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有鎮咳祛痰的功能。
本品需口服,一次10ml,一日4次,小兒酌減。
方劑名稱
中文名稱:萊陽梨止咳口服液
拼音名:Laiyangli Zhike Koufuye
書頁號:z14-130
標準編號:WS3-B-2761-97
處方
萊陽梨清膏 260g麻黃提取液 50ml杏仁水 15ml
北沙參流浸膏 20ml 百合流浸膏 10ml 遠志流浸膏 12.5ml
桔梗流浸膏 25ml 薄荷腦 0.0625g
製法
以上八味,取蔗糖250g,加水適量溶解,加苯甲酸鈉適量及萊陽梨清膏,煮沸,趁熱濾過,待降至室溫,依次加入麻黃提取液,北沙參流浸膏、桔梗流浸膏、遠志流浸膏、百合流浸膏、杏仁水、薄荷腦(用乙醇5ml溶解)、攪勻,加水至1000ml,濾過,即得。性狀
本品為棕黃色至棕褐色的液體;具薄荷香氣,味甜、微酸、有清涼感。檢查
相對密度 應為1.10~1.20(附錄Ⅶ A)。
pH值 應為4.0~5.5(附錄Ⅶ G)。
其他 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J)。
功能與主治
鎮咳祛痰。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4次,小兒酌減。
規格
每瓶10ml
貯藏
密閉,置陰晾處。
注釋
1.萊陽梨清膏取成熟的萊陽梨,去腐、蟲蝕、果柄、洗淨,搗碎軋汁,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加苯甲酸鈉適量,溶解後即得。
2.北沙參、百合、桔梗流浸膏
取以上各藥材粗粉,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ⅠO),分別用60%的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緩緩滲漉,收集濾液,濾過,濃縮至每ml相當原藥材1g,即得。
3.麻黃提取液
取麻黃切成小段,稱取5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煮沸2小時,合併煎液,澄清,濾過,濾液濃縮至50ml,加乙醇25ml,攪勻,靜置48小時,濾過,濾液濃縮到50ml,即得。
4.遠志流浸膏
取遠志中粉,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Ⅰ D),用6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後,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緩緩滲漉,收集初漉液850ml,另器保存,繼續滲漉,俟有效成分完全漉出,收集續漉液,在60℃以下濃縮至稠膏狀,加入初濾液,混合後滴加濃氨溶液適量,使微顯鹼性,並有氨臭,用60%乙醇稀釋使成1000ml,靜置,俟澄清,濾過,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