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蒲甘王朝在其統治的243年(公元1044~1287年)中共建了大大小小四千四百多座塔,現在保存下來的僅有兩千二百多座(有的統計說,蒲甘王朝建的塔有4萬座,現存有五千多座)。蒲甘王朝給蒲甘帶來了黃金歲月。蒲甘也因此成了佛塔之林。七百多年後,蒲甘成了緬甸著名的旅遊勝地,到蒲甘看佛塔也成了重要的旅遊活動項目。
名塔

蒲甘佛塔中,以瑞西貢最出名,此塔是阿律耶陀建的,塔內珍藏有佛牙,是一座金塔,也是蒲甘最早建的塔,1059年開始興建,直到阿律耶陀王死後才竣工。這座宏偉壯麗的金塔是阿律耶陀國王的豐碑之一。
蒲甘塔林中,有佛牙的塔共有4座,除瑞西貢塔之外,另外3座是丹吉當塔、羅迦南達塔和古隱當塔。此3座塔比瑞西貢金塔規模小一些。
阿難陀塔也是名塔之一,塔內的佛像千姿百態,塔內的浮雕、壁畫以及各種圖案在其他塔中罕見。有人稱這是緬甸的“龍門石窟”。
大彬瑜塔規模大、保存完整,亦是名塔之一。以上的塔和蒲甘其他的塔,供奉的臣像、坐佛、立佛,多是緊身袍服,左肩披襟,有的頭戴玉冠,這是受印度的小乘佛教藝術的影響。自蒲甘王朝後,小乘佛教傳遍緬甸各地,為緬甸統一起了很大作用 .
歷史

蒲甘(Bagan)是驃族人(Pyu)最後的京都。驃王自從室利差達羅(Criksetra)遷至坦泊地巴之後,便一蹶不振,後為緬族人征服。
公元1044年阿律耶陀統一全緬甸,建立蒲甘王朝,也統一了佛教。印度的佛教由孟族人帶入緬甸之後,當時的人民對宗教很虔誠,為了死後能上天堂,到極樂世界,貴族以及奴隸主致力於建佛塔,耗費巨大,這並非一般勞苦大眾所能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