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恭銀

葉恭銀

葉恭銀,浙江大學教授,碩士和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處處長、昆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農業部作物病蟲分子生物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副主任。

基本信息

葉恭銀,浙江大學教授,碩士和博士生導師。現任浙江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處處長、昆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農業部作物病蟲分子生物學重點開放實驗室副主任。兼任中國昆蟲學會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昆蟲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水稻研究所兼職研究員、教育部“農業害蟲生物防治創新團隊”骨幹。
1996年於浙江農業大學獲昆蟲學專業理學博士學位,學位論文於1999年被評為全國首屆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989年起留校任教,歷任助教、助研、副教授,1997年批准為碩士生導師,2000年晉升教授,次年批准為博士生導師。 曾赴國際水稻研究所、加拿大渥太華大學進修或開展合作研究。主要從事昆蟲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安全、生物適應與生物資源、害蟲生物防治、資源昆蟲和法醫昆蟲學等領域科研與教學工作。已在國內外發表論著150餘篇(部),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科技獎10項。近年主持或主要參加國家“973”計畫、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省科技廳項目,以及國際合作項目等科研項目20餘項。1998年被遴選為浙江省“151工程”人才。1996年博士畢業時獲校竺可楨獎學金,並被評為省級優秀博士畢業生,1997年獲中國昆蟲學會第二屆青年科技獎,2001年被評為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獲浙江省青少年英才獎。2003年被遴選為浙江省“新世紀151工程”第一層次人才。同年獲得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專項基金資助。2004年和2006年被評為浙江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2005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個人簡歷

學 歷

1982.9~86.7, 浙江農業大學植保系本科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6.9~89.7, 浙江農業大學植保系攻讀昆蟲學專業碩士學位,獲碩士學位。
1992.9~96.1, 浙江農業大學植保系攻讀昆蟲學專業博士學位,獲理學博士學位,獲校竺可楨獎學金,省級優秀博士生,學位論文於1999年被評為全國首屆百篇優秀論文之一。

工作簡歷

1989.8~1992.8, 浙江農業大學,助教。承擔《昆蟲病理學》課程碩士生教學工作,主要從事茶樹害蟲生物防治和天蠶開發利用研究。
1992.8~1996.12, 浙江農業大學,助研,校青年學術骨幹。承擔《茶樹病蟲害》(蟲害部分)、《昆蟲病理學》、《昆蟲生物化學》等5門本科、碩士和博士生課程教學任務,重點開展天蠶生殖生理、害蟲生物防治、資源昆蟲等研究。
1996.12~1998.9, 浙江農業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承擔《茶樹病蟲害》(蟲害部分)、“ Insect Physiology”、”Insect Pathology”、《昆蟲生理生化新進展》等課程教學工作;重點開展轉 Bt基因抗蟲水稻抗蟲性評價、資源昆蟲和害蟲天敵生理生化等研究。
1998.9~2000.12, 浙江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承擔《茶樹病蟲害》(蟲害部分)、“ Insect Physiology”、”Insect Pathology”、《昆蟲生物化學》、《昆蟲生理生化新進展》等課程教學工作;重點開展轉Bt基因抗蟲水稻生態風險性評價、害蟲天敵生殖與免疫生理等研究。
2000.12~至今, 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人才。承擔校精品課程《植物保護學》、《昆蟲生理學》、《昆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安全科學》、《基礎昆蟲學新進展》、《環境分子生物學》、《生物安全科學新進展》、《昆蟲分子科學》、《現代昆蟲學》等課程教學工作;重點開展寄生蜂卵黃蛋白與毒液活性物質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生殖與免疫生理、轉基因抗蟲作物安全性評價與合理持續利用,以及法醫昆蟲學和資源昆蟲等研究。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昆蟲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安全、生物適應與生物資源、害蟲生物防治和法醫昆蟲學等領域的基礎和套用研究。側重開展昆蟲生殖的生理與分子機理,寄生蜂與寄主互作的生理與分子機理、寄生蜂調控寄主發育與抑制寄主免疫的因子及昆蟲抗菌物質的挖掘、昆蟲先天免疫生理與分子機理、昆蟲耐/抗有毒物質的生理與分子機理、媒介昆蟲與植物病毒互作機理、害蟲天敵資源利用與生物防治、新型殺蟲基因挖掘與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性評價等研究。近年主持或主要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點項目)、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國家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計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浙江省科技攻關計畫重點項目等2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科技獎10餘項。
目前主要在研項目包括: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課題:轉基因植物對動植物多樣性影響的生態學規律(主持)
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轉基因水稻環境安全評價技術—抗病蟲等基因操作的環境安全評價技術(任務負責)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課題:天敵與害蟲的互作及控害機制(骨幹)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媒介昆蟲-病毒-植物互作加劇生物入侵的過程和生理機制(專題負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殺蟲蛋白於Bt水稻-植食者-蜘蛛食物鏈中的歸趨及其生態學效應的評價(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蝶蛹金小蜂毒液抑制寄主血細胞包囊作用的分子機理(主持)

學術職務

中國昆蟲學會生理生化與分子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浙江省昆蟲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植物保護學報》編委

科研成果

1990年,昆蟲桿狀病毒大量增殖技術,浙江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本人系第三完成人(胡萃, 吳曉晶, 葉恭銀)
1993年,茶尺蠖生物防治研究,浙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杭州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浙江省農業科技改進一等獎,本人系第三完成人(胡萃, 朱俊慶, 葉恭銀, 商建農, 江冬友)
1993年,珍貴絹絲昆蟲天蠶生物學研究,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本人系第四完成人(胡萃, 何占演, 劉冠峰, 葉恭銀, 朱時建
1994年,昆蟲人工飼料及害蟲天敵性比研究,浙江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本人系第二完成人(胡萃, 葉恭銀, 李雲壽, 吳曉晶, 沈志成
1996年,珍稀瀕危蝴蝶中華虎鳳蝶研究,浙江省政府科技進步優秀獎,本人系第三完成人(胡萃, 洪健, 葉恭銀, 陳益, 吳曉晶)
1998年,咪唑類化合物對天蠶生長發育與生殖的生理活性,浙江省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本人系第一完成人(葉恭銀, 胡萃, 陸雪芳, 龔和
1999年,農桿菌介導法培育Bt轉基因抗蟲水稻,浙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農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本人系第三完成人(高明蔚, 舒慶堯, 葉恭銀, 項友斌, 崔海瑞, 吳殿星, 夏英武, 周建華, 胡萃, 王忠華, 吳剛, 成雄鷹, I. Atosaar)
1999年,亞洲玉米螟幼蟲的營養需求特性及其在防治中的套用,浙江省政府科技進步優秀獎,本人系第三完成人(呂仲賢, 王桂躍, 葉恭銀, 陳建明, 卜衛良, 吳代平, 顧國平, 包先樹, 楊樟法, 胡萃, 鄭許松)
2000年,褐飛虱全純人工飼料的創製及胺基酸營養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一等獎,本人系第八完成人(傅強, 張志濤, 胡萃, 賴鳳香, 唐啟義, 孫宗修, 俞曉平, 葉恭銀, 呂仲賢, 朱智偉, 姚青)
2003年,農林重要寄生蜂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理論基礎,教育部科技成果自然科學二等獎,本人系第二完成人(胡萃,葉恭銀,高其康, 蔡峻, 呂慧平, 孫萌, 陳品南, 梁細弟

榮譽稱號

1996年,獲竺可楨獎學金(浙江農業大學)
1996年,浙江省優秀博士生畢業生(浙江省教委)
1997年,中國昆蟲學會第二屆青年科技獎(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中國昆蟲學會)
1998年,浙江農業大學優秀青年教師(浙江農業大學)
1999年,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全國首屆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
2000年,浙江大學“朱祖祥優秀教師獎”(浙江大學)
2000年,浙江大學優秀研究生德育導師(浙江大學)
2001年, 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共浙江省委)、省高校系統優秀共產黨員(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
2001年, 浙江省青少年英才獎(浙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浙江省青少年英才獎勵基金會
2003年,浙江大學優秀共產黨員
2004年,浙江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006年,浙江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
2007年:主講的《植物保護學》被評為浙江省精品課程;
2008年:主講的《植物保護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2008年:陳子元農科教育基金“教學突出貢獻獎”獲得者;
2009年:寶鋼優秀教師獎、浙江省首屆“師德先進個人”
2010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10年:主講的《生物入侵和生物安全》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2011年:浙江省第六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2011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指導教師;

論文著作

學術論文

1. Chen M, Ye G Y(通訊作者), Yao H W, Chen X X, Shen Z C, Hu C and Datta S K. 2006. Field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transgenic rice expressing a fused gene of cry1Ab and cry1Ac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on nontarget planthopper and leafhopper populations.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 35(1): 127-134.
2. Yao Hongwei, Ye Gongyin (通訊作者), Jiang Caiying, Fan Longjiang, Datta K, Hu Cui, Datta S K 2006. Effects of the pollen of transgenic rice line, TT9-3 with a fused cry1Ab/cry1Ac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on non-target domestic silkworm, Bombyx mori Linnaeus (Lepidoptera: Bombyxidae). 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 41(2): 339-348.
3. Guo-Xin Wu, Gong-yin Ye, Cui Hu and Jia-An Cheng. 2006. Accumulation of cadmium and its effects on growth, development and hemolymph biochemical compositions in Boettcherisca peregrina larvae (Diptera: Sarcophagidae). Insect Science, 13: 31-39.
4. 吳國星, 李凱, 葉恭銀, 胡萃, 程家安. 2006. 棕尾別麻蠅金屬硫蛋白的分離純化及性質分析. 昆蟲學報, 49(1): 22-28
5. 王世貴, 葉恭銀, 胡萃. 2006. 轉cry1Ab基因水稻對二化螟幼蟲血細胞的影響. 昆蟲學報, 49(2): 200-205
6. 黃誠華, 姚洪渭, 葉恭銀, 程家安. 2006. 氟蟲腈亞致死劑量處理對二化螟和大螟幼蟲體內解毒酶系活力的影響. 中國水稻科學, 20(4): 447-450
7. 吳國星, 葉恭銀, 胡萃, 程家安. 2006. 重金屬鎘對棕尾別麻蠅親代及子代生長發育與繁殖的影響.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32(1): 71-76
8. 王慧, 吳國星, 葉恭銀, 胡萃, 程家安. 2006.銅和鎘在棕尾別麻蠅體內的累積及其對三種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32(1): 77-81
9. 盧新民, 葉恭銀. 2006. 昆蟲的NF-КB信號通路. 細胞生物學雜誌, 28(4): 561-565
10. Zhong Zhang, Gong-yin Ye, Jun Cai, Cui Hu. 2005. Comparative venom toxicity between Pteromalus puparum and Nasonia vitripennis toward the hemocytes of their nature hosts, non-target insects and cultured insect cell. Toxicon, 46: 337-349.
11. Zhu Shifeng, Gao Feng, Cao Xuesong, Chen Mao, Ye Gongyin, Chunhong Wei, Li Yi. 2005. The rice dwarf virus P2 protein interacts with ent-Kaurene ocidase in vivo, leading to reduced biosynthesis of gibberellins and rice dwarf symptoms. Plant Physiology, 139: 1935-1945.
12. Li Fangfang, Ye Gongyin, Chen Xuexin, Peng Yufa. 2005. Effects of transgenic Bt rice pn the food consumpti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larvae. Rice Science, 12(3): 202-206
13. 陳茂, 葉恭銀, 盧新民, 胡萃, 彭於發, 舒慶堯, Illimar Altosaar. 2005. CrylAb殺蟲蛋白在水稻-褐飛虱-擬水狼蛛食物鏈中轉移與富集. 昆蟲學報, 48(2): 208-213
14. 李凱, 葉恭銀, 胡萃. 2005. 雙向凝膠電泳圖譜用於常見屍食性蠅類初孵幼蟲的鑑別. 昆蟲學報, 48(4): 576-581
15. 陳茂, 葉恭銀, 李毅, 姚洪渭, 胡萃. 2005. 水稻矮縮病毒基因組及毒粒三維結構的研究進展. 植物保護學報, 32(2): 207-213
16. 張忠, 葉恭銀, 王洪祥, 蔡峻, 胡萃. 2005. 蝶蛹金小蜂寄生對菜粉蝶和玉帶鳳蝶蛹血細胞數量和組成的影響. 植物保護學報, 32 (2): 158-162.
17. 陳亮, 吳興富, 鄧建華, 葉恭銀. 抗吡蟲啉桃蚜種群的選育及其互動抗性研究. 農藥學學報. 2005. 7(3):289-292
18. 張燾, 張忠, 李凱, 葉恭銀, 胡萃. 2005. 麗蠅蛹集金小蜂寄生棕尾別麻蠅的生理學效應.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31(1): 71-75
19. 姚鵬程, 葉恭銀, 胡萃. 2005. 麗蠅蛹集金小蜂卵黃原蛋白合成與攝取及卵黃磷蛋白降解的時間動態.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31(6): 714-718
20. 韋國棟, 戎念杭, 葉恭銀, 高其康. 2005. 寄主識別利它素誘導野蠶黑卵蜂寄生馬尾松毛蟲的研究. 浙江農業學報, 17(2): 69-73
21. 陳若霞, 葉恭銀, 王揚軍, 吉斌權, 張春芬, 應霞鈴, 沈健. 2005. 水葫蘆象甲的寄主專一性及對水葫蘆的控制作用. 浙江農業學報, 17(2): 74-78
22. 馬永芳, 陳茂, 葉恭銀, 胡萃. 2005. Bt水稻抗蟲性及其農藝性狀研究. 浙江農業學報, 17(6): 363-367
23. 李凱, 葉恭銀, 胡萃. 2005. 第22屆國際昆蟲學大會法醫昆蟲學論文簡介. 中國法醫學雜誌, 20(2): 126-128
24. 朱家穎, 李凱, 葉恭銀, 胡萃. 2005. 北美法醫昆蟲學年會及其論文簡介. 昆蟲知識, 42(4): 463-467
25. Cai, Jun, Ye Gongyin, Hu Cui. 2004. Parasitism of Pieris rapae (Lepidoptera: Pieridae) by a pupal endoparasitoids, Pteromalus puparum (Hymenoptera: Pteromalidae): effects of parasitization and venom on host hemocyts.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 50(4): 315~322 (SCI)
26. 張忠,葉恭銀,胡萃. 2003. 蝶蛹金小蜂毒液對菜粉蝶蛹血細胞延展、存活及包囊作用的影響. 昆蟲學報, 47(5):551~561
27. 陳茂, 葉恭銀, 胡萃等. 2004. 抗蟲轉基因水稻對非靶標害蟲褐飛虱食、產卵行為影響的評價. 中國農業科學, 37(2): 222-226
28. 劉志誠, 葉恭銀, 胡萃. 2004. 抗蟲轉基因水稻和化學殺蟲劑對稻田節肢動物群落的影響. 套用生態學報, 15(12): 2309~2314
29. 蔣彩英,姚洪渭,葉恭銀,胡萃. 2004. 蘇雲金芽孢桿菌YJ-2000菌株對家蠶主要生物學特性影響的研究. 蠶業科學, 30(2): 171~175
30. 呂慧平,葉恭銀,胡萃等.2004. 菜園常用殺蟲劑對蝶蛹金小蜂存活和卵巢發育的影響.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30(1): 73~77
31. 朱光輝,葉恭銀,胡萃等. 2004. 巨尾阿麗蠅幼蟲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組成的時間特徵.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30(1): 69~72
32. 陳茂, 葉恭銀, 胡萃. 2004. 《Nature》有關轉基因玉米生態安全爭論性報導的回顧. 生態學雜誌, 23(2): 80~85
33. 呂仲賢, Villareal S, 俞曉平, Heong, K L, 胡萃. 2004. 氮肥對稻株含水量和傷流液的影響及其與對褐飛虱為害耐性的關係. 中國水稻科學, 18(2): 161~166
34. 陳茂, 葉恭銀, 胡萃, Datta S K. 2003. Bt秈稻對褐飛虱取食、產卵行為的影響. 植物保護學報, 30(4): 365-370
35. Ye G Y, Yao H W, Shu Q Y, Cheng X, Hu C, Xia Y W, Gao M W, Altosaar I. 2003. High levels of stable resistance in transgenic rice with a cry 1Ab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to rice leaffolder,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under field conditions. Crop Protection, 22: 171~178
36. Chen Mao, Ye Gong-yin, Yao Hong-wei, Hu Cui, Shu Qin-yao. 2003. Impact evaluation of insect-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on the feeding and oviposition behavior of its non-target insect, the brown planthopper, Nilaparvata lugens (Homptera: Delphacida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9): 1000~1006
37. 劉志誠, 葉恭銀, 胡萃, S K Datta. 2003. 轉cry1Ab/cry1Ac基因秈稻對稻田節肢動物群落影響. 昆蟲學報,46(4): 454~465
38. 劉志誠, 葉恭銀,傅強,張志濤,胡萃. 2003. 轉cry1Ab基因水稻對擬水狼蛛捕食作用間接影響的評價. 中國水稻科學,17(2): 175~178
39. 陳茂,葉恭銀, 胡萃,Tu J, Datta S K. 2003. Bt水稻對飛虱和葉蟬及其卵寄生蜂擴散規律的影響.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29(1):29~33
40. Wu G, Cui H, Ye G, Xia Y, Sardana R, Cheng X, Li Y, Altossar I. 2002. Inheritance and expression of the cry1Ab gene in Bt (Bacillus thuringiensis) transgenic rice. Theor. Appl. Genet., 104(4): 727~734
41. 姚洪渭, 蔣彩英, 葉恭銀, 程家安. 2002. 白背飛虱不同地區種群的抗藥性研究. 套用生態學報, 13(1): 101~105
42. Ye Gong-Yin, Qing-Yao Shu, Hong-Wei Yao, Hai-RIU Cui, Xiong-Ying Cheng, Cui Hu, Ying-Wu Xia, Ming-Wei Gao, I. Altosaar. 2001. Filed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rice containing a synthetic cry1Ab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to two stem borers. J. Econ. Entomol., 94(1): 271~276
43. Cai J, Ye GY, Hu C. 2001. Effect of parasitization by the pupal endoparisitoid, Pteromalus puparum (Hymenoptera: Pteromalidae) on humoral immune reactions of Pieris rapae (Lepidoptera, Pieridae). Entomol. Sinica, 8(4):335~342
44. Sun M, Ye GY, Hu C. 2001.Analysis of the soluble proteins in three species of parasitoids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yolk protein in Pteromalus puparum. Entomol. Sinica, 8(4):298~308
45. Ye Gong-yin, Tu Jumin, Hu Cui, Datta K., Datta S.K. 2001. Transgenic IR72 with fused Bt gene cry1Ab/cry1Ac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s resistant against four lepidopteran specie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Plant Biotechnology, 18(2): 125~133
46. 吳剛,崔海瑞, 舒慶堯, 葉恭銀, 夏英武,高明蔚,Altosaar I,李毅. 2001. 轉基因水稻中轉錄水平cry1Ab基因的沉默及其階段復活. 中國科學C輯, 31(6): 487~496
47. 吳剛,崔海瑞, 舒慶堯, 葉恭銀, 謝小波,夏英武,高明蔚,Altosaar I. 2001. “克螟稻”後代cry1Ab基因表達特性及其對二化螟抗性的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 34(5): 496~501
48. 蔡峻, 呂慧平, 葉恭銀, 胡萃. 2001. 假寄生對菜粉蝶蛹血細胞總數和包囊能力的影響.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7(1): 15~18 (指導研究生)
49. 姚洪渭, 蔣采英, 葉恭銀, 程家安. 2001. 白背飛虱羧酸酯酶與乙醯膽鹼酶的體軀與亞細胞分布特徵.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7(1): 5~10 (指導研究生)
50. 劉志誠, 葉恭銀, 胡萃. 2001. 轉基因抗蟲作物的研究進展. 科技通報, 16(S): 1~6 (指導研究生)
51. 王世貴, 葉恭銀, 胡 萃. 2001. 天敵與轉基因抗蟲植物的協同控害作用. 昆蟲知識, 38(3): 161~168
52. 朱光輝, 葉恭銀, 胡 萃. 2001. 第21屆國際昆蟲學大會上法醫昆蟲學論文簡介. 中國法醫學雜誌, 16(2): 127~128
53. Wang Shigui, Ye Gongyin, Hu Cui. 2001. Effects of Bt rice on the food consumpti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Chilo suppressalis larva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Entomologica Sinica, 8(3): 218~216
54. 唐健, 葉恭銀, 楊保軍, 趙新華, 蔣躍南, 舒慶堯, 袁筱萍. 2001. 水稻胡麻斑類似病危害轉Bt稻“克螟稻”初報. 中國水稻科學, 15(4): 317~319
55. 胡萃, 葉恭銀. 2001. 百年來直接與昆蟲學有關的諾貝爾獎得主. 昆蟲知識, 38(5): 388~392
56. 葉恭銀, 胡萃. 2001. 法醫昆蟲學發展新趨勢. 城市昆蟲學進展---全國第六屆城市昆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胡萃、程家安主編), 浙江大學出版社, 92~98
57. 朱光輝, 葉恭銀, 胡萃. 2001. 表皮碳氫化合物在城市昆蟲某些類群分類中的套用. 城市昆蟲學進展---全國第六屆城市昆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胡萃、程家安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 17~26
58. 朱光輝, 葉恭銀, 胡萃. 2001. 用磷鎢酸還原法測定棕尾別麻蠅幼蟲尿酸. 城市昆蟲學進展---全國第六屆城市昆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胡萃、程家安主編), 浙江大學出版社, 116~118
59. 呂慧平, 葉恭銀, 胡萃, 姚鵬程. 2001. 昆蟲卵黃蛋白受體研究進展. 浙江省第二屆青年學術論壇文集(彭圖治主編),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65~367
60. 劉志誠, 葉恭銀, 胡萃, 姚洪渭. 2001. 昆蟲雄性附腺的結構與功能. 浙江省第二屆青年學術論壇文集(彭圖治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68~371
61. 蔣彩英, 葉恭銀, 胡萃. 2001. 昆蟲腸道蛋白酶的研究概況. 浙江省第二屆青年學術論壇文集(彭圖治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72~374
62. 葉恭銀, 姚鵬程. 2001. 昆環境友好型殺蟲劑的發展概況. 浙江省第二屆青年學術論壇文集(彭圖治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9, 375~376
63. Ye G. Y., Shu Q. Y., Cui H. R., Hu C., Gao M. W., Xia Y. W., Cheng X., Altosaar I. 2000. A leaf~section bioassay for evaluating rice stem borer resistance in transgenic rice containing a synthetic cry1Ab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Bull. Entomol. Res., 90: 176~182
64. Qingyao Shu, Gongyin Ye, Hairiu Cui, Xiongying Cheng, Youbin Xiang, Dianxing Wu, Mingwei Gao, Yingwu Xia, Cui Hu, Ravinder Sardana, Illimar Altosaar. 2000.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ith a synthetic cry1Ab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were highly resistant to eight lepidopteran rice pest species. Molecular Breeding, 6(4): 433~439
65. 葉恭銀, 胡萃, 龔和. 2000. 高溫對珍貴絹絲昆蟲---天蠶睪丸生長發育的影響. 套用生態學報, 11(6): 851~855
66. 葉恭銀, 胡萃, 龔和. 2000. 高溫對珍貴絹絲昆蟲---天蠶卵巢生長發育的影響. 生態學報,20(3): 490~494
67. 葉恭銀, 胡萃, 舒慶堯, 崔海瑞, 高明蔚. 2000. 轉蘇雲金桿菌毒蛋白基因水稻抗螟性的離體葉片測定法. 植物保護學報, 27(1): 1~6
68. 葉恭銀, 呂慧平, 蔣采英, 胡萃. 2000. 昆蟲卵黃蛋白分子的多樣性與進化關係. 《走向21世紀的中國昆蟲學》(李典謨主編),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78~189
69. 葉恭銀, 胡萃, 龔和. 2000. 保幼激素和蛻皮激素對天蠶蛹期四種組織中轉氨酶活力的影響. 昆蟲學研究進展(吳孔明、陳曉峰主編),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33~139
70. 蔡峻, 葉恭銀, 胡萃. 2000. 寄生對菜粉蝶蛹血淋巴中血細胞和可溶性蛋白組份的影響. 植物保護學報, 27(2): 151~156 (指導研究生)
71. 姚洪渭, 葉恭銀, 程家安. 2000. 白背飛虱不同種群抗藥性的測定. 中國水稻科學, 14(3): 183~184 (指導研究生)
72. Wu Gang, Ye Gongyin, Cui Hairui, Shu Qingyao, Xia Yinwu. 2000. Gus reporter gene assisted selection for striped stem borer resistant transgenic rice carrying a cry1Ab gene from Bt.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8(3): 5~6 (指導研究生)
73. Yao Hongwei, Ye Gongyin, Cheng Jiaan. 2000. insecticide resistance and activities of related enzymes in different populations of the white-backed planthopper. Chinese Rice Research Newsletter, 8(1): 7~8 (指導研究生)
74. 王世貴, 葉恭銀, 胡萃. 2000. 昆蟲對轉Bt殺蟲蛋白基因植物的抗性及其對策. 生物技術, 10(5): 27~31 (指導研究生)
75. 胡萃, 葉恭銀, 洪健, 邢連喜, 松村行榮. 2000. 關於虎鳳蝶屬諸種分類地位的初步討論. 《走向21世紀的中國昆蟲學》(李典謨主編),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3~37
76. 朱光輝, 葉恭銀, 胡萃. 2000. 昆蟲蟲齡的分級方法. 走向21世紀的中國昆蟲學》(李典謨主編),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59~164(指導研究生)
77. 蔡峻, 葉恭銀, 胡萃. 2000. 昆蟲血細胞包囊作用的研究進展. 《走向21世紀的中國昆蟲學》(李典謨主編),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63~269 (指導研究生)
78. 姚洪渭, 蔣采英, 葉恭銀, 程家安, 胡萃. 2000. 昆蟲生殖道中的抗菌肽. 《走向21世紀的中國昆蟲學》, (李典謨主編),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70~273 (指導研究生)
79. 姚洪渭, 葉恭銀, 程家安. 2000. 白背飛虱殺蟲劑敏感性與水稻品種抗蟲性相互關係的初探. 昆蟲學研究進展(吳孔明、陳曉峰主編), 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89~393 (指導研究生)
80. 呂慧平, 蔡峻, 葉恭銀, 徐紅星, 胡萃. 2000. 寄生對越冬代菜粉蝶蛹血淋巴中蛋白質和糖類代謝的影響. 浙江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6(6): 611~615 (指導研究生)
蔡峻, 呂慧平, 葉恭銀, 胡萃. 2000. 寄生蜂多分DNA病毒的生理功能. 中國生物防治, 16(4): 171~176 (指導研究生)
81. 王忠華, 崔海瑞, 舒慶堯, 葉恭銀, 吳殿星, 高明蔚, 夏英武, 成雄鷹Altosaar I. 2000. Bt轉基因水稻克螟稻雜交後代二化螟抗性研究初報. 作物學報, 26(3): 310~314
82. 王忠華, 崔海瑞, 舒慶堯, 葉恭銀, 吳殿星, 高明蔚, 夏英武. 2000. Bt水稻克螟稻雜交後代中轉基因的遺傳表達及育種利用. 農業生物技術學報, 8(1): 89~94
83. 唐健, 楊保軍, 蔣躍南, 葉恭銀, 舒慶堯. 2000. 稻薊馬危害轉Bt基因水稻克螟稻2號研究初報. 中國水稻科學, 14(4): 241~242
84. Ye Gongyin, Hu Cui, Gong He. 1999. Effect of a high temperature on VITELlogenesis in the Japa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yamamai (Lepidoptera: Saturniidae). Entomologia Sinica, 6(3): 242~252
85. 葉恭銀, 胡萃, 洪健, 龔和. 1999. 天蠶卵黃原蛋白的合成、運轉與沉積. 昆蟲學報, 42(3): 225~233, 圖版2
86. Ye Gongyin, Hu Cui, Gong He. 1999. Effect of precocene Ⅱ on ovarian development and vitellogenesis of the Japa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yamamai. Int. J. Wild Silkmoth & Silk, 4: 47~52
87. 葉恭銀, 胡萃, 洪健, 方月鮮. 1999. 珍貴絹絲昆蟲---天蠶精子的超微結構及其在生殖管道中的變化. 電子顯微學報, 18(2): 169~176
88. 葉恭銀, 胡萃, 龔和. 1999. 保幼繳素和蛻皮激素對天蠶卵巢發育的影響.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25(3): 276~280
89. Ye Gongyin, Qingyao Shu, Hongwei Yao, Hairiu Cui, Xiongying Cheng, Cui Hu, Yingwu Xia, Mingwei Gao, I. Altosaar. 1999. Field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of transgenic rice containing a synthetic cry1Ab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erliner to two stem borers. In: Biotechnology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Vol.3 (Yu Ziniu, Sun Ming, Liu Ziduo eds.), Beijing, New York, Science Press, 201
90. 洪健, 葉恭銀, 邢連喜, 胡萃, 松村行榮. 1999. 虎鳳蝶屬雄性外生殖器超微結構的比較. 昆蟲學報, 42(4): 381~386, 圖版Ⅰ、Ⅱ、Ⅲ
91. Lin Yongli, Ye Gongyin, Hu Cui. 1999. Effect of an imidazole derivative, Jinlu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sterior silkgland in the Japa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yamamai. Int. J. Wild Silkmoth & Silk, 4: 53~56 (指導研究生)
92. 洪健, 葉恭銀, 林永麗, 胡萃. 1999. 咪唑類化合物---金鹿三眠素對天蠶幼蟲絲腺超微結構的影響. 電子顯微學報, 18(5): 486~495.
93. 姚洪渭, 葉恭銀, 胡萃. 1999. 中華虎鳳蝶杭州與南京種群主要生物學特徵的比較.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25(3): 311~314 (指導研究生)
94. 洪健, 葉恭銀, 胡萃, 松村行榮. 1999. 虎鳳蝶屬幼蟲的超微形態比較. 電子顯微學報, 18(S): 229~230
95. 姚洪渭, 葉恭銀, 胡萃, 袁德成. 1999. 溫度對中華虎鳳蝶幼蟲生存與生長發育的影響. 昆蟲知識, 36(4): 199~20 (指導研究生)
96. 商建農, 朱俊慶,葉恭銀. 1999. 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與農藥混用試驗. 茶葉, 25(2): 80~82
97. 林永麗, 葉恭銀, 胡萃. 1999. 天蠶三眠和四眠蠶生長發育及飼料轉化率的比較. 浙江農業學報, 11(1): 51~54 (指導研究生)
98. 項友斌, 梁竹青, 高明蔚, 舒慶堯, 葉恭銀, 成雄鷹, Altosaar I. 1999. 農桿菌介導的蘇雲金桿菌抗蟲基因cryIA(b)和cryIA(c)在水稻中的遺傳轉化及蛋白表達. 生物工程學報, 15(4): 494~500
99. 葉恭銀, 胡萃. 1998. 寄生蜂防禦寄主免疫系統的策略及其在害蟲防治中的套用前景. 《中國無公害農業的發展策略和途徑》(俞曉平主編).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139~146

100. 葉恭銀, 胡萃, 張宏翔. 1998. 珍貴絹絲昆蟲-天蠶蠶蛾翅振行為觀察. 華東昆蟲學報, 7(2):23~28
101. 葉恭銀, 胡萃, 舒慶堯. 1998. 轉基因抗蟲水稻的轉育及其合理持續利用. 《跨世紀農業發展研究》(程家安、周偉軍主編),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406~414
102. 葉恭銀, 胡萃, 龔和. 1998. 天蠶卵黃蛋白理化性質的研究. 蠶業科學, 24(4): 248~249
103. 舒慶堯, 葉恭銀, 項友斌, 崔海瑞, 高明蔚. 1998. 轉基因水稻“克螟稻”選育.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24(6): 579~580

104. 洪健, 葉恭銀, 胡萃, 松村行榮. 1998. 四種虎鳳蝶翅面斑紋特徵及鱗片的超微結構.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24(S):45~50
105. 姚洪渭, 葉恭銀, 程家安. 1998. 亞洲地區稻飛虱抗藥性研究進展. 農藥, 37(9): 6~11 (指導研究生)
106. 蔡峻, 葉恭銀, 胡萃. 1998. 內擬寄生物應對寄主包囊作用的研究進展. 《生命科學探索與進展》(朱睦元、李亞南主編),杭州大學出版社, 727~732 (指導研究生)
107. 崔海瑞, 舒慶堯, 項友斌, 葉恭銀, 謝加華, 吳殿星, 夏英武, 高明蔚, 成雄鷹, Altosaar I. 1998. 轉cry1Ab基因水稻的田間表現. 《生命科學探索與進展》(朱睦元、李亞南主編),杭州大學出版社, 810~816
108. 林永麗, 葉恭銀, 胡萃. 1998. 保幼蟲激素類似物對天蠶後部絲腺蛋白合成的影響. 蠶業科學, 24(1): 55~57 (指導研究生)
109. 袁德成, 買國慶, 薛大勇, 胡萃, 葉恭銀. 1998. 中華虎鳳蝶棲息地、生物學和保護現狀. 生物多樣性, 6(2): 105~115
110. Ye Gongyin, Hu Cui, Gong He. 1997. Differences in ovarian development and vitel logenesis between the trimolter and tetramolter of the Japa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yamamai. Int. J. Wild Silkmoth & Silk, 3: 7~14
111. 葉恭銀, 胡萃, 張志鈺. 1997. 珍貴絹絲昆蟲天蠶雌性內生殖器官的結構及其發育.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23(4): 369~374
112. 葉恭銀, 胡萃, 陸雪芳. 1997. 咪唑類化物對天蠶幼蟲生長發育的影響. 武夷科學, 13: 204~210
113. 胡萃, 葉恭銀, 朱俊慶, 商建農. 1997. 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茶園套用研究. 武夷科學, 13: 215~220

114. 胡萃, 葉恭銀, 袁德成. 1997. 珍貴瀕危蝴蝶-中華虎鳳蝶幼蟲的取食行為.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23(3): 229~233
115. 洪健, 葉恭銀, 方月鮮, 胡萃. 1997. 天蠶後部絲腺液狀絲素的液泡形成.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 28(S): 1~3
116. 洪健, 葉恭銀, 胡萃, 松村行榮. 1997. 四種虎鳳蝶成蟲觸角的超微形態觀察. 山東農業大學報,28 (S): 5~10
117. 洪健, 葉恭銀, 胡萃, 松村行榮. 1997. 虎鳳蝶成蟲口器的超微形態觀察. 武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電子顯微學專刊, 93~94
118. 林永麗, 葉恭銀, 胡萃. 1997 . Methopren對天蠶生長發育及飼料轉化效率的影響.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23(5): 515~519 (指導研究生)
119. Ye Gongyin, Hu Cui. 1996. Some features of silk-producing moths. Tropicultura, 14: 30~33
120. 葉恭銀, 胡萃, 吳生泉. 1996. 天蠶雄性內生殖器官的結構及其發育觀察. 浙江農業學報, 8(6): 368~371
121. 葉恭銀, 胡萃, 龔和. 1996. 昆蟲卵黃髮生及其激素調控研究的新進展. 生命科學研究與套用(朱軍主編),浙江大學出版社, 401~407
122. 呂仲賢, 葉恭銀, 胡萃, 王桂躍, 卜衛良. 1996. 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亞洲玉米螟酯酶同工酶研究 . 中國植物保護研究進展(邱式邦主編),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393~395
123. 葉恭銀, 胡萃, 陸音晨, 李子川. 1995. 核型多角體病毒對宿主昆蟲致死速率與溫度關係的數學模擬. 套用生態學報, 6(1): 56~60
124. 葉恭銀, 胡萃, 朱俊慶, 商建農. 1995. 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對宿主幼蟲食物攝取與利用的影響.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21(1): 77~80
125. 葉恭銀, 胡萃, 陸雪芳. 1995. 咪唑類化合物對天蠶眠性和繭質的影響. 蠶業科學, 21(2): 132~133
126. 葉恭銀, 胡萃. 1994. 茶尺蠖感染核型多角體病毒後病死時間分布的數學模擬. 生態學報,14(2): 196~200
127. 葉恭銀, 胡萃, 朱俊慶, 商建農. 1994. 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對宿主種群的控制作用. 植物保護學報, 21(3): 31~237
128. 葉恭銀, 胡萃, 陸音晨, 李子川. 1994. 昆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增殖與溫度關係的數學模型.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20(1): 21~23
129. 葉恭銀, 胡萃, 朱俊慶, 商建農. 1994. 溫度和寄主蟲齡對單白綿絨繭蜂生長發育的影響. 生物防治通報, 10 (1): 15~17
130. 葉恭銀, 胡萃. 1994. 天蠶研究新進展. 國外農學—蠶業, (2): 11~15
131. 葉恭銀, 胡萃. 1994. 天蠶的半純飼料研究. 武夷科學, 11(2): 59~64
132. 葉恭銀, 胡萃, 陸雪芳. 1994. 咪唑類化合物誘導天蠶產生三眠蠶的最佳溫度選擇. 浙江農業學報, 6(2): 185~187
133. 洪健, 葉恭銀, 胡萃. 1994. 茶尺蠖表面形態的掃描電鏡研究. 電子顯微學報, 13(5): 340
134. Ye Gongyin, Hu Cui. Study on artificial diet of Antheraea yamamai with Quercus fabri as leaf factor. Int . J. Wild Silkmoth & Silk, 1(1): 80~83
135. Hu Cui., Ye Gongyin, Lu Xuefang. 1994. Preliminary studies on effects of Jinlu an imidazole derivate with water solubility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Japa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yamamai. Int. J. Wild Silkmoth & Silk, 1(1): 99~102
136. Hu Cui, Ye Gongyin. 1994. The effect of two fodder plan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Japa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yamamai Entomologia Sinica, 1(3): 251~258
137. 洪健, 葉恭銀, 胡萃. 1994. 茶尺蠖成蟲觸角感覺器的掃描電鏡觀察.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19(1): 53~56
138. 胡萃, 葉恭銀, 王選民. 1993. 野蠶黑卵蜂性比的研究.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19(2): 121~127
139. 胡萃, 葉恭銀, 李子川. 1993. 蝶蛹金小蜂性比、寄生密度分布及兩者關係的數學模擬. 昆蟲天敵, 15(1): 33~38
140. 胡萃, 葉恭銀, 朱俊慶, 商建農, 江冬友. 1993. 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的生產工藝流程. 茶葉, 19(2): 23~26
141. 胡萃, 葉恭銀, 王選民. 1993. 野蠶黑卵蜂卵粒寄生率與卵塊寄生率關係的分析. 蠶業科學, 19(2): 121~122
142. 葉恭銀, 胡萃, 王選民, 施錫珍. 1993. 天蠶稚蠶期室內飼育方式的比較. 昆蟲知識, 30(4): 240~242
143. 俞曉平, 葉恭銀. 1993. 褐稻虱生物型監測技術研究. 科技通報, 9(4): 260~264轉270
144. 胡萃, 葉恭銀, 朱俊慶, 商建農. 1993. 茶尺蠖幼蟲期寄生天敵群落結構及其演變的分析. 茶葉科學, 13(2): 87~91
145. 洪健, 胡萃, 葉恭銀. 1993. 珍貴瀕危蝴蝶—中華虎鳳蝶的超微結構. 電子顯微學報, 12(1): 13

146. Hu Cui, Ye Gongyin. 1993. Comparison of Quercus fabria and Quercus acutissima as fodder plant of Antheraea yamamai. Wild Silkmoths’92, 65~69

葉恭銀, 胡萃, 朱俊慶, 商建農. 1992. 高溫條件下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對茶尺蠖繁殖的影響. 中國病毒學, 7(3): 283~288
147. 葉恭銀, 胡萃, 洪健, 朱俊慶, 商建農.1992. 茶奕刺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形態和毒力的研究. 浙江農業學報, 4(3): 133~136
148. 葉恭銀, 胡萃, 朱俊慶, 商建農. 1992. 菊花葉片作為茶尺蠖飼料並用於其核型多角體病毒增殖的研究. 華東昆蟲學報, 1(2): 27~33
149. 胡萃, 葉恭銀, 吳曉晶, 方屹豪. 1992. 珍稀瀕危蝴蝶—中華虎鳳蝶的半純飼料.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18(2): 1~6
150. 胡萃, 葉恭銀, 王選民. 1992. 江浙野桑蠶寄生性天敵調查及群落結構分析. 植物保護學報, 19(4): 337~344
151. 洪健, 胡萃, 葉恭銀. 1992. 七種天蠶蛾科昆蟲卵殼氣孔結構的掃描電鏡觀察. 電子顯微學報, 11(4): 275~280
152. Ye Gongyin, Hu Cui. 1992. Effect of the polyhedrosis virus from tea geometrid on its feeding growth,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Proceedings of XI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 Beijing, China. p. 280
153. Hu Cui, Ye Gongyin, Wang Xuanmin. 1992. A survey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n the parasite’s community of Bombyx mandarina in East China. Proceedings of XI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 Beijing, China. p.325
154. Hu Cui, Ye Gongyin, Wu Xiaojing. 1992. On the rearing techniques for the Japanese oak silkworm, Antheraea yamamai in East China. Proceedings of XI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 Beijing, China. p.653
155. Hong Jian, Hu Cui, Ye Gongyin, Wu Xiaojing. 1992. Studies on ultrastructur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meridic diet of Luehdorfia chinensis, a rare and endangered butterfly. Proceedings of XI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 Beijing, China. p.687
156. Hong Jian, Hu Cui, Ye Gongyin. 1992.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 on the aeropyles of seven saturniid specie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Proceedings of XIX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ntomology. Beijing, China. p.83
157. 葉恭銀, 胡萃. 1991. 適用於高溫季節的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製劑的篩選. 植物保護學報, 18(3): 215~220
158. 葉恭銀, 胡萃. 1991. 三種主要環境因子對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毒力的影響. 套用生態學報, 2(3): 269~274
159. 葉恭銀, 胡萃, 洪健. 1991. 溫度對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形態發生的影響.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17(2): 185~191
160. 呂仲賢, 楊樟法, 葉恭銀, 吳曉晶. 1991. 棉紅鈴蟲對擬除蟲菊酯的抗性及其與酯酶的關係. 浙江農業學報, 3(1): 14~16
161. 葉恭銀, 胡萃, 葉志毅, 周愛蓮. 1991. 白櫟和麻櫟作為天蠶飼料的初步比較. 天蠶研究論文集(胡萃主編,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下同), 117~120
162. 葉恭銀, 胡萃, 張志鈺. 1991. 天蠶幼蟲腹足趾鉤的觀察. 天蠶研究論文集, 21~22
163. 葉恭銀, 洪健, 胡萃. 1991. 天蠶繭層表面白色粉末的觀察與分析. 天蠶研究論文集, 175~177
164. 胡萃, 葉恭銀, 吳曉晶, 王選民, 何占演. 1991. 天蠶生物學特性觀察. 天蠶研究論文集, 55~64
165. 胡萃, 葉恭銀, 徐林海, 何占演. 1991. 天蠶幼蟲取食行為的觀察. 天蠶研究論文集, 82~87
166. 胡萃, 葉恭銀, 吳曉晶. 1991. 天蠶幼蟲體重增長的Logistic曲線. 天蠶研究論文集, 88~91
167. 胡萃, 吳曉晶, 葉恭銀, 王選民, 何占演. 1991. 華東地區天蠶飼育時期的比較. 天蠶研究論文集, 99~106
168. 胡萃, 吳曉晶, 葉恭銀, 方屹豪, 何占演. 1991. 天蠶人工飼料的初步篩選. 天蠶研究論文集, 121~128
169. 洪健, 胡萃, 葉恭銀, 高其康. 1991. 天蠶成蟲觸角的掃描電鏡觀察. 天蠶研究論文集, 34~40
170. 洪健, 胡萃, 葉恭銀. 1991. 天蠶絲腺的顯微形態與超微結構. 天蠶研究論文集, 23~28
171. 洪健, 胡萃, 高其康, 葉恭銀. 1991. 天蠶絲腺腔中液狀絲物質的超微形態及其與繭絲結構的關係. 天蠶研究論文集, 29~23
172. 洪健, 高其康, 胡萃, 葉恭銀. 1991. 天蠶幼蟲頭部的掃描電鏡觀察. 天蠶研究論文集, 10~13
173. 胡萃, 洪健, 高其康, 吳曉晶, 葉恭銀. 1991. 天蠶和柞蠶卵殼表面超微結構的研究. 天蠶研究論文集, 3~8
174. 葉恭銀, 胡萃. 1990. 溫度對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增殖動態的影響. 病毒學雜誌, 5(4): 397~403

175. 朱俊慶, 葉恭銀, 胡萃. 1990. 茶樹抗蟲性研究概況. 茶葉, (4): 19~21

176. 胡萃, 葉恭銀. 1990. 茶尺蠖NPV對茶尺蠖幼蟲取食及生長發育的影響.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16(2): 113~118
177. 胡萃, 吳曉晶, 葉恭銀. 1990. 天蠶飼育時期的比較. 絲綢, (4): 48~50
178. Hong Jian, Hu Cui, Ye Gongyin. 1990.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antennal sensilia of the Japanese tusser, Antheraea yamamai. Proceedings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Vol. 3, 488~489
179. Hu Cui, Hong Jian, Gao Qikang, Wu Xiaojing, Ye Gongyin. 1990.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on egg-shell surface of the Japanese tusser, Antheraea yamamai and Chinese tusser, Antheraea pernyi. Proceedings of the X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for Electron Microscopy. Vol. 3, 98~99
180. 葉恭銀, 胡萃. 1989. 單克隆抗體在昆蟲學中的套用. 生物科學動態, (3): 13~18
181. 葉恭銀, 胡萃. 1988. 基因工程在害蟲治理中的套用. 中國農學通報, 4(5): 15~18
182. 胡萃, 萬興生,葉恭銀, 沈志成, 吳曉晶. 1987. 木撩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的大量增殖研究. 浙江農業大學學報, 13(2): 150~157

學術著作

1. 胡萃, 洪健, 葉恭銀, 陳益, 範文濤編著. 1992. 珍貴瀕危蝴蝶—中華虎鳳蝶.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共78頁,72版圖版
2. 胡萃, 朱俊慶, 葉恭銀, 洪健著. 1994. 茶尺蠖.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共217頁,16版圖版
3. 葉恭銀 (編委之一, 共27人). 1998. 中國昆蟲資源利用和產業化 (楊冠煌主編). 中國農業出版社, 共257頁+4版圖版
4. 葉恭銀 (編寫人之一). 1998. 現代科技綜述大辭典 (朱永和主編). 北京出版社, 共2918頁
5. 胡萃 (主編) , 閔建雄 (副主編), 編著者 (按姓氏筆畫):丁宏, 馬玉坤, 王江峰, 葉恭銀, 李俊濤, 張志鈺, 陳益, 徐長苗. 2000. 法醫昆蟲學. 重慶科技出版社, 共403頁
6. 葉恭銀著. 2001. 珍貴絹絲昆蟲天蠶生殖生理的研究:內生殖器官的發育及其調控因子.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23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系列叢書)
7. 葉恭銀(編委之一). 2001. 城市昆蟲學進展---全國第六屆城市昆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胡萃, 程家安主編). 浙江大學出版社, 1~329
8. 葉恭銀(編委之一). 2001. 浙江省第二屆青年學術論壇文集(彭圖治主編).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619
9. 葉恭銀(編委之一). 2001.昆蟲分子科學(程家安, 唐振華主編). 科學出版社, 1~402
10. 葉恭銀(副主編). 2002. 茶樹病蟲害防治學 (面向21世紀新教材).中國農業出版社

教學和學生培養

主講或參與主講本科生課程《植物保護學》(國家精品課程)、《生物入侵與生物安全》、《生物多樣性與安全》等,研究生課程《昆蟲生理學》、《昆蟲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生物安全科學》、《環境分子生物學》、《現代昆蟲學論壇》、《昆蟲分子科學》、《基礎昆蟲新進展》等。
先後招收和培養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後50餘名。至今已培養碩士19名、博士9名,協作培養博士6名、博士後2名。畢業生工作去向大多為:在大學和研究機構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在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科技行政和技術部門從事科研管理或行政管理工作;部分博士生獲博士學位後出國深造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部分碩士生獲碩士學位後則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或出國深造。目前本實驗室在讀碩士生7人、博士生10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