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西市濱河國小

萊西市濱河國小,屬於教育機構,該學校的類型是國小。始建於1997年8月。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萊西市濱河國小坐落在風景秀麗的洙河南岸,始建於1997年8月,南鄰萬友集團公司,位於平度路以北,濱河路以南,榮成路以西。學校占地50畝,建築面積7088平方米。學校有附屬幼稚園一所。

發展歷程

濱河國小的前身是院西國小,1994年7月隸屬於萊西市望城鎮,1994年7月萊西市濱河路辦事處成立,院西國小與望城鎮的南龍國小、北馬國小及水集鎮的院莊國小一同劃歸於濱河路辦事處。這幾所國小的教育條件落後,嚴重製約了教育的發展。為此,濱河路辦事處政府把教育納入了政府發展的總體規劃,制訂了辦事處發展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決定擴建院西國小,並將建校工作作為1996年的十件大事之一。
1996年,辦事處發動社會各屆捐資助學,共籌措資金460萬元,征地50畝,於秋季正式開工,1997年8月建成使用,並命名為“萊西市濱河國小”,由著名國畫家崔子范先生題寫了校名。教學樓建築面積為3797平方米,主體為四層,設有12個辦公室,學生教室21個,各種活動室9個。濱河路轄區內的四所國小全部搬入新校。
1998年濱小投資130多萬元完成幼稚園校建工程及內部設施配套,建築面積為1596平方米,對濱河國小二期工程又投資60多萬元完成了部分內部設施配套。
2000年,濱小積極爭取開發區及社會各屆的支持,教育各項總投資達到了133萬元,其中投資110萬元建起了濱河國小教學輔助樓,建築面積為1484平方米。2001年,全市進行了區劃調整,原望城新安村、東沙格莊村西沙格莊村中沙格莊村、平林院、焦格莊村共七個村劃歸為開發區,轄區內有新安國小和沙格莊國小兩所國小,該兩所學校校舍落後,教學儀器匱乏,教學手段落後。為此,開發區工委從學生長遠發展著想,制訂了合點並校實施方案,並於2001年上半年投資150多萬元新建一幢建築面積為1600平方米教學樓,2001年8月份竣工,將新安國小和沙格莊國小於開學後合併為濱小。
由於合校後的濱河國小以原村辦國小教師為主體,教師的各方面素質亟待提高,思想觀念亟待更新。因此建校之初,濱河國小就從辦學思想現代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學校管理規範化、師生素質優良化四方面著手,提出了“一二三,三個一“的工作目標,“一年起好步,兩年上台階,三年創龍頭”,即用一年的時間使學校各項工作步入正規;用兩年的時間使學校的工作辦出特色,創出佳績;用三年的時間使學校成為萊西市的龍頭。三個一的目標是:創一流的管理,當一流的老師,出一流的人才。幾年來,學校堅持以鄧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重要思想為指針,以“建名師隊伍,創名牌學校,育創新型人才,辦現代化教育”為辦學目標;以培養“品德高尚、氣質高雅、志向高遠,性格健全、體魄健壯、心理健康,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的三高三健三會的創新型人才為育人目標;以“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為辦學宗旨。全體幹部教職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校本培訓、教育科研、創造教育、雙語教學、親職教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在全市擁有較高的知名度,1997年濱小創建為萊西市規範化學校,1998年濱小創建為萊西市學校管理五星級學校,1999年創建為青島市規範化學校,2000創建為全省創造教育工作先進集體,2001年作為開發區的唯一學校創建為青島市教育示範等級鄉鎮,2002年濱小被評為青島市首批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2003年創建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建校以來,學校連續四年在萊西市教育年終綜合評估中名列前三名。實現了學校建校初確立的六年發展規劃的宏偉目標。至2004年8月有41個教學班,2243名學生,154名教職工。

管理理念

辦學條件標準化是實現辦現代化教育目標的基礎保障。因此,幾年來在學校建設和設施配備上,濱小始終堅持兩個原則:一是高起點、高質量;二是長遠規劃。學校先後建成主控中心、衛星電視接收系統、校園網等大型現代設施。到2003年共投資800萬元,現擁有17個專用教室,投資10萬餘元購買了各種教學軟體及錄像帶等電教資料。為了使設施發揮最大的效益,學校對各種功能室,都實行了時間、設施、地點三開放式管理,並出台了相應的激勵措施。極大的調動了教師學習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積極性,促進了辦學條件標準化的進程。
學校實行人文化管理。實施依法治校,先後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120條,內容涵蓋學校工作各個環節,形成了全體教師運用制度自我約束、依照目標自我管理的運行機制。推行四制改革,實施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績效工資制,並層層簽訂目標責任制,每學期依據《領導幹部管理制度》、《教職工目標考核細則》對全體幹部教職工實行考核量化,並作為評先選優、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形成了科學規範、優勝劣汰、多勞多得、優勞多得的人事管理機制。學校還體現以人為本,堅持理性管理與人本管理相結合,實施民主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教代會、政務校務公開制度。學校每一項重大舉措都由校務會提出,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學校還設立了校長信箱、家長信箱,開辦了政務公開專欄,實行情感管理模式。保障民主監管權利,形成了公開、公正、透明的管理特色。
濱小把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立校之本,先後制訂了《濱河國小校本培訓實施方案》《濱河國小新世紀園丁工程》,從師德、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學基本功、現代化教育手段、教學技能、教育科研等方面加大培訓力度,使教師在儀表、言行、學識、人格等方面展現出新世紀教師的良好風範,成為陶冶學生情操的感染源和輻射源,成為教育理念的傳播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濱小把教育科研作為興校之路。自1999年開始,先後承擔了國家級實驗課題“小學生學習方法與心理發展的套用實驗研究”、省級實驗課題“兒童創造力開發實驗研究”、“國小合作互動英語”“心理教育實驗與研究”等9項省級以上重大實驗課題,其中國家級實驗課題“小學生學習方法與心理發展的套用實驗研究”於2001年7月順利結題。實驗過程中,濱小通過校內培訓、外出參觀學習等多條途徑培養教師的教育科研意識和素質,造就了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幹部教師隊伍,先後有80多人榮獲區市級以上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稱號,先後有十多人次出示市級以上公開課,2000年以來,先後有680篇論文在國家、省、市級獲獎或發表。
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濱小奉行“頭腦不是一個要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點燃的火把”的教育理念,積極拓寬育人渠道,最佳化育人環境。除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教學、社區教育、育人環境最佳化等傳統教育渠道加強學生品德、智力、技能等常規性教育外,學校還特別注重“小節”教育,引導學生從點滴行為開始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探討新課程體系下教育觀念、教學方式、教學管理及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與創新,先後開發了創造技法、書法、學法、腰鼓、寫作等校本課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著力構建開放式、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從道德品質、學習內容、公民素養、學習能力、合作能力、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等方面實行全方位的評價。濱小十分重視心理教育,從2000年起,先後有18個班、43名教師參加了省級重點課題《心理教育實驗研究》的實驗。通過開設心理輔導、設立心理諮詢室、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等途徑,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濱小還十分重視親職教育,2002年3月起,國家級重點課題《親職教育對策的研究》的實驗正式展開,充分利用家長學校組織家長聽取專家報告,參加實驗研討會,同時在全校開闢了三條渠道:“素質教育開放日”、“家校聯繫手冊”、“集體家訪日”,密切了家校聯繫,轉變了家長的育子觀念,學習型的家庭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學校榮譽

幾年來,萊西市濱河國小本著“殫精竭慮求發展、同志同心創輝煌”的濱小精神,開拓創新,濱小先後被命名為“萊西市首批五星級學校”、“青島市綠化先進單位”、“青島市規範化學校、“青島市電化教育示範學校”、“青島市藝術教育示範學校”、“青島市中國小勞動技術教育先進集體”、“青島市文明單位”、“山東省電化教育示範學校”、“山東省創造教育先進集體”、“山東省規範化學校”、“全國中國小創造教育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