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十八年(1590年),豐臣秀吉成曾致書朝鮮國王李昖,要求假道朝鮮進攻明朝,並要求朝鮮國王率兵為前導,書中說到:"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又說:"秀吉入明之日,王其率士卒,會軍營為我前導."
當然,朝鮮國王沒有聽從豐臣秀吉的計謀.萬曆二十年(1592年),豐臣秀吉派遣小西行長,加藤正清率軍十餘萬,戰艦數百艘,侵入朝鮮,攻破釜山,連下王京(首爾),開成,平壤等朝鮮大部分城池."朝鮮八道幾盡沒,旦暮且渡鴨綠江".朝鮮國王李昖逃到鴨綠江邊的義州,遣使向明朝求援.明朝先派祖承訓率軍援朝,但是,由於他作戰失利,不久明軍就潰退回國.明朝又改派宋應昌為經略,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統領援軍入朝作戰.1593年,在朝鮮軍隊的配合下,明軍進攻平壤,打敗日軍精銳小西行長的部隊,光復平壤.平壤大捷對戰爭的勝利有著決定性的意義.不久,明軍與朝鮮軍隊又收復開成,隨後又收復王京及漢江以南千餘里的疆土.殘敗日軍退據釜山.
正當勝利之際,明朝兵部尚書石星力主議和,於是與日本和談,明軍撤兵回國.豐臣秀吉假意和談,準備捲土重來.最後明朝上當,遣使至日本,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臣服中國皇帝,豐臣秀吉不受,於是和談破裂.1597年,明朝再派兵部尚書刑玠率軍入朝增援.在明軍與朝鮮軍隊的聯合進攻下,日軍接連遭受慘敗.次年,豐臣秀吉死.中朝軍隊趁機反攻,日軍入海逃走,明水軍邀擊日軍與釜山南海,日軍死傷無數,余者狼狽逃竄.在這次海戰中,明朝老將鄧子龍與朝鮮人民英雄李舜臣也壯烈犧牲,日本侵略朝鮮七年,最終以失敗告終。
相關詞條
-
中日萬曆之戰
中日萬曆之戰又名萬曆朝鮮之役,是四百年前發生在朝鮮半島的一場國際戰爭。日本史書把萬曆朝鮮之役分為兩次戰爭,分別叫做文祿之役和慶長之役。朝鮮史書則稱之為壬...
簡介 詳細信息 背景 戰爭初期——日軍進攻 明朝出兵 -
萬曆韓戰
萬曆韓戰,又稱朝鮮壬辰衛國戰爭;日本稱之為文祿之役,第二次稱之為慶長之役,或合稱為文祿-慶長之役,朝鮮征伐,征韓;南、北韓稱之為壬辰倭亂,第二次稱之...
戰前背景 第一回合衝突 朝鮮初期抗戰 明軍援朝經緯 朝日同謀疑惑 -
《大明帝國最後的絕唱:抗日援朝1592(下)》
《大明帝國最後的絕唱:抗日援朝1592(下)》作者李浩白,於2011年4月1日,在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編輯推薦 專業書評 媒體推薦 -
萬曆皇帝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親屬成員 -
萬曆朝鮮之役
明朝援朝抗日之戰是明朝萬曆時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起於1592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明萬曆二十年,日本文祿元年)至1598年結束。1592年是朝鮮...
-
松錦之戰
松錦大戰,又稱松錦之戰、松錦大會戰,由皇太極發動,明清雙方投入十幾萬大軍參戰,從公元1640年(明崇禎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軍圍困錦州城起,到公元164...
基本信息 戰爭簡介 戰爭背景 戰爭經過 首戰初捷 -
日朝壬辰戰爭
日朝壬辰戰爭由日本前關白豐臣秀吉在1592年派兵侵略朝鮮引起的一場戰爭。
第一次入侵 第二次入侵 附錄 -
萬曆三大征
萬曆三大征指明神宗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
具體過程 領軍將領 花費銀兩 -
碧蹄館之戰
碧蹄館之戰萬曆朝鮮之役中一場極其重要和慘烈的戰役,有碧蹄館血戰之稱,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廿六,雙方在當時朝鮮國都西北的碧蹄館會戰。1593年(...
戰前形勢 前哨戰 基本內容 結果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