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魚[鱸形目絲足鱸科動物]

菩薩魚[鱸形目絲足鱸科動物]
菩薩魚[鱸形目絲足鱸科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菩薩魚異名鬥魚,花蝶魚(薛德焴《系統動物學》),錢爿魚(《脊椎動物分類學》),蝴蝶魚、火燒板(《中國動物圖譜·魚類》)。各奇鰭皆有向後伸延的特長的鰭條,在生殖期內,各鰭條漂搖如綬帶。菩薩知道了便來相救,成群的菩薩魚來與蛇、鼠、河妖的搏鬥,並將老者托起送至河岸。每每在山間、田中小溪看到菩薩魚,都知道這方水土在受到菩薩的庇護,後來更多的百姓將菩薩魚飼養與家中來鎮宅、辟邪、擋煞。首先在水邊尋找草味濃厚的嫩草或者用水中的蘆葦尖子,采一大捆用繩子紮緊,將草捆推入水中,然後直接在草捆邊上垂釣,垂釣深度一般在50厘米左右。

基本信息

外形特徵

各種形態的菩薩魚 各種形態的菩薩魚

體形極為側扁,略似紡錘形。全長約8厘米。眼大,口小,口內有尖 利的牙齒。鱗片大,無側線,體側縱列鱗扔。背鰭ⅪⅤ7,起點與臀鰭的起點略約相對;臀鰭很長,ⅩⅩ12。胸鰭10,圓形。腹鰭小。尾鰭分叉。各奇鰭皆有向後伸延的特長的鰭條,在生殖期內,各鰭條漂搖如綬帶。體灰綠色,鰓蓋上有一大形黑斑,體兩側各有8條黑色橫斑。由眼目到鰓蓋部,有3條黑綠。生殖期各奇鰭有紅色邊緣,鱗片上有紫藍色反光。

菩薩魚 菩薩魚

棲息環境

菩薩魚 菩薩魚

棲於水田、溪流、池塘內。

生活習性

菩薩魚 菩薩魚

食物:動物性飼料為主,紅蟲,紅線蟲等都可。生性好鬥,還主動攻擊和撕咬其他品 種的熱帶魚,耐寒力強。鬥魚為淡水小型魚類,一般體長近60-70毫米。以其體色艷麗和兇殘好鬥而著名。

生長繁殖

它們在浮巢下方開始交配,雄魚將整個身體彎曲至“U”型,並緊緊擁裹雌魚,雌魚每次產卵在400~1000粒左右。待排出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慢慢浮上水面後,便可移出雌魚,以免雄魚護幼心切而不停地啄趕雌魚,使其受傷甚至死亡。雄魚會將水中漂散的卵粒含入口中,並一粒粒送回泡巢里使魚卵堆疊在一起,猶如小山般漂浮在水面。此時的它們會一改平時的霸氣,開始耐心細緻的照顧魚卵,既要不斷修補浮巢,用鰭攪動水流為卵粒提供充足的氧氣,還要不斷辨別剔除已死的受精卵。經過48小時後,小魚從卵中孵化出來,拖著尾巴尖掛於泡沫下面漂浮在水面,此時的稚魚靠吸收卵黃囊生存,而雄魚會一直守護稚魚,並不停的用嘴將掉下的幼魚苗帶回泡沫中,直到3天后卵黃囊吸收完畢,稚魚獨立遊動了,才可撈出雄魚,進行稚魚的飼餵。

分布範圍

分布長江以南,如四川、湖南、江西、廣東、廣西。

主要品種

1.紅藍叉尾鬥魚(中國鬥魚、天堂魚、唐金皮、絲線拖、旁皮閃)Macropodus opercularis(L.), 1758 - 廣布於華南(包括香港)、台灣、越南,一般稱之為普叉。

2.圓尾鬥魚(中國鬥魚)Macropodus ocellatus Cantor, 1842 - 分布於華北(上海及長江以北省區)。

3.越南黑叉尾鬥魚(越黑)Macropodus spechti Schreitmuller, 1936 - 分布於越南、廣西壯族自治區邊境。

4.香港黑叉尾鬥魚(HK)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Freyhof & Herder, 2002 - 分布於香港、福建、廣東省、廣西東部。

四種中國鬥魚在生物學裡的分類位置如下:

•圓尾鬥魚Macropodus ocellatus Cantor

•紅藍叉尾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

•香港黑叉尾鬥魚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越南黑叉尾鬥魚Macropodus spechti

評述

德國著名的觀賞魚專家弗蘭克·舍費爾在《迷鰓魚大全》一書中對叉尾鬥魚的評價是:“最早的熱帶觀賞

中國叉尾鬥魚

魚,也是迄今為止最美麗的魚種之一。”在西方國家,中國鬥魚是最受歡迎的觀賞魚種之一,被稱為天堂魚。

野生的中國鬥魚體呈長圓形,稍側扁,眼眶為金黃色,體色呈咖啡色夾雜部份紅色豎條紋,額頭部分有黑色條紋,兩側鰓蓋後方邊緣各有一塊綠色斑塊。背鰭和臀鰭都有藍色鑲邊,鰭上有深色斑點,背鰭、臀鰭均呈尖形,尾鰭基本呈紅色深叉形。

和其他鬥魚科的魚類一樣,中國鬥魚除正常呼吸器官之外,還長有迷鰓,可以直接從水面以上的空氣中直接呼吸氧氣。鬥魚以其艷麗的體色和好鬥而為人們所喜愛。中國鬥魚生性好鬥,而且偶爾會攻擊其他的小型魚類,因此建議不要將中國鬥魚與體型較小而遊動緩慢的魚類飼養在一起,當然為了避免成為大型食肉性魚類的“點心”,也不可以將中國鬥魚和這些過於兇猛的魚類共同飼養。

中國鬥魚的體質強健,不擇食,偏愛肉食性的餌料,它們對飼養環境要求不高,對水質也沒有特殊要求,可以說飼養很容易,因而受到一部分愛好者的喜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