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姿

蒲柳之姿

蒲柳之姿:比喻未老先衰,或體質衰弱。亦用來韶華易逝、容顏易老。南朝梁·劉孝標註引顧凱之為父傳曰:“君以直道陵遲於世。蒲柳,即水楊,枝葉易凋,故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之說,古人常用“蒲柳之姿”自喻體質衰弱,是客套之言;亦用來暗喻韶華易逝、容顏易老。東晉時期,揚州刺史殷浩請顧悅做官,顧悅重義守信,傾注全力處理政務,長期的勞累使得30多歲的顧悅滿頭白髮。顧悅在殷浩的引見下見到年紀相仿的簡文帝,簡文帝感到詫異。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拼音 :pú liǔ zhī zī

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比喻衰弱的體質

典源

《晉書》《晉書》
《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57

顧悅與簡文同年,而發蚤白。簡文曰:“卿何以先白?”對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譯文:顧悅和簡文帝同齡,而頭髮很早就白了。簡文帝說:“你為什麼頭髮白得比我早?”顧悅回答道:“我是蒲柳一樣的資質,向著秋天樹葉就掉落了;您是松柏一般的質地,經受了秋霜反而更加茂盛。”

南朝梁·劉孝標註引顧凱之為父傳曰:“君以直道陵遲於世。入見王,王發無二毛,而君已斑白,問君年,乃曰:‘卿何偏蚤白?’君曰:‘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臣蒲柳之質,望秋先零。受命之異也。’王稱善久之。”

《晉書》卷七十七《殷浩列傳·顧悅之》~2048~

顧悅之字君叔,少有義行。與簡文同年,而發早白。帝問其故。對曰:“松柏之姿,經霜猶茂;蒲柳常質,望秋先零。”簡文悅其對。始將抗表訟浩,浩親故多謂非宜,悅之決意以聞,又與朝臣爭論,故眾無以奪焉。時人鹹稱之。為州別駕,歷尚書右丞,卒。子凱之,別有傳。

釋義

蒲柳,即水楊,枝葉易凋,故有“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之說,古人常用“蒲柳之姿”自喻體質衰弱,是客套之言;亦用來暗喻韶華易逝、容顏易老。

同源典故

依蒲柳 侵蒲柳 凋蒲柳 君叔傷蒲柳 早衰蒲柳 蒲柳 蒲柳之姿 蒲柳先秋 蒲柳先衰 蒲柳凋 蒲柳衰

故事

東晉時期,揚州刺史殷浩請顧悅做官,顧悅重義守信,傾注全力處理政務,長期的勞累使得30多歲的顧悅滿頭白髮。殷浩勸他注意身體。顧悅在殷浩的引見下見到年紀相仿的簡文帝,簡文帝感到詫異。顧悅說皇上是松柏之質,他是蒲柳之姿經不起風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