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哲學系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學科肇始於1955年。經過幾代人,半個多世紀的努力,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已經成為我國在哲學教育與人才培養方面的重鎮之一,具有學科多、師資強、學術傳統深厚的特點。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與哲學研究所實行系所合一的建制,擁有哲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哲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9個教研室:中國哲學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外國哲學教研室、邏輯學教研室、宗教學教研室、倫理學教研室、科學哲學教研室、管理哲學教研室和美學教研室。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的前身是原華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哲學教研室,學術奠基人是當代中國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契教授。馮契教授畢業於西南聯大,師從金岳霖、馮友蘭等先生,致力於在實踐唯物主義基礎上匯通中西哲學,出版《馮契全集》10卷本。他是當代中國為數不多的建立了自己哲學體系的哲學家之一,也是華東師範大學哲學學科的奠基人之一。1955年,馮契會同劉佛年(華東師範大學第二任校長)、周抗(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徐懷啟(哈佛大學博士、著名基督教史家)、曾樂山(著名中國哲學史家)諸先生組建了哲學教研室。以後,著名倫理學家周原冰教授等先後加盟,逐漸形成一支涵蓋諸哲學分支學科的師資隊伍。1979年,哲學教研室制定了10年規劃,有計畫有重點地發展哲學學科。同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哲學專業,並在全國範圍內首批獲準設立中國哲學碩士點和馬克思主義碩士點。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建立了中國哲學博士點,成為全國第一批建立中國哲學博士點的單位之一。此後,又陸續設立了倫理學、邏輯學、宗教學等碩士點。1985年成立了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研究所,1986年正式成立哲學系。1997年,為了整合學科力量,華東師範大學自然辯證法及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併入哲學系,進一步充實了學科力量。
經過幾代人近半個世紀的努力,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已經成為我國在哲學教育與人才培養方面的重鎮之一,具有學科多、師資強、學術傳統深厚的特點。目前,哲學系與哲學研究所實行系所合一的建制,擁有7個教研室:中國哲學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外國哲學教研室、邏輯學教研室、宗教學教研室、倫理學教研室和科學哲學教研室。1998年,中國哲學學科被列入校“211”工程建設項目“世界現代化進程與中國社會文化”。2000年,以中國哲學學科為核心的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被教育部確定為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1年,中國哲學入選上海市重點學科。2002年,以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為主的哲學系部分學科被列入“十五”期間“211”工程建設項目“中國的現代性與人文學術”。2007年,取得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中國哲學再次入選上海市重點學科。
在學科建設方面,目前,哲學系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外國馬克思主義研究;擁有哲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設有8個碩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科學技術哲學、自然科學史(物理學史)和宗教學;1個本科專業:哲學專業。自1995年起,我系還接受來自韓國、日本、香港等海外留學生攻讀博士學位。目前,哲學系在讀學生692人,其中博士生31人、碩士生165人、本科生111人,夜大學專科生385人。屬於教學研究複合型的哲學系。哲學系共有教職工43人,其中專職教師38人。哲學系現有1人被聘為“長江特聘教授”(楊國榮),1人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哲學組成員(高瑞泉),1人為教育部社科委員,1人入選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楊國榮),2人入選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學者計畫(楊國榮、陳嘉映),6人為華師大終身教授(潘德榮、楊國榮、陳嘉映、高瑞泉、童世駿馮棉)。此外,還長期聘有美國、挪威等國知名學者為兼職教授,如希爾貝克、羅蒂等。在青年教師中,共有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人入選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後備人選,2人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計畫,1人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畫。在專職教師中,有28人擁有博士學位,其中有9人分獲美國、德國、挪威和香港的博士學位。我系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26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
哲學系資料室現有面積約120平方米,主要由圖書閱覽室和期刊閱覽室兩大部分組成。創建於1987年,起始資料源來自馮契先生名下的中國哲學史教研室自籌經費購置書籍、政教系劃撥相關哲學書籍(含期刊),以及學校圖書館下撥書籍三大塊。1999年隨著自然辯證法暨自然科學史教研室歸併哲學系,給哲學系資料室充實了一大批自然科學史方面的書籍和刊物。
資料室現有藏書近4萬冊,品種豐富、涵蓋面廣。除哲學學科必備的大型專業工具書,如《哲學大辭典》、《邏輯大辭典》、《倫理學大辭典》《宗教大辭典》、《西方哲學英漢對照辭典》、《哲學史詞典》(德文版)、《哲學邏輯手冊》(英文版)等外,還配備了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門類的大型成套資料,諸如《續修四庫全書》、《民國叢刊》、《民國叢書》、《二十四史》等,還陸續收集有《朱熹全書》、《船山全書》、《王國維遺書》、《胡適文存》及蔡元培、毛澤東、張岱年、熊十力、湯用彤、張之洞、季羨林、陳旭麓等文(全)集。同時,在“211”建設項目的支持下,添置了大量西文原版書籍,以供廣大師生教、研、學之用。
在期刊方面,資料室訂閱哲學專業類刊物13種,社會科學類14種,學術理論類14種,各大學報12種,綜合類6種,人物研究及文學類各4種,同時訂閱人大複印資料18種。目前,資料室藏有過刊3500冊,並以每年近160冊的速度遞增,其中《哲學研究》、《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哲學譯叢》,以及人大複印資料的哲學原理、中國哲學史、美學、邏輯學專題刊從創刊號收藏至今,保存完好。這些資料為很好的開展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素有重視科研的傳統。在長期的教學和科研中,不僅培養了一支年齡層次較為合理的學術隊伍,而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研究風格和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術傳統深厚,隊伍陣容較強,近年來在社會發展理論方面在全國較有影響。中國哲學專業依託馮契教授的“智慧說”哲學體系,以中國近現代哲學和中西哲學比較研究為主導,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不少成果影響遠及海外。外國哲學研究集中在19世紀西方哲學和當代西方哲學,教師隊伍學歷高、年齡輕、外語能力強、國際聯繫廣,有較強的發展潛力。邏輯學的研究重點是數理邏輯和辯證邏輯,倫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則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西方經濟倫理和當代中國道德建設,這兩門學科建設起步早、積累厚,在上海同類學科點中居於領先地位。科學技術哲學和自然科學史(物理學史)在全國和上海亦有較高學術聲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