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間風

葦間風

《葦間風》是愛爾蘭作家威廉·巴特勒·葉芝的作品。

基本信息

簡介

《葦間風》是一部愛的詩集,它由80首詩歌組成,是從葉芝1889年到1939年十二部詩集中精選而出的。所選詩歌有的節奏低緩,猶如一曲從長巷裡飄出的大提琴曲;有的明亮歡快,宛如愛爾蘭草原上一曲優美的風笛。

其他

愛貫穿了葉芝的生命,也貫穿於所有詩歌中。在他的人生和詩集中,愛是嚴肅而又聖潔,美麗而又痛苦的。他將青春、愛情連同死亡一同糅進循環往復、錯綜神秘的時間洪流里,讓遠古與現代在相同的時空背景里互相對視。在這種痛苦的對視中,真理、自由等命題一一浮現,並被賦予了歲月的厚重感

沒有任何人能夠像葉芝一樣,能將愛情讚頌發展到如此極致,甚至超越愛情中的人而存在。在這久遠、空闊的時空里,葉芝在孜孜不倦地構建著自己的、也是人類永恆的命題——生命尊嚴青春愛情抒寫著他對他和他的同類的無限的愛。

作者簡介

葉芝(1865-1939)愛爾蘭著名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他出生於都柏林一個畫師的家庭,1884年違背父願,丟開油彩、畫布,專心致力於詩歌創作。他一生創作豐富,其作品吸收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精華,幾經變革,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1923年,葉芝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獲此殊榮的第一位詩人。晚年葉芝百病纏身,依然筆耕不輟,創作了許多膾人口的詩歌,被艾略特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英語詩人”。

1939年1月28日,葉芝病逝於法國的羅格布隆。

編輯推薦

我的愛人啊,只要我們是那雙翱翔的白鳥!

要閱讀葉芝,需要去看他各個時期的詩歌。只有在不同詩歌的對照中,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完整的葉芝,一個日趨成熟的葉芝。在葉芝早期的詩作中,我們總能看到一個更加個人化的葉芝:愛情的不幸,感慨時光的逝去,對美好的追求。

葉芝的偉大也許就在於此:他不斷地突破自己,並且追求道德上的完善,在美好、道德、信仰、希望、愛情上面追求拯救之路。葉芝也讓我想起他的先驅和追隨者:在他之前,但丁把中世紀神學大全的全部體系和自己全部的體驗鍛造成詩歌;歌德從不間斷學習和工作;莎士比亞通過自己無窮的想像和自然的表現力,在詩歌和戲劇里表現他的噩夢、狂歡、憂患。

要了解葉芝的深厚與偉大,我們必須把握他詩中所呈現的對比性,這種對比在現實世界裡充滿矛盾,但是在藝術世界裡,卻可以得到調和與統一。——余光中

他那永遠充滿靈感的詩,透過高度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瑞典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會

辛勤耕耘著詩歌,把詛咒變成了葡萄園。——詩人奧登《悼念葉芝》

一廢我也曾英俊像個少年,但那時我生澀的詩脆弱不堪,我的詩神也很蒼老,現在我已蒼老且患風濕,形體不值一顧,但我的繆斯卻年輕起來了。——葉芝

目錄

十字路口

披風、船和鞋子

印度人致所愛

落葉飄零

蜉蝣

被偷走的孩子

經柳園而下

玫瑰

塵世玫瑰

仙謠

茵尼斯弗利島

愛的嘆惋

愛的憂傷

當你老了

白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