,長100米,寬2米。為明代所城後備設施區域。
(3)鐵械局巷:位於城內西南角,與社倉巷平行,長110米,寬2米,為所城軍需庫所在地。
(4)馬房巷:位於城內西南角,與鐵械局巷平行,長80米,寬2米,為所城養馬之處。
水井水溝
水 井水源問題為建城選址條件之一。蒲城地下水位平均在l米左右,建城時開鑿有24口井,現大部分水井尚存。座落於城北首龍LU上的西庵有一口井,水深且綠,稱之為“蒲門第一泉”。而位於城中十字街邊的街心公井,為元代前所築,水清源長,永不乾枯。據傳明初建城時特意留置街心,也使這條街為全城最寬,約6米,此井供軍民飲用及防火之用,為當時二十四口井之冠,稱之為“公井”。蒲壯所城的水井築法與金鄉衛城築法不同,前者的水井大部分呈圓形,而後者的水井大都呈方形。
水 溝城內地表水由西城牆外滲入,順街巷形成各條大小水溝,經仕美亭附近向南轉向南門街,穿街向東,再轉向東北注入文昌閣大水溝,流向為弧形,與南門街形成弓與箭式的搭配,象徵堅不可摧之意。城內南北向平行的有二條大水溝,其中每段各長30多米,寬l.7米,深1.6米,逐段設閘儲水,以供軍民洗滌防火。二大水溝流經東西街時,有二座小橋,東面石橋板九塊,西面橋石板八塊,象徵九經八卦之意。東西橋旁,各設有天燈,傳供夜間巡邏士兵和更夫敲梆照明。城內的水系與護城河相通,流出東門外吊橋後匯入蒲江,注入沿浦海口即東海。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